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當前中國低碳城市建設麵臨的挑戰
中國的發展正進入一個兩難的境地:一方麵,中國不可能停滯城市化的發展進程,不可能超越曆史規律直接進入以第三產業推動城市化進程的後工業時代;另一方麵,中國也不能無視全球性資源短缺和氣候惡化的現實,繼續延續西方發達國家的城市化和工業化道路。
5.1.1中國不能通過高能耗、高汙染、低效率發展模式推動工業化進程
成城市化的發展中國家(以墨西哥為代表),走過的是一條以“城市低密度蔓延、私人轎車為主的機動化和化石燃料為基礎”等為特點的粗放的城市化發展道路。目前美國以占世界5%的人口消耗著約占全球25%的各種資源、能源。如果中國、印度步美國之後塵,則需要大約三個地球的資源來支撐。這就是說,對於中國等後發國家和地區而言,由於環境和資源的約束,已經不可能再沿著美國式的城市化道路和西方工業化初期采用的高能耗、高汙染、低效率的發展模式來尋求發展。
從全球範圍來說,工業文明已經走到了盡頭。
5.1.2中國不可能停止城市化的發展進程
按照諾瑟姆曲線揭示的世界城市化發展規律,一個國家的城市化率在30%-70%之間發展最快。中國目前正處於這樣一個城市化快速發展的區間。中國不可能停滯城市化的發展進程,不可能超越曆史規律直接進入以第三產業推動城市化進程的後工業時代。
破解這一難題,需要我們跳出傳統工業文明的思維定式,立足中國發展實際,在生態文明的框架中尋找可持續的城市化道路和城市發展模式,來解決中國在工業文明時代沒有完成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問題。
5.2構建中國特色低碳城市發展模式
從基於城市價值的低碳城市概念出發,本課題認為,對於中國而言,低碳城市建設本質上是在生態文明時代解決好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高工業化和城市化質量的問題,是在正視和尊重發展的資源環境約束前提下完成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城市競爭力的過程,是在城市發展模式上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變的過程,是人與自然在城市尺度上尋求和諧統一的過程,是在生態文明框架下實現城市價值最大化的過程。建設低碳城市要把降低碳排放與提高市民生活質量和城市競爭力結合起來,堅持低碳戰略、低碳規劃、低碳產業、低碳文化和低碳管理“五位一體”、係統推進,探索生態文明框架下城市價值最大化的實現模式。
5.2.1以低碳戰略明確城市發展方向
堅持科學發展觀,選擇一條符合中國城鎮化與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又能夠在城市發展中有效地逐步降低資源消耗和減少碳排放、使城市發展最大限度地滿足維係良好人居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城鎮化道路,是中國城市化發展必須麵對的課題。而以低碳戰略明確城市發展發向,按照生態文明的理念確定低碳城市發展模式,是解決這一課題的重要切入點。
製定低碳城市發展戰略,應分層推進。在國家戰略層麵,要從生態環境基底條件和容量出發,確定主體功能區,分類製定區域和城市的基本發展原則,進一步明確主體功能區規劃下的城市發展導向。在城市戰略層麵,要以城市密集地區和大中城市為核心,係統推進基於低碳生態理念的城市規劃、產業發展、交通係統、建築節能等核心領域的技術經濟政策製定與落實。在社區和個體層麵,應大力倡導生產和消費的可持續轉型,逐步開展低碳發展項目的試點與推廣。
5.2.2以低碳規劃引導城市發展功能
城市規劃是政府及其他有關組織對城市發展與城市建設進行管製的政策工具,是一項預設目標並製導過程的公共管理行為。低碳城市發展戰略、低碳城市發展目標,需要有低碳城市規劃來落實(Calthrope P,etal,2000)。編製低碳城市發展規劃重點要在以下幾個方麵體現低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