第1章 周善人積德修橋(1 / 3)

[[[CP|W:210|H:140|A:C|U:http://file1./chapters/20135/6/2583432635034440612982081656373.jpg]]]第一集周善人積德修橋

1—1空鏡南昌郊外(日外)

字幕:光緒年間南昌郊外

1—2贛江支流小河邊的建橋工地(日外)

幾個工人在烈日下汗流浹背的努力建橋。

工人甲擦了一把汗:這活幹的真憋氣,工錢太少了。老張你說工頭是不是缺心眼,這麼瘦的活也願接,我要不是急等著掙點現錢回家給我父親看病,這種活,打死我也不幹。

工人乙:老弟,你是外麵來的,有所不知,這是周大善人的活,東家敢不接嗎?除非他不想幹了。

工人甲:為什麼?

工人乙:周大善人是我們這兒周家莊的大財主,原名周仁,靠做慈善事業起家,這方圓幾十裏的田地,幾乎都是他的產業。所以人稱周大善人。我們的東家每年都靠在慈善團體裏包工為生,求到周大善人的地方太多了,哪裏敢得罪與他?

工人丙:聽說周大善人特別勤儉持家,他家每年的房屋修繕他自己從不掏一文錢,都是由在各慈善團體的包工頭出的義工。他家裏的傭人好像也從不開工錢,比如那個高媽,孤身一人,年歲又大,每月的工錢都交由李大善人存著,好讓她百年之後有一副好壽材,尋一塊好墳地。

工人丁:那年輕的文媽呢,總不至於從現在就開始攢錢買棺材,再說人家有丈夫,不會也把工錢交給李大善人保管吧?

工人丙:當然不會。文媽的丈夫被周大善人推薦到南昌縣衙裏當差,油水不少。她哪裏敢支工錢?隻怕年節時還要向周府送禮呢。雖然周府的下人不拿工錢,但他們的衣、食卻全都是由周府供給的。周大善人夫婦穿破了的舊衣服,物盡其用全部分給了府中下人。衣服雖然破舊,卻足以遮體禦寒,更有一樣好處,無論什麼人到他家中一看,傭人們衣著如此破舊,一定就會知道周大善人半生致力於慈善事業,絕對沒有從中漁利。

眾人哄笑。

包工頭從遠處走了過來:周石匠,抓緊幹活,少說閑話。

包工頭麵向大家略帶愧疚的接著說道:我知道兄弟們也不容易,還請大家多多諒解,周大善人這次是自掏腰包修這座橋,沒用梅家渡村民一分錢,既然周大善人不肯多出錢,而修橋補路又是積德行善的事,我也不好意思再向他多要錢,隻能答應他了。雖然如此,我們也沒有虧錢的道理,羊毛出在羊身上,大家在修橋用料時注意節省一些,周石匠你記著把水裏的大理石換成紅石,張木匠你記住把橋欄杆的圓木用細一點的。拜托大家幫幫忙,多出點力,多省點料。我一定不會虧待兄弟們的,在此謝過。

眾人聯聲答應,繼續幹活

1—3周家莊周府(日內)

周大善人坐在中堂的八仙桌旁喝茶,周夫人在一旁的香案上忙著燒香拜佛。周大善人頭轉向夫人:別自顧在家裏燒香,聽知府魏大人說,南昌城外的定慧庵那裏最近香火挺旺,你何不去試一試?

周夫人:是,老爺,我明天便去。

下人管家老王門外來報:魏知府介紹的杜大夫來了

周大善人:快快有請

杜大夫在下人的帶領下走了進來,寒暄過後客氣的婉拒了周府的敬茶,直接給周夫人進行了診脈。

周大善人陪著小心:夫人進門多年一直無胎,看了郎中無數,總不見效。還請杜大夫開一妙方,藥到見喜。

杜大夫:我診脈時請不要說話,周大人不消多說,我自有主張。

周大善人尷尬的閉上了嘴。少頃,杜大夫診脈完畢,並不多言,拿過紙筆寫下一藥方,便告辭出門。周大善人急忙送出門外,並讓下人送上紋銀十兩。目送杜大夫上轎後,周大善人回房觀看放在桌子上花了十兩銀子的藥方:

左脈弦小,右關脈滯,乃營養不足,肝脾不調;

宜培土抑木,柔肝理脾。

絲瓜絡三錢炒白芍三錢製香附三錢

焦白術三錢廣玉金三錢路路通三錢

白茯苓四錢白通草一錢青陳皮各一錢

佛手花錢半

周大善人氣的兩眼發直,怒衝衝的對他太太說道:這個杜大夫成什麼話,開幾味佛手花、絲瓜絡這種極普通、極便宜的藥,就足足騙去了我十兩紋銀。還胡說什麼你營養不良,看看你這一身肉,哪裏有營養不足的樣子?

周夫人:請老爺別動肝火。接著輕言細語的勸道:杜大夫的話也有幾分道理,我雖然外表上看起來很胖,其實那是虛肥,我內裏發虛,真應了那句老話叫做外強中幹。

外強中幹周大善人口中念叨著這四個字,偷眼望了一下太太肥胖的身體,心中暗道:難不成她真的有病不能生養?沉默了一陣周大善人局促不安的對太太說道:夫人,我周家自你進門至今一直無後,有違聖人古訓。老夫年歲漸長,鬢邊已現白發,你的身體現在又是外強中幹,並不是我好色,不如趁早再……再……

周太太見情形不妙,不等丈夫再說下去便截住話頭:老爺的意思是不是要討一個年輕的姨太太?

周大善人見事已說破,便正眼看著太太說道:夫人,你知道我平生無二色,不過到了今天,我們周家由我起絕了後,我怎麼對得起我的列祖列宗啊!

周太太不滿的小聲叨咕:什麼平生不好色,隻不過平生好色不如好財。

周大善人:你說什麼?

周太太:我是說常言道,若與人不和,勸他娶個小老婆。狐狸精進門來,散盡萬貫財。

周大善人:也不盡然,你弟弟也曾勸我娶小,難道也是與我不和嗎?

周太太:我弟弟的話你也能信?那個花花公子常常把弟媳撇在家中獨自一人在外胡鬧,我們家在南昌城裏也是有頭有臉名門望族,臉都讓他丟盡了,他還敢勸你?等我哪天去找他算賬。周太太表現得義憤填膺。

周大善人:可我們這麼大的家產,等將來我們百年之後,無人給我們上墳掃墓……周仁顯得很悲傷。

周太太:老爺不如把侄少爺大同過繼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