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魚腸劍(1 / 2)

引子

昔秦始皇大宛中,多枉死者橫道,有鳥如烏狀,銜此草覆死人麵,當時起坐而自活也。有司聞奏,始皇遣使者齎草以問鬼穀先生。鬼穀先生雲:“大海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聚窟洲等十洲。此草是東海祖洲上,有不死之草,生瓊田中,或名為養神芝。其葉似菰苗,叢生,一株可活一人。”始皇於是慨然言曰:“可采得否?”乃使使者徐福發童男童女五百人,率攝樓船等入海尋祖洲,遂不返。

——《海內十洲記》

太湖之畔,在一片隱秘的樹林之中有幾夥人聚集於此地,三五成群的圍坐在幾株大樹下。這些人身上都披掛著簡易的皮革護具,或手持長戈,或腰懸佩劍。其中一名帶有佩劍的人站起身來看了看天色,太陽正掛在西邊的山頭上,已是接近黃昏時分。

他號召所有人站起來說道:“今日殷王的慶功宴將在傍晚時舉行,差不多是時候該去跟大部隊會合了。”他又轉身跟旁邊的一位身材瘦小的少年說道:“猴兒,爬上去觀察一下周圍情況,看看離大部隊的營地還有多遠。”

那少年精瘦精瘦的,手臂和雙腿卻比一般人要長出一截。隻見他三兩下功夫便攀上了一株約有六丈高的大樹。他站在樹杈上向遠處眺望,隻見不遠處在樹林的環繞中有一大片開闊的平地,旁邊有一條河流蜿蜒向遠方;夕陽映射在河麵上的反光使他看不清到底有多少人在那裏,隻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影晃動以及嫋嫋升起的數縷炊煙。

猴兒興奮地向下麵喊著:“彭嶽大哥,不遠啦!再走一炷香的時間就到了!”

佩劍的男子在樹下應和一聲之後就帶領眾人出發了。

彭嶽帶領的小部隊來到了營地,此時天色又稍微暗了一些。

營地中是好一片忙碌的景象,有搭灶起鍋的,劈柴燒水的,殺豬宰牛的,還有人陸陸續續抬來諾大的酒缸。彭嶽剛讓他的部下們把兵刃和護甲卸下準備原地休息,隻聽河邊傳來一陣騷動。好多人在河邊發出驚歎的聲音,紛紛議論著什麼。

“好大的白魚啊!這可比普通的白魚大多了啊!”

“這能吃嘛?莫要是太湖裏的精怪喲。”

“這麼珍貴的白魚,我看那始皇帝也未必吃過。”

彭嶽好奇走過去湊近了一看,有一個身穿黑色麻布衣衫的男子雙手捧著一條大魚,那魚是頭尾俱向上,體狹長側扁,細骨細鱗,銀光閃爍,正是太湖三白之一的太湖白魚。

彭嶽看那男子麵生,便問他:“你是哪位將軍部下的?”

男子非常有禮的作揖答道:“哦,在下顧專,是齊將軍部下的炊事員。得知殷王最愛食魚,今日巧得珍貴白魚一尾,正要去獻給殷王。”說完雙手托著大白魚要請彭嶽過目。

彭嶽:“哦,既然是獻給殷王的,我怎好隨意觸碰。快去烹煮,莫要誤了殷王的宴席。”

顧專:“是,小人這就去烹煮。”

彭嶽看著顧專帶著大白魚消失在看熱鬧的人群中。

夕陽西下,河麵上晃眼的反光已經消失了。忙碌的宴席也已準備就緒,人們都圍坐在一起,等待著美酒和食物。

一位身穿長袍的中年男子在眾人的擁護下走到廣場的中心,用宏亮的聲音對眾人說道“這次太湖之戰,我六義軍大獲全勝,特此犒賞三軍!此一戰,彭將軍功不可沒啊,若不是他的部隊奇襲秦軍後方,此戰鬥勢必演變為持久戰啊。”

彭嶽站起身來答謝道:“殷王過獎了,此等微薄戰績實在不足以掛齒。”

殷王令人拿過酒來賞賜與彭嶽,又接連敬了幾位立下戰功的將軍之後,向隨從問道:“聽聞今日有人獻與本王珍貴之魚,不知烹煮已否?”那隨從得令立即下去詢問。

這時天色基本上已經暗了下來,隻剩天邊還有一絲紫色的亮光。篝火已經點燃,殷王就坐在最大的篝火堆旁邊。這時顧專雙手拖著一個特大的盤子,把烹飪好的白魚端了上來,呈在殷王麵前的台子上。殷王見到這麼大一條太湖白魚,並且還是整魚烹煮,實屬罕見,按捺不住先嚐了一口魚背上的肉。

殷王大喜,問道:“這可是你一人烹煮完成?”

顧專答道:“回殷王,確是小人一手烹飪而成。”

殷王讚揚道:“嗯,能得如此大魚已是不易,竟然還能整魚烹煮,且色香味俱全。來人,賜座!”

此時天色已完全暗了下來,除了篝火照明的範圍內,其餘範圍已是漆黑一片。

顧專就站在魚頭的側麵,再次躬身作揖答謝,彎腰的時候左手忽然向張開的魚嘴伸去,竟然從魚嘴中掏出一把短劍來。那劍身狹長細窄,正好可隱藏在魚腹之中。眾人還沒有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顧專已經把短劍全力擲向殷王。殷王與顧專之間僅有幾步之遙,躲閃不及,當場被短劍穿透胸膛,劍刃上還兀自冒著熱氣。當所有人的眼睛還在盯著殷王時,顧專已經迅速地向樹林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