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年的天空,湛藍而清澈,山清而水秀,曆史的車輪隆隆碾過,奏響毀滅的篇章,要為這個腐化的大漢帝國畫上一個休止符。
一個十八九歲的少年,在這亂世的開端,來到了這裏,參加這英雄雲集的盛會,猶如一聲春雷,炸響神州大地,開始一場宿命的爭鬥。
少年叫吳隱,遭遇世界末日,賴著學過幾年道,有幾樣本事,僥幸存活下來,卻是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人事全非。
吳隱來到這裏時,正是陽春三月,百花盛開的季節,遺憾的卻是一個烽煙四起,勾心鬥角的時節。吳隱花了半年時間,才確定自己所處的年代:
184年,百姓不堪壓迫,響應巨鹿郡三兄弟,張角、張寶、張梁的起義活動,瞬間席卷小半個中國,一個個應運而生,應劫而出者,相繼出世;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以個人貪欲而興起的起義活動,遭到無情的鎮壓,以失敗告終,揭開了這亂世的序章。
時人不警,後人哀之,後人不哀,複使後人哀。百姓食不果腹,叛亂迭起,盜寇蜂擁,一遭崩潰,山河倒卷,覆巢之下無完卵。外戚集團與宦官集團,狗狼爭食;諸侯、大官僚、士人彼此觀望。
吳隱來到這裏的第六個月,外戚集團鬥爭失敗,軍閥董卓乘機而起,消滅兩敗俱傷的外戚集團以及宦官集團,成功的掌握京師軍權,殺少帝劉辯,立獻帝劉協,掌握中央政權。
吳隱來到這裏的第七個月,在道旁金黃麥穗的夾道歡迎下,野菊的搖頭呼喚下,剛烈秋風的呐喊下,秋高氣爽的陪伴下,秋陽的籠罩下,拉著一條長長的斜影,披著一層金光,從容的步入洛陽。
吳隱看著這九朝古都,在曆史的風塵中,戰火紛飛,沉沉浮浮,斑駁厚重的城牆,古樸凝實的“洛陽”;八水周流繞四山,古來天下說洛陽;三州花似錦,八水繞城流;三十六條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樓;華夷圖上看,天下正中心;佛教祖庭白馬寺,三大石窟之一的龍門石窟……
吳隱正出神的搜索著關於洛陽的一切,突然地麵震動,從後麵傳來一陣馬蹄聲,伴著隆隆的車轍聲,婦女的哭喊聲,把吳隱驚醒過來,抬眼看處,大街小巷雞飛狗跳;攤販猶如碰上城管,慌亂的收攤;路人猶如遇上猛獸,四處奔走;商鋪猶如見到強盜,關門閉戶;片刻功夫,街道空空如野,家家關門閉戶,唯獨剩下吳隱孤寂的站在寬敞的街道上。
他轉身,想要看看到底來了什麼洪水猛獸,卻不知哪裏轉出一個人來,把吳隱拉拽著躲到路邊。
對吳隱說道:“你這少年好不知好歹,敢擋董卓的車駕!”
吳隱看看那人,說道:“你是誰。”
那人答道:“伍孚!”
吳隱上下掃視伍孚,問道:“你就是那個要刺殺董卓的越騎校尉?”
伍孚臉色陰沉的喝道:“你這瘋子,胡言亂語什麼?”
吳隱“哦”一聲,起步朝著街道走去,伍孚一把拉住,喝道:“哪來的野小子,不想要小命了?”
吳隱瞥一眼伍孚,說道:“小小的董卓想要我小命,簡直是笑話!”
伍孚說道:“你這少年好不知天高地厚,京師三十萬兵馬盡在董卓手中,每人一口口水也淹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