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1 / 2)

翻閱著那些浩瀚的古籍典書,埋頭於字裏行間,隱約身臨其境般地目睹著王朝的興衰更替。那股隱澀的情感在不經意間是那般強烈。作為一個後代人,麵對前人的是非功過,在理性認知的同時必可避免的帶有一絲感性的情愫。

每個朝代兼並著共性:從成長逐漸強盛,最終由盛轉衰。又擁有著獨特的個性,或許這就是中華文明傳承上下五千的奧秘所在。

夏,因為無所考證變得虛無飄渺。

商,第一個通過革命成功的王朝,也是甲骨文、青銅器盛行的朝代。

西周,第一個亡於西部遊牧民族,又是唯一一個國人敢把自己國君驅逐的王朝。

東周,王權國力衰弱的朝代,同時又是個大變革,大動蕩的時代,產生了大量的智者賢人。

秦,一統天下,拉開了中國封建中央集權的序幕。也是一個推崇法製的時代,卻又因用法過度,苛政之下爆發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

西漢,巧妙解決少數民族的威脅,從完整意義上統一華夏。也是第一次出現太後全麵幹政外戚專權的王朝。

東漢,一個宦官嚴重亂政的王朝。地方豪強當道,並且陷入外戚和宦官權力更替鬥爭的怪圈,最終爆發了中國曆史上第二次農民大起義。

西晉,諸侯作亂嚴重,導致中國300年大分裂的朝代。

東晉,始於權臣,終於權臣,從開國到亡國一直在權臣的陰影下,是個皇權始終比較弱的朝代。

隋,繼秦之後又是個短命的王朝。

唐,第二個出現太後全麵幹政,也是唯一一個出了女皇帝的朝代。是現代中國人回憶中最感驕傲的朝代,也是中國曆史上第二個宦官嚴重幹政的朝代。

北宋,無女禍、無外戚禍、無邊鎮禍、無亂民禍、無宦官禍、無權臣禍。(這些無都是相對的,相比其他王朝有下列特點,不是一點不存在)。但又是開拓疆土最失敗、武備較差、對外戰事最不利、備受少數民族嚴重騷擾的一個的大王朝。外患之下爆發了中國曆史上第三次農民起義。

南宋,比北宋多一份屈辱,少一份土地,偏於一隅,是中國曆史上最受少數民族屈辱的王朝。

元,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全麵控製華夏的第一個王朝。

明,成功的從少數民族手中收複華夏,也是中國曆史上第三個宦官嚴重亂政的王朝。徹底廢除宰相製度,中央****主義集權達到頂峰的王朝。爆發了中國曆史上第四次農民大起義。

清,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全麵控製華夏的第二個王朝。出現了中國曆史上繼呂後、武後第三個全麵幹政的女人。飽受嘉獎又備受辱罵的朝代,屈辱被迫地打開國門,也拉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

曆史就是這樣,正如羅貫中所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朝代的更替或許是天意,或許是人為,或許是不為人知的陰謀。對於那些載入正史的有關事件我們可略讀一二,那些天馬行空般的野史記錄亦可留心細讀。最重要的是有一顆正視曆史的心態,人雲亦雲那隻是褻瀆曆史。讀史具備的是一種獨立的思考,寫手隻是輸送給大家一種自我解釋史題的想法,盡可還原曆史的本貌,但這並不代表曆史的真相。

正如有人所說,曆史就像一個任人裝扮的小姑娘,早已失去原本的樣貌。也有人說曆史是勝利者書寫的。這些都無可非議,史書都是後人對死者的評述,不一定是在同一時代的,即使是同時代,也或多或少的帶著主觀情感,往往失去著先天的真實感。

本人本著對曆史的愛慕敬仰,不自量力的遊戲書寫著古人的事跡,或許有不正確之處,盡情諒解。當然我也不會人雲亦雲,憑借著所讀的史書記載,平鋪直敘的講訴著風雲人物。在這漫長的曆史長河,前人之述備矣。小可隻取一瓢,曆攬清末至民國這風雨飄搖之際,獨自細飲。

道光篇

姓名:愛新覺羅?旻寧

國籍:清朝

民族:滿族

年號:道光

職業:皇帝

在位時間:1820年-1850年,在位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