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生紈絝接重任(1 / 3)

隻有即將死去的人,才會發自真心的相信神鬼之事。劉央不甘心的閉上眼之前,他就在想,人死之後,會不會有靈魂呢?

“塵歸塵,土歸土,生者安寧,逝者安息......”一個空洞的聲音幽幽的回蕩在耳邊,劉央最後的一點意識,徹底消散......這是一個後人口口相傳的戰亂時代,也是個禮樂崩壞的年代,所謂英雄五霸鬧春秋,頃刻興亡過手!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閔公十二年,公子誕,雷雨大做,是為凶兆,然君上晚年得子,幸而宗廟不破,甚寵之,告宗廟,名載——《燕王本紀》燕國都薊城裏有個著名的人物,當然,他的出名是由於他的荒誕不羈,放浪形骸。身為一國之公子,整日與鄉間豎子廝混,口發狂妄之詞,帶著小廝,養狗遛鳥,混跡於薊城街市,為大夫所不恥,整日聲討“有辱斯文,有辱斯文。這個人就是姬載,那個伴隨著雷鳴之聲生於薊城的孩子,燕國大夫皆上奏,此子降生,天象異變,必擾國。然閔公老來得子,自是不理會這些大夫之言,反而對姬載寵愛有加。他可以叫做載,或者公子載,或者姬載,但是誰也不知道,他也可以叫做劉央......這個年代的童年很無趣,就算生於帝王家,也要麵對陳腐的教育,繁冗的禮儀。但再世為人的劉央卻相當珍惜。前世剛剛大學畢業就遭遇了車禍,幸而老天待他不薄,讓他再世為人,有了新的生命,這時候,他要的僅僅是好好享受這花花世界。轉眼即逝,便十二歲了,燕王宮裏,人人都知道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一年四季,沒一天是閑著的,經常搞的王宮裏雞飛狗跳,宮裏的寺人(太監)看見這個混世魔王,唯恐躲之不及,授課的夫子更是以一月一換的形式發展,一時間,怨聲載道,國人更是深深的為燕國的未來而擔憂。但姬載對此嗤之以鼻,笑話,何為放浪不羈?街市上偶爾(平均一天兩次)讚美一下美婦?食肆裏飲酒(比啤酒還弱的果汁酒)作歌?跟夫子吵架?哦,錯了,是論學(人人平等,生來自由)?還是親自下廚給自己弄點兒福利?說到這兒最氣人,好得也是堂堂一國的王子吧,你看看,整天吃的是什麼?菜色單調,食料粗糙,就算不強求有魯,川,粵,閩,蘇,浙,湘,徽這八大菜係了,也不能一年四季也就來來回回那幾個樣式,至於什麼肉食者鄙,這種火星人的想法自己怎麼能讚同?更不能忍受的是,這時代的人竟然一日兩餐,就算身為王子,也不能例外,搞的一個大好青年整天麵黃肌瘦的,哪裏還有力氣去做個紈絝子弟?雖然說這姬載行事乖張,無法無天,但這也是他實在無法像個春秋人那般為人處世,特別是禮法,他很不屑,對,是相當不屑。這日姬載要像往常一般去給閔公請安,身邊伺候他更衣的寺人小心翼翼的提醒道:“大子(太子),日前聽說,山戎大敗我上軍,君上正暴怒,一會小祖宗您可得小心點兒。”姬載伸開雙臂,讓這個寺人給自己束上腰帶,同時掛上一串串的玉佩,姬載一點兒也不為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為恥,反而一副怡然自得的表情,聽到自己貼身寺人的話,有點驚訝地問道:“小林子,這山戎很強大嗎?竟能打的過我燕國的上軍?不是說上軍是我燕地最能打的軍隊了嗎?”這個叫小林子的寺人不漏聲色的撇了撇嘴,耐心的說道:“大子可能不知,在燕國上中下三軍中,確實是上軍最有戰力,但是這山戎多是單騎作戰的兵甲,打不過就跑,打的過就搶,我步軍怎能受得了這樣的襲擾?再者山戎所居之地多山,不利於戰車作戰呀。”“哦,這樣呀。”姬載若有所思的回答。“父王,兒臣來看您來啦。”遠遠的傳來姬載的聲音,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閔公身邊哆哆嗦嗦的下人總算是鬆了口氣。這閔公看上去跟一個老人一樣,其實他才不到四十歲,但是那時候人的壽命很短,往往五十多歲就算高壽了。這時候,原本一臉凶相的燕王聽到這聲乖巧的聲音,臉上趕緊換上了一副微笑的表情,說道:“我兒進來。”姬載大步走入燕王寢宮,見自己老爹身邊的幾個寺人個個滿頭大汗,地上還跪著不少人,也知道這事兒估計挺麻煩,這便宜老爹估計很犯愁。躬身施禮之後便說道:“兒臣聽聞,這山戎蠻夷竟敢犯境,兒臣願領偏軍一支,為父王解憂。”