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在國外淵源的梳理上,大家都喜歡引阿·托爾斯泰的一篇文章《什麼是小小說》。在這一文中阿·托爾斯泰這樣寫道:“小小說產生於中世紀……十七世紀又把生活及政治的熱血灌入了小小說。它還造成了十八世紀戲劇創作的百花爭妍的繁榮局麵。”

由此可見,微型小說在國外早己有之。到了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之時,有不少世界知名作家在小說領域創作長篇、中篇、短篇的同時,也都創作了一些微型小說。其中出色的作家有歌德、雨果、梅裏美、愛倫·坡、屠格涅夫、列夫·托斯泰、馬克·吐溫、左拉等,還有泰戈爾、卡夫卡、海明威、川端康成、帕爾·拉格奎斯特、斯坦貝克、辛格、伯爾、歐·享利等。這些文壇上光芒四射的名星,他們同中國小說藝術大師蒲鬆齡一樣,都以短篇小說聞名於世,但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作品中有不少微型小說,以極少的內容濃縮了最多的內容,成為膾炙人口的傳世佳作。

在中國,多年來微型小說隻附屬於短篇小說之內,作為短篇小說的一個分支而存在,並不具備獨立的文體意義。小說在體裁上向來隻有短篇、中篇、長篇之分,並無“微型”這一文體。近年以來,隨著社會發展節奏的逐漸加快,人們在藝術審美上也越來越要求“短、精、全”,都渴望在極短的時間內瀏覽更多的生活信息,快速充電而獲取無盡的能量。故此,短小精悍的微型小說成了人們的新寵,茶餘飯後,旅遊出行,隻要稍有閑暇,便可閱讀幾篇,從中便可以得到莫大的精神營養,人們可以從中汲取信念和智慧,這對自己事業上的成功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基於此,許多致力於小說創作的有識之士,都對微型小說的創作產生了濃厚興趣,一些優秀的作品不時麵世,從而使人們的精神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在中國,特別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微型小說受到了讀者普遍關注,一些關於微型小說的著述銷售較佳,頗受讀者青睞。本書收錄的外國微型小說都是在世界上極有影響力的優秀作品,時間跨度大,在數百年的優秀作品中優中選優、秀中選秀,堪稱名符其實的微型小說精華本。但由於篇幅有限,很難做到將出版的世界微型小說精品盡收無遺,為少減遺憾,向讀者奉獻精品,我們編選者不敢言苦,幾經輾轉奔波於有經驗的、資深的外國文學選編的工作者之間,向他們悉心求救,誠摯“取經”,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多方麵鼓勵、支持和幫助下,編選者又經過反反複複的精選推敲,這本書終於形成了定稿。但是,由於世界各國微型小說創作的新作迭出、不斷推陳出新,加之我們偏選者視野有限,滄海遺珠實是在所難免,隻能日後再修訂了。

在中國,微型小說的繁榮時期是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整體水平和質量與世界微型小說創作相比,不難看出還有一段距離。所以說,本書對於廣大的文學愛好者和嚐試微型小說創作者具有欣賞和借鑒意義,就是對在微型小說創作上己經有所成就的作家,也有啟迪和借鑒意義。

本書選入的作品,其最大的特點是思想性、藝術性和可讀性的高度巧妙融合。閱讀這些有影響力的優秀作品,您就會仿佛進入一個新奇的誘人世界,精巧的構思、獨到的見解、深遂的思想……這些都會令您流連忘返,近而一定會為作品中的奇思妙想而萌發歎為觀止之慨,從中汲取豐富的智慧營養,在閱讀中獲得一種真正的藝術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