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古墓大殿門前,重達千斤的石門被眾人一點點慢慢拉開,大殿裏邊長寬約為三十米左右,兩邊石壁均為青磚契合而成,嚴絲合縫,光滑平整,具有極強的耐磨性,可達萬年不腐。
石壁上繪有大量的精美圖畫與文字石刻,每一幅都栩栩如生,剛勁有力,圖形大多以赭紅色加散花圖案裝飾襯底,用筆流暢,造型誇張生動,人物感情強烈,以細線條勾勒並極度注重暈染方法,極具北魏時期風格。
墓室正中央,擺放著一個兩米多長,一米多寬的石棺。石棺下方由一塊平整的花崗石作為基底,略微比上邊的石棺寬一些,而石棺四周刻有精細的祥雲托日浮雕,棺蓋上則是一幅騰龍升天圖。
古代墓室以龍做為石棺圖案的大多都是皇權霸者,見到此圖,幾人紛紛露出興奮的表情。
婁義是一個盜墓者,一個資深的年輕盜墓者,打記事的那天起就被養父老孫頭強行輸入大量的盜墓知識,十二歲後就跟著孫老頭四處盜墓,如今才剛過二十,就有了八年的盜墓經驗,按照行規,先入為尊,隨行眾人都管他叫一聲婁哥。
這次盜開的墓穴從風格來看應該屬於北魏時期,可是隨著石棺蓋板緩緩放下,石棺被完全打開,看著裏邊的物件,眾人頓時都傻了眼。
一個身著銀質鎖甲的男人躺在裏邊,麵容莊重而安詳,曆經千百年竟然不腐,隻有些許幹瘦的痕跡。穿在他身上的鎖甲從前胸到背後都是一片成型,上邊印有很特殊的卷紋圖案,而雙肩部份用銀環扣綴聯接,在邊緣處還刻意鍍成了金色。腰間束有革帶卻遮掩於鎖甲之下,而下身褲子上寬下窄,雙足為皮製筒靴,倒是有點北魏時期的樣子。
除此之外神秘男人雙手合十,平放於胸,手中還握著一把長劍,外形酷似北歐時期的騎士闊劍,又具有明顯的北歐風格。可是幾樣全部拚湊到一塊簡直就是不倫不類,完全與這座中國古墓格格不入。
“婁哥,你確定這是北魏時期的墓嗎?”身邊的楞頭青歪著腦袋問婁義,雖然知道這樣問很不禮貌,可是石棺內的人物裝束大大超出了眾人的認知想象。
婁義的盜墓資曆雖高,畢竟是剛滿二十歲的年青人,心性仍有些浮躁,玩世不恭。端詳了一會,玩笑道:“這家夥的裝束竟然與北歐將領頗為相似,又具一定的北魏鮮卑族風格,我可以大膽的假設,早在1600多年前就有人橫跨亞歐再返回中國。”
二十出頭的年輕人,正是愛國情緒最濃的時候,聽多了韓國棒子的世界祖宗論,婁義覺得國人也應該來一場全球華夏論,不管怎麼說華夏曆史擺在那,悠悠五千年可不是蓋的。
眾人七嘴八舌,爭論不休都拿不出個定論。婁義最終決定還是把這類難題留給專業的考古學家們,當然這要等他們把墓穴內的寶物搬空後再說。
盜墓多年,到了婁義這個地位,很多事情都無須他親自動手,查看了下石棺內的寶物,裝作學者模樣仔細的端詳起兩旁的石壁字畫。
“這是什麼?”
借著電筒微弱的光線,婁義發現墓穴正中的石壁上刻著一段文字,雖然不像北魏的平城磚瓦文,卻不知為何自己大致能看得懂上邊寫著些什麼。
上邊是一段敘述,似乎是某件事情的起始經過,字數不長卻引起了婁義的極大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