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紅顏情仇 洛陽中立(大結局)(1 / 2)

經過半年多,數十萬百姓的辛苦,變成焦炭的洛陽,又恢複了曆史的光彩,已經煥然一新,厚重古樸的城牆,隻留下一道戰火澆築的滄桑,與城牆上的年輕士卒形成鮮明的對比,士卒們緊張的注視著城外,一遍遍摩挲著手中的武器,不時回頭朝城內看去,像是想要尋找什麼依靠。

吳隱的話,如石沉大海,沒有得到任何回音,良久,城牆上才出現兩道略顯消瘦的靚麗身影,吳隱重複了一遍,“我回來了”,才把直愣愣盯視著吳隱,眼眶微紅的兩女喚醒過來。

蔡琰、董白乍聽兵臨城下,都是一陣緊張,洛陽城一直相安無事,內政有諸葛亮、諸葛瑾、諸葛均、司馬朗、司馬孚等人打理得井井有條,謀略有郭嘉、司馬懿、徐庶、龐統出謀劃策,防衛有甘寧、周泰、魏延、龐德,文聘、李嚴、胡車兒、眭固一眾武將,黃巾餘黨、山賊之流,甚至周邊勢力,也少有騷擾洛陽的舉動。

如今蔡琰、董白兩女看到的卻是久別歸來的吳隱,激動之餘又微帶惱怒,狠狠的瞪了城牆上士卒一眼,下令開門。

吳隱的歸來,自然是歡喜大事,一眾文臣武將齊聚城主府,幾番歌舞,幾輪酒肉,大醉而散。

第二日,一則消息傳入洛陽城,城主府議事廳中,董白激動的解說著這條消息:投靠袁紹的呂布,遭到袁紹的刺殺,如今已逃往河內,正在往兗州的逃亡路上,正是報仇雪恨,除那奸惡小人的好時機。

而立誌為父報仇的蔡琰已經前往軍營整頓兵馬,準備攔截。

吳隱聽到這則消息,不禁自問,難道呂布真的就要這樣退出曆史舞台了?搖頭歎息,一切都是自己的因,卻是別人的果。

卻說呂布,逃往河內,怎奈河內仍屬袁紹勢力範圍,從河內渡河,進入洛陽境內,卻未想到,剛入洛陽境內,就陷入了蔡琰、董白的攔截大軍,失了赤兔馬的呂布,就像失去牙齒的老虎,難以突圍,被董白、蔡琰圍困而死。

得報大仇的兩人,並沒有預料中的歡喜,回到洛陽城,祭奠完先人,就把一眾文臣武將連夜召集至議事廳,蔡琰對著濟濟一堂的人傑說道:“感謝諸位的鼎力支持,如今妾大仇得報,心無掛礙,”說道這裏時,卻忍不住掃了一直安靜坐在一旁的吳隱,發出一聲無奈的歎息,接著說道:“對於爭奪天下,安邦定國之事,卻不是小女子之誌,小女子有一席安身之地足矣,如今的洛陽城就委托各位了!”

董白也表態說道:“我跟文姬姐姐一樣,一切都交托眾位了。”

隨著兩人的表態,議事廳中的眾人,盡管都是人傑,一時間卻也陷入困惑之中,這偌大的洛陽城,一直是蔡琰任城主,董白任副城主,一時間兩個城主不幹了,那這洛陽城怎麼辦?

看著蔡琰、董白定定的盯視著坐在一旁,似乎已經入睡的吳隱,議事廳中的幾位謀士,立馬反應過來,這不就是在交權嗎?

眾人目光的焦點驟然聚集到吳隱身上,讓正無所謂的吳隱一陣錯愕,疑惑的看看蔡琰、董白,又轉眼望向眾人,說道:“我知道你們都是人才,但也沒必要這麼看著我,這洛陽城誰要誰拿去,我隻要我那東門客棧安身立命足矣。”

“請問這洛陽城是誰重建的?”孔明問道。

“我。”吳隱答道。

“請問這洛陽百姓是誰安置的?”郭嘉問道。

“還是我。”吳隱抹了抹額頭,卻並沒抹下汗水。

“請問列出單表,請我們回來的是誰?”司馬懿憤怒的問道。

“還是我!”吳隱終於抹下了額頭上的第一滴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