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查明,導彈及其彈片均未擊中飛機,但爆炸產生的強衝擊波擊斷了機翼和尾翼,建功的實際上是第一枚導彈,但飛機碎片產生的大量回波擾亂了地麵雷達的視線,蘇軍指揮員誤認為敵機在施放幹擾,命令部隊繼續追蹤打擊,導彈部隊又追打了30分鍾(前後共發射14枚)。
空中的米格-19雖然看見了U-2碎片亮點,但也不明情況,繼續在空中搜索,不久僚機失去了聯係。僚機·薩費洛諾夫不幸進入舒加耶夫導彈營的攻擊區,被誤認為敵機,一位臨陣指揮的少將親自下令開火,薩弗洛諾夫不幸中彈遇難。10分鍾後,舒加耶夫少校才得知敵機早已被擊落的消息,但後悔已晚。
鮑爾斯跳傘落地後被當地軍民活捉,他沒有吞服上司配發的速效毒藥。
U-2事件迅速演變成一場國際危機,朝戰後有所緩和的美蘇關係重新變冷。5月16日,美、蘇、英、法首腦按前一年的約定聚集在巴黎舉行4國首腦會議,赫魯曉夫在會晤開始時堅持要艾森豪威爾就U-2事件公開道歉,艾森豪威爾拒不就範。赫魯曉夫退出會晤,高級會談宣告流產。但艾森豪威爾政府被迫中止了U-2對前蘇聯的飛行。
作為這一事件的餘波,前蘇聯宣布給擊落U-2行動中有功的21名官兵授獎,其中包括被誤擊身亡的薩弗洛諾夫。鮑爾斯則在8月19日被判處剝奪自由10年,在獄中服刑3年。2年後,1962年2月10日,前蘇聯政府用他換回了被捕的著名前蘇聯間諜魯道夫·阿別裏亞。鮑爾斯回國後,入中情局工作,當局發給他5.2萬美元補償金。1977年8月2日,美報報道鮑爾斯在洛杉磯附近一次直升機事故中喪生。
U-2在前蘇聯被擊落後,沉寂了一段時間,但很快又重新出山,並在此後不久,U-2又重新活躍起來,偵察重點轉向了中國。
早在1958年美國就與台灣國民黨當局擬定了聯合使用U-2深入中國大陸偵察的計劃,規定由美國出飛機,國民黨空軍出人。美國認為這種方式不存在引起國際糾紛的危險,也不致犧牲美國人的生命。經過一番準備後,1960年10月(U-2事件後5個月),台灣方麵正式組建了第35獨立中隊,綽號“黑貓中隊”,在美國專家的指導下,使用美國提供的兩架U-2飛機擔負偵察中國大陸的使命。
1961年4月中旬,“黑貓中隊”開始進入大陸領空偵察。1962年1月開始深入大陸西北腹地偵察。至1965年年底,其執行偵察飛行30餘次,1966年以後改為沿大陸邊緣進行測視偵照,很少再深入大陸上空,數年間U-2對大陸東西南北重要城市、重要軍事基地尤其是核試驗基地均進行了偵照,搜集了一些大陸進行原子彈、氫彈試驗的情報。
在U-2肆虐大陸的過程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防空導彈部隊與U-2鬥智鬥勇,一舉擊落5架U-2,在世界上創擊落U-2的最佳戰績,驚動世界。“黑貓中隊”另有一架U-2在偵察飛行時因事故墜海,機毀人亡。該隊總共在作戰中損失6機4人,另有兩人被大陸軍民活捉。此外,在訓練飛行中損失8機6人。“黑貓中隊”在這幾年中成了使用U-2的主力,但卻在中國大陸上空寫下了U-2飛行史上最慘痛的一頁。
在兩年多的飛行生涯中,U-2的身影出現在世界各重要地區的上空,參與一係列重大國際事件,犯下了一串串侵略罪行,可謂作惡多端。這期間,它總共失事摔掉33架,被地空導彈擊落7架,死亡飛行員25人,得到了應得的報應。
三、預警機傳奇
預警機除了采用固定翼飛機作為載機之外,也有一些選用了旋翼式平台,如英國的“海王”預警直升機以及前蘇聯的“卡-31”預警直升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