這句話可把那本來就緊張的寺人宮女給嚇了半死,心裏都在暗暗責怪這個小魔王,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這燕閔公不愧是對姬載寵愛有加,聽到這句話之後,原本心裏的鬱悶竟然排解了不少,哈哈一笑,說道:“哈哈,我有此子,何愁不能飲馬黃河?山戎蠻夷,何足掛齒。”姬載這時候心裏也是捏了把汗,怎麼就說出這麼一句不應景的話了?雖然自己名義上是這位燕王的兒子,但是伴君如伴虎呀,自己敢整日胡作非為,無非是仗著眼前這個父親對自己的寵愛。燕閔公不耐煩的揮手斥退了寢宮裏如獲重釋的下人,戲謔地對姬載問道:“不知我兒有何法可以退敵?”姬載一聽,傻了眼了,我就是來賣個萌而已,您還真敢問我的意見呀,也不怕國破家亡了呀?呸呸,你家亡了,我也玩兒完了。想到這裏他就開始胡謅了:“兒臣聽聞夫子曾言,山戎雖為蠻夷,以遊牧為生,逐草而居,故而民風彪悍,但兒臣卻不以為然,我燕地自是不缺熱血男兒,昔日桓公引兵助我燕國退敵,卻不能徹底除患,究其因者,乃是我中原之軍,擅長戰車作戰,而山戎之地,戰車不易展開。”說完頓了頓。燕閔公本來是抱著玩笑的態度讓姬載說說退敵之策,誰知這黃口小兒竟然開口頭頭是道,不由的對他更加喜愛。姬載看閔公眉頭皺了一皺,知道他說的話已經引起閔公重視了,便繼續說道:“故而,兒臣以為,我燕國也要訓練一支單騎作戰的隊伍,所謂兵對兵,將對將,與中原諸國作戰,可繼續沿用戰車,與山戎作戰,可用這支單騎兵種。”閔公從沉思中緩過神來,問道:“何以獲得如此之師?”姬載心裏暗暗叫苦,您也太把我當盤兒菜了吧,我才十二歲呀,還未成年呢。心裏雖然苦笑,但是也不敢怠慢,趕緊說道:“我燕國地大物博,地處北方,民風彪悍,民間擅騎者萬千,唯缺馬上作戰之勇士爾,兒臣以為父王可下詔令,從全國選取擅騎之人,然後交由得力之將訓練之,允之厚祿,何愁得不到一支虎狼之師?”閔公反問道:“若允之以厚祿,可是寒了三軍之心,燕地三軍,皆是納軍賦而召集之,並無俸祿可拿,此例一開,怕會軍中大亂。”其實他心中還有一層顧慮——齊,左燕政。燕國政事,多為齊國操縱,齊國怎能眼睜睜看著燕國私自募兵?姬載可不知道這個,但是,按照常理,這征召軍哪有常規軍戰鬥力高呀,說的好聽點兒,燕國現在有上下三軍幾十萬,可是這些兵甲之人,皆為農夫,每年接受軍事訓練也就一兩個月,再加上,幾十萬的大軍,光是輔軍就占了十之六七,精銳之師,恐怕也是各個貴族的私兵,總數可能也就五萬左右。想到這裏,姬載便說道:“若是尋常之時,怕難有作為,但近日兒臣聽聞上卿司馬蠡引上軍三師,卻未能建寸功,若此時父王允許建立單騎部隊,想必諸卿敢怒不敢言。”閔公思索一番,覺著姬載說的也並非全無道理。上卿司馬蠡引上軍三師,足足兩萬的精銳之師,竟然戰敗,想必他也沒什麼臉麵反對組建單騎軍隊了吧?但是,司馬蠡身為燕國上卿,其家族勢力,不可小覷......似乎是想了很久,閔公恢複了玩笑的表情,一臉陰謀,讓姬載嚇了一跳,暗暗為自己擔憂呀。伴君如伴虎,甭管自己是不是頭小老虎。閔公笑嗬嗬的問道:“不知我兒認為何人可將此軍?”姬載搖頭,表示不知。他可不想這時候推薦任何人,免得麵前這頭老虎懷疑自己暗中培植勢力,還是做個紈絝子弟好呀,沒事兒溜溜鳥,瞅瞅大姑娘,多修身養性呀。“若是我兒親自將軍,可有所為?”閔公繼續威逼利誘。姬載趕緊搖搖頭。閔公大笑,內心似乎已經有了決定。“小林子,我不要起床.......”昨夜跟宮女姐姐聊天太晚的姬載今天被寺人小林子怎麼催都不願意起床。這小林子也真急了,“祖宗,這是君上第一次讓你參政呀,到時候,四卿均在,你要不去,定為他人詬病。”一炷香之後,小林子拉著還沒睜開眼的姬載飛快的朝議政殿跑去。到了議政殿,小林子喘了口大氣,摸著胸口喊道“大子載到。”心中暗暗僥幸,幸虧沒遲到,不然得挨鞭子了。朝堂上的諸位大臣都好奇的扭頭,這時候,姬載正站在議政殿門口,衣裝光鮮,筆挺的站著,但是,怎麼看都像是正在睡覺........上座的閔公似乎也看出來了,哭笑不得,大吼一聲:“大子載進殿。”聲如雷鳴,一下子驚得姬載睜開了雙眼,但是,目光相當的呆滯,搖搖晃晃走到了燕王的下首,行過禮之後便如老僧入定一般,打算繼續不屈不撓的睡覺。原本姬載是不會在意大臣們說什麼的,但是,有個跳出來的大夫竟然一開口就指責自己,太不像話了,我是王子!!!隻見那人年齡中等,留著一縷長須,眼睛裏不時的露出對自己的不屑。這個人自己有印象,是司徒夏,四卿之一,任司徒職,由於他的封邑在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