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兩年前,帶著訪學任務,裝著家庭、單位的囑托,飛越太平洋,到了陌生而又熟悉的國度——美國訪學。作為地理學者,盡管已經對美國的自然地理和風土民情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我初到美國,中美之間的對抗和較量便開始展開,從思想到行動。
作為一個極其傳統的中國人,繼承、珍惜、懷念著我們偉大祖國五千年的優秀傳統,身體中流淌著傳統道德的血液,充沛著古今憤青的思想和理想;作為一個大學教師,又接受、辨識著當代社會多元文化和知識,流淌著與時俱進的血液,萌發著向上和多元的思想;作為年近不惑的中青年,看開又想不開,放開又放不下,不惑之年難以不惑。總而言之,作為基底的傳統思想始終是潛意識和主流。
來到美國的半年時間,是一個極其複雜多變的心路曆程。身在異鄉為異客,我肯定無法用反抗的行為來表現思想,隻有用文字來記錄。實際上,半年的訪美經曆,也許是最好的時間段。在這段時間,既能充分了解美國的文化,又能保持自己的傳統本色。如果時間太短,則難以深化對這個世界最強大國家的認識;如果時間太長,等一切都已成習慣,則可能沒有不適之感,也就無話可說了。因此,我覺得第一感覺最可貴,因為這正反映了個人的本能感覺,盡管這種感覺可能與實際有距離,甚至可能是錯誤的,但這的確是第一感覺。
在這半年裏,在學習工作的同時,最大的感慨在5個方麵。一是感歎美國的自然環境之優美。美國的確是上帝賜予的好地方,山水資源豐富,氣候條件適宜,左右大洋相護,南北無欲爭鋒。這種地理生態、政治環境帶來美國長時期的和平發展。當其他國家旱澇震災的時候,它卻常常風調雨順、旱澇保收;當其他國家炮火連天的時候,它可以穩坐釣魚台賺取軍火利潤。二是感歎於美國大學之風氣。都說美國是個性開放的國度,親眼目睹才知道,美國大學風氣已然回歸。不知屬於一種輪回還是宗教信仰之功,相比中國而言美國的大學竟好似有些保守。時光才過30年,中美大學生之開放程度實現了乾坤大轉移。三是感歎美國物品之廉價。中國尚處於發展中國家,但是國內的很多商品價格已經完全可以與美國爭鋒。大到商品房小到牛羊肉,中國的物價已經將最發達的美國拋在了身後。盡管美國商品的廉價大都建立在中國廉價輸出的基礎上,但是對於居住在美國的人民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福音。四是感歎美國之呆板。無論學習還是工作,都是板板釘釘,自由而不散漫,遵紀而不盲從。五是感歎美國宗教之盛行。在中國信仰危機日益嚴重的今天,美國人依然保留著其傳統的信仰觀念。盡管上帝是虛無的,但是上帝和金錢,一虛一實,成為這個國家不可缺少的穩定元素。
在這半年的見聞中,有衣食住行,有學習旅行,有感慨之情,也有憤青之恨。這都在個人博客上顯露無疑。但是真正到了出版的時候,卻又猶豫不決了。時至今天,中國仍然講究白紙黑字。盡管自己已經不是公務員,盡管中國的講話日益自由,但是自己終究是一個老齡黨員,終究是珍惜目前的和諧環境,所以一些感歎之言憤青之詞已經刪除。
在整理文獻的時候,曾經想把所有的日記進行歸類,這樣更加有利於讀者的閱讀。但是最終一想,還是遵循自己的心路發展曆程,讓讀者慢慢品味真實的自我、慢慢了解美國吧。
祝我們偉大的祖國日益昌盛。
王成新於濟南
7月1日
訪美見聞2009年9月11日,星期五,晴
出發第一天
經過兩個多月的焦急準備和等待,今天終於將要出發了。9月11日,在這個對世界尤其是對美國都十分特殊的日子,我要到美利堅了。盡管不是為了祭奠8年前美國“911”的世紀苦難,但今天對我而言的確也是一個值得回憶的日子。半年訪問學者的生活從今天就開始了。
早晨5點半,身體還沉浸在幾周以來送行酒的酒香中,但是腦袋已經被鬧鍾叫醒了。它告訴我,出發的時間快到了。吃過嶽母親自做的水餃和麵條,吻別熟睡的小兒浩浩,和親愛的老婆一起,帶著大包小包,坐著王峰的專車,向濟南火車站奔去。
早晨淅淅瀝瀝的情人雨,好像泉城濟南在向我惜別。但火車站卻沒有這麼有情意,無論是年紀大小還是行李多少,無論是持有軟席票還是動車票,它都不允許送行的人進入候車室乃至站台,我的家人滿腔的離別情,都被隔離在候車室外,隻留下沉重的大小行李,由我自己親自挪上火車。
行李沉重,心情更沉重。
飛快而昂貴的動車很快就把我帶到了北京南站。天下火車一樣狠,接站的人也不讓上站台。無奈的我隻有拖著四件行李躑躅前行。在好學生孫飛翔的幫助下,三次轉地鐵,花費了兩個多小時,在12點10分才到達了首都飛機場。沒有飛翔的幫助,我就怕要吃苦頭了。值得慶幸的是,北京機場的飯菜並沒有想象的那麼貴,我們兩個人50元就解決了問題,而且吃的還可以。但是裏麵其他商品的價格可不是我這般人所能享受的。也許隻有富豪在這裏買東西才不至於破產。
首都機場設計非常好,無論采光還是整體建築,的確有泱泱大國的氣派。裏麵的服務人員也很熱情,很快就幫我辦理好了托運手續。盡管大行李超重接近1公斤,但他們還是好心地放行了。
首都機場更有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規模。從辦理托運的大廳,開始向登機口前進的時候,才知道首都機場的確是首都機場。從辦理行李的大廳到登機的地方需要坐小火車,而且我們經過了很長時間才到達了辦理登機的地方,整個機場的麵積估計在30平方公裏以上。在這裏仍然有嚴格的手續。首先海關人員要檢查機票和護照,再就是機場方麵更加仔細的全身檢查。從鑰匙扣到腰帶扣,從頭頂到腳底,都是他們仔細檢查的對象。看著他們認真的態度,也非常感動,他們也在為我國守衛著大門。在檢查人員的一聲OK中,我通過了這一關。
真正到了21號登機口,我開始向家人報平安了。老天保佑,希望在911這天,能夠平安無事。
2009年9月11日,星期五,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