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雅正55(1 / 1)

後記

從春秋時,《周易》本義就已經被湮沒,孔子以他獨到的眼光儒解《周易》,使之成為儒家經典,但這是以扭曲本義為代價的。受其影響,從此後,再沒有一家注解能了徹《周易》文本,乃至歧義紛紜。2008年春節期間偶然的一個契機,筆者發現了《周易》中隱藏的脈絡,溯此求索,終於徹解了沉埋三千年的《周易》原旨。本書的寫作,是在網絡交流中不斷前行的,涓涓成流,難以一一列舉,謹此向參與交流的,以及在網絡中無私分享資料、心得的易友們表示誠摯謝意!

本書題為雅正,取義不是通常禮貌用語的幫忙改正,而是求其典正、力爭完善的意思。通過雅正,我們可以知道在《周易》玄秘的外表下,跳動著的是顆理性的心。這與幾千年來江湖術士將其引入的求神問卜之路是大相徑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的精神是崇德尚道、挑戰命運的,在此以一首小詩作為本書的結尾:

命運隻是種外在的形式199645

命運隻是種外在的形式

它極其深遠地時候

生命與智慧沒有因由

它在我們身邊地時候

感觸與浮沉總有借口

傍晚

它幕幃著天地

清晨

它托擎起蒼穹

它是有序的結晶

它是宇宙的身影

沿著時間的長弦

它彈奏在曆史的那邊

我們的心靈與精神被它撥動

長虹與晚霞被它震撼

命運隻是種外在的形式

它上體天道

下遵轍跡

所有玄玄地奧妙都被它認可

所有樸素地真理都反映它的麵貌

它似雲翔於天

更似羊牧於草原

它在朝夕間鐫刻

又在變幻中休閑

它把我們共同的太陽與星辰高高舉起

它把我們光輝的靈魂與使命深深根植

它引領我們將智慧之門聲聲敲響

它引導我們發掘內在的本質

看清真正的人生

命運隻是種外在的形式

它屬於我們隻有一次

命運之外還有一個更博大的天地

那才是我們真正的歸宿

我們生命的意義

我們有幸擁有這太虛間最傑出的稟賦

又怎能在命運的形式下束手萎靡

讓我們珍惜吧

並且拔身而起

我們將揭示它不居地秘密

在生命的海洋中巍然屹立

豐銘

2012年4月20日於濟南璿璣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