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家人有意隱瞞,但她還是知道了太子妃為赫連信生了長子,貴為皇長孫。像這種皇族的大喜事,百姓們人人樂道,怎麼可能瞞得住她。皇長孫與元遲的女兒差不多,隻長了兩個月。
李雲袖知道了此事之後,隻是一笑,說了句“那挺好”,便又接著忙起了家人的晚餐,始終沒有異態。
相反其他家人的避之不及,二哥李雲舒則會偶爾的跟她說起赫連信,神色自然,就如話家常一般。譬如,赫連信這幾日好像遇到了什麼難題,常常不自覺地皺眉,不發一語;譬如,赫連信為了五月初五的登基大典忙的焦頭爛額,大臣們還像是故意作對似的,常常給他找事;又譬如,今日赫連信與皇上在禦書房長談,出來後二人俱神色不佳等等。
李雲袖聽了也就如清風過耳,絲毫不在心上停留。
五月初三是李夫人的生辰,李雲袖心中有愧,自覺十分不孝,便想趁這次機會好好報答母親。頭一晚絞盡腦汁,列了好長一溜菜譜,當日一大清早便叫了廚房的傭人一同上街買菜,親自挑選,回來後便紮進廚房再不出來。李夫人心疼女兒,去了廚房好幾次,勸她歇歇。李雲袖隻怕當晚的家宴有什麼缺陷漏洞,怎肯聽話歇著,把母親勸回去後,又是一味忙碌。到了下午,李雲袖正在準備做八寶丸子的餡料,突然覺得一陣暈眩乏力,胃中也十分不適。她停下手中的活,沒有言語,獨自到院中的花樹下坐了一會。那一陣強烈的不適感過去之後,便好了許多,力氣也恢複了,她回到廚房,跟師傅和廚娘說又想起了一道很好的菜,漏掉了遺憾,要再出去一趟買需要的食材。李雲袖把手頭的活計交給別的廚娘,又細細叮囑了一番,沒讓其他人跟著,獨自出了府。
近一個時辰之後,李雲袖方背著一竹簍的東西回來,進廚房又是好一陣忙碌,一直到傍晚時分才停歇。
沒多一會,父親和兩位哥哥便相繼回來了。赫連信的登基大典臨近,他三人也異常忙碌,能在這個時辰回來,實在是努力爭取的結果。
當晚的家宴十分溫馨熱鬧,在主席的周邊格外開了三席,圍坐著府中的所有下人丫鬟管事。李父展露一向吝嗇的笑顏,說了許多年輕時的朋友趣事,惹得席間笑語不斷,李夫人也破天荒的喝了幾杯酒,李雲舒更是不斷地插科打諢,學各色市井小民的嘴臉。他那一張斯文俊秀的臉蛋作出這些情態來,效果實在難以言表。大哥李雲展雖然也很高興,卻顯得沉穩許多,到後來也抵不住李雲舒的攛掇擠兌和家丁們的起哄,到席前的空地一展拳腳,表演了一通刀法,惹得眾人大聲叫好。
李雲袖席間一直含笑不語,細細享受著這難得的溫暖氛圍。李夫人拉過女兒的手,滿足的笑著。
在場的丫鬟家丁看著這兩張神似的美麗容顏,隻能感歎老天造物的神奇,也為能見到這樣的美而深感幸運。
然而,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兩天之後,他們擁有絕世容顏的小姐李雲袖又突然消失了,隻剩思念女兒致使容顏憔悴的李夫人。
五月初五,李雲袖離家出走,所幸這次是真正寫了一封留書之後才走的,還帶走了新收的十四歲的小丫鬟青芽。
留書寫的很簡潔,隻說向往外麵的名山大川,秀美風景,想要增加閱曆,陶冶身心,一時意起,不辭而別,望父母兄長保重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