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淨之旅32(1 / 1)

後記

我有個好習慣,喜歡把關於自己的文字、關乎學校的文章長時間收藏在電腦裏,一旦需要,隨時可以調用。這次由吉林大學正式出版《堅淨之旅》,我的這一好習慣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從擬定選題、構建框架、搜集材料、編排校對到遞交出版社,一共隻花了三天時間。

《草葉集》的作者惠特曼曾經說過,文字的魅力是把昨天、今天和明天連在一起。這也正是我出版《堅淨之旅》的旨趣所在。按照江蘇省教育廳新規,校長三年為一屆任期,在同一所學校最多任職不超過兩屆。我自從2004年8月調到宜興市城北小學工作,至今已整整六年,隨時麵臨著輪崗到其他學校的可能。或許,我的固守終究隻是一瞬間,這讓我不由得想起自己在2005年度校長述職報告中說到的一句話:“來時要想著走時”,當我完成在北小工作的使命,一旦離開這片熱土,我這個校長到底給北小留下了些什麼?我現在還可以給學校留下些什麼?

六年來,我一直“生動地在場”:我執著於學校“堅淨”文化的建設,使北小形成了人文化的學校管理風格;我倡導了“智慧課堂”的研究,使北小初步形成了智慧教育的學校教研品質;我沉醉於“幸福北小”的打造,使北小成為名副其實的師生成長的幸福家園……六年來,作為校長的我在其他領導班子成員堅強有力的支持下,還給北小留下了“清晰的辦學思路、科學的辦學理念”、“以身作則、團結互助、富有戰鬥力的領導班子形象”、“人人追求卓越、敢於成功的學校精神”、“實事求是、以人為本,民主平等、公正公平公開的管理理念”……

我的這六年,確實值得記一記,北小文化的組成,除了有一堆堆文字之外,更靠一行行足跡。所謂留下的這些,有的是仰望星空形而上的,有的是腳踏實地形而下的;有的是我們若有所思發於言的,有的是大家感同身受敏於行的;有的可以是形成共識紮下根的,有的也許是稍縱即逝待揚棄的。但我始終有這樣一個誠摯的願望:通過文字,通過對以我這個“北小人”為樣本的解剖,從我六年來的一些公開言論、個案研究和博文日記、包括學校工作的回顧中,進一步感性體會“堅淨文化”、理性認識“幸福北小”。我想,既然是已經贏得大家基本認同的學校教育新文化,就應該可以不斷積澱、繼承並發展的。建設“堅淨校園”、升華“幸福北小”、為師生塑造“堅淨人生”,這是我們共同的目標和責任。

我並不奢望能以自己不成體係的數十萬字的“誇誇其談”來影響到他人和學校乃至拯救教育,我隻是設定幾個敘述台階,力求用自己真誠的思考與言論來張揚一次我的個性、照亮一下自我的人生。我們都是凡人,我們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教育曆史上一些悄悄的腳步總會被人們記住,教育的發展也恰恰需要我們這些平凡人執著努力的積累。

六年裏,我主編了七緝《堅淨集》,受到了廣大教師的好評和兄弟學校領導的稱頌,並已成為了北小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曆史財富。但願這本以我個人思考為主的,作為宜興市城北小學堅淨文化係列叢書之八的《堅淨之旅》同樣能得到大家的認可。

書稿以我在城北小學任職期間的文字為主體,偶爾涉及在以前曾經工作過的其他三所學校時期的點滴記憶,為體現原汁原味,編排書稿時均未作任何的文字修改。故語言不當、句法毛病、曆史烙印等都有存在,特此說明,敬請讀者諒解!

在以往的文字創作和近期的書稿編輯過程中,承蒙一些朋友、同事的鼎力相助和悉心指點。同時,本書的出版得到了北京中尚圖和吉林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並致謝!

陳克

2010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