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家庭急救小藥箱的配備
家庭急救小藥箱應以簡單、實用為原則,通常應備有體溫表、小剪刀、鑷子、紗布繃帶、脫脂棉、膠布、布三角巾、橡皮止血帶,如能備些消毒過的棉簽、棉球、紗布則更好。還應配備一些外用藥水、藥膏和內服藥品。家庭中應常備的藥品有:
(1)外用藥
碘酒:用於皮膚消毒,如外傷、毛囊的早期炎症等。碘酒殺菌力強,但刺激性也大,使用時不能接觸粘膜及傷口內部組織。濃度一般為2%,濃度過高會燒傷皮膚。對碘過敏的人忌用。
酒精:皮膚的消毒常是先塗碘酒,待碘酒幹後再塗酒精。酒精既有消毒作用,還能洗去碘酒殘跡,以減輕前者對皮膚的刺激作用。作消毒用的酒精濃度為70%,過高或低於70%會使消毒作用減弱。在70%酒精中加入1/2量的冷開水,可配成50%左右濃度的酒精,病人高熱時將其輕擦全身皮膚,可以起到良好的物理降溫作用。用來塗擦長期臥床病人的背部和骶尾部,並輕輕按摩,可防止褥瘡發生。
0.25%氯黴素滴眼液:為外用滴眼藥,用於眼睛發炎,如結膜炎、角膜炎、沙眼等。由於滴眼時藥水外溢流失及很快吸收,故應每2小時滴眼1次。滴後或躺或坐休息一下。藥水應避光保存。
諾氟沙星滴眼液:作用和用法均同氯黴素滴眼液。
0.5%金黴素眼膏:用途同氯黴素滴眼液,因其是油膏,明顯延長了藥物的作用時間,但白天塗後眼睛粘乎乎的不方便,故臨睡前塗用最好。
呋麻滴鼻劑:本品由鹽酸麻黃堿、尼泊金及呋喃西林等成分組成,用於鼻炎及鼻粘膜腫脹。滴鼻一日3次,藥品應避光保存。
藍油烴油膏:它能促進組織再生,加速創口愈合,用於治療小麵積的燒燙傷。可直接塗敷於創麵後包紮。本品亦可用於治療皮膚皸裂。
康複新滴劑:具有促進血管增生,消除炎症水腫,促進壞死組織脫落、肉芽組織增生功效,亦有消炎和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用於治療燒、燙傷,創麵可用紗布浸透藥物後包紮,亦可直接塗於創麵。
解痙鎮痛酊:為一種外用擦劑,有解痙、鎮痛作用,用於急性關節或腰扭傷。使用時塗擦患處,每天2~3次,孕婦慎用。
創可貼:粘貼創口局部,可起消炎止血作用,常用於小的刀切傷及擦傷。
麝香虎骨膏:貼敷患處以治療急、慢性扭傷,關節疼痛、肌肉酸痛和神經痛。
雲南白藥:為止血愈傷、活血化瘀的中成藥,治刀槍傷,創口出血和跌打損傷,可內服亦可外用。
南通蛇藥片:治療毒蛇、毒蟲咬傷,可內服或外用。內服為傷後即服20片,以後每隔6小時服10片,到症狀消失為止;外用時用冷水化開後塗患處。
(2)內服藥
感冒衝劑(包括板藍根衝劑、抗病毒衝劑、感冒清等):為中藥衝劑,治療感冒等病毒感染,每日3次,每次1包,用開水衝服。
索密痛片:有解熱鎮痛作用,用於治療發熱、頭痛。成人每日3次,每次1片。個別過敏者服藥後可出現皮疹、氣喘等,需注意。
芬必得膠囊:有解熱鎮痛作用,治療扭傷、勞損、肩周炎等。成人每日2次,每次1片。
定喘止咳片:具有平喘、止咳及化痰作用,治療支氣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氣管炎等症。成人口服一日3次,每次1~2片。
安定片:用於煩躁、焦慮、失眠、緊張及驚厥等症。成人每日3次,每次1~2片,失眠病人睡前半小時服2片,每片2.5毫克。青光眼及重症肌無力者忌用。
暈海寧片:用於防治暈車、暈船及暈飛機引起的惡心嘔吐與眩暈,上車船前半小時成人服1片,每片50毫克,多服能引起瞌睡。
息斯敏片:具有抗過敏作用,治療慢性蕁麻疹及其他過敏反應症狀。成人每日服1片,每片10毫克。
山莨菪堿片(654-2片):可使平滑肌鬆弛,用於控製胃腸道、膽道、尿路痙攣性疼痛,成人每日3次,每次1片,每片10毫克。服藥後可有口幹、臉紅,個別人有心跳加快和小便不暢等反應,一般可在1~3小時內消失。腦出血急性期和青光眼者忌用。
硝酸甘油片:能使心髒血管擴張,用於治療和預防心絞痛發作。每片含藥0.3毫克或0.6毫克,發作時,舌下含服1片,1~2分鍾內症狀即可緩解,但藥片須待症狀緩解後才可咽下。在可能引起心絞痛發作的活動前半小時內舌下含服0.3~0.6毫克,可預防心絞痛發作。青光眼患者忌用。
亞硝酸異戊酯:也用作心絞痛發作時的急救藥,為玻璃管包裝,每支0.2毫升,用時以紗布(或手絹)包裹玻管,壓碎後迅即聞吸2~3次,半分鍾以內即可奏效。
先鋒Ⅳ(頭孢氨苄膠囊):為抗生素類藥,治療呼吸道、消化道、尿路及皮膚感染,成人口服每6小時0.25~0.5克。本品與青黴素有部分交叉過敏,故對青黴素過敏者慎用,對頭孢菌類過敏者忌用。副作用有胃腸道功能紊亂、皮疹等,停藥即可消失。
氟呱酸(諾氟沙星)膠囊:每粒0.1克,適用於泌尿道和胃腸道感染,成人口服每日3~4次,每次1~2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