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西三郡的危機(1 / 2)

就在江東大地秋收進行的如火如荼時,孫權卻接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廬江太守李術殺了揚州刺史嚴象。

嚴象是司隸京兆人,經由荀彧推薦給曹操,被曹操任命為督軍禦史中丞,派到揚州征討袁術,正逢袁術病死,就被任命為揚州刺史。而李術是孫策所任命的廬江太守,現在李術殺了嚴象,不就讓孫權和曹操的關係緊張起來了嗎,這不僅打亂了孫權的計劃,一個處理不好,說不定還會影響到官渡之戰的結局,若是曹操敗了,袁紹實力大漲,天下還有誰能與他抗衡。

消息是軍統傳遞過來的,闞澤將消息呈稟孫權,孫權一聽就怒了,拍著桌子咆哮道:“李術這是想幹什麼?誰讓他私自出兵的,我要罷了他的廬江太守。”

闞澤小心翼翼的道:“既然李術敢於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就私自出兵擊殺嚴刺史,隻怕是已經有了異心,主公要早做打算。”

孫權聽得一驚,沒錯,李術此舉無疑表明他已經不再聽從孫家的號令,可是轉念一想,若是嚴象主動進攻李術而兵敗身死,並不能說明李術有異心,不由皺眉道,“究竟是怎麼個情況?”

闞澤道:“具體情況尚在打探,不過嚴刺史被李術所殺確是實情。”

孫權不耐道:“我問的是到底是嚴象進攻李術,還是李術進攻嚴象?戰事發生在哪裏?”

闞澤道:“應該是李術進攻嚴刺史,因為李術曾率大軍離開皖城往北而去,回來後不久就傳出了這個消息。我已命九江和廬江情報人員搜集詳情。”

孫權點頭吩咐道:“盡快查清事情的原因和經過。”

秋收漸漸進入尾聲,征收賦稅、糧草之事就提上了日程。為了保障征收順利,孫邵向孫權提議派遣軍隊進入以往抗稅嚴重的地區,震懾山越。孫權想了想,道:“這就不必了,雖然我們這次可以派遣軍隊震懾他們,可能會讓他們不敢反抗,乖乖的繳稅納糧,但是難道每次繳稅納糧都要派遣軍隊嗎?我們正準備一勞永逸的解決山越問題,若此次哪個宗族敢於抗稅抗糧,正好可以調軍剿滅之。不要怕他們反抗,就怕他們不反抗,隻要這次能一舉消滅不服者,就能有幾年安穩日子,不用再怕有人從背後捅刀子。”

孫邵猶豫的道:“一勞永逸固然是好,但是若真的抗稅抗糧的太多了,動靜鬧的太大,再想剿滅就難了,到時曹操和劉表若是再來進犯,恐怕江東就危險了。”

孫權疑惑的道:“往年征繳糧稅也是要派軍隊嗎?”

孫邵解釋道:“往年山越鬧的沒今年這麼凶,有些宗族往年都是安分守己的,今年也鬧了起來。”

孫權點頭道:“這些人還是不服我,不用派兵,就讓他們鬧,曹操正與袁紹交戰,就算勝了,若不想讓袁紹恢複元氣,就該繼續攻打袁紹,這樣,兩三年內,他是無暇顧及我們的;至於劉表,此人正圍攻張羨,就算他擊敗張羨,也還要安撫長沙、桂陽、零陵三郡百姓,也沒有精力再進攻我們。我們正好利用此大好時機,一舉解決山越隱患。”

見孫邵還是放心不下,孫權笑著道:“放心,些許山越毛賊,成不了氣候,我還正愁那些三心二意的不敢站出來呢,那樣我們也無從得知有哪些人心懷異誌。若是此次他們全部跳出來抗稅抗糧,聲勢可能很大,但是我大軍前去鎮壓,必不費吹灰之力便可平定,到時候將心有異誌者一網成擒,整個江東便會是鐵板一塊,再不會出現不同叛亂之舉。”

孫權好說歹說才將憂心忡忡的孫邵打發走,這時闞澤來彙報嚴象事件的調查情況。

李術就任廬江太守後,便屢次侵犯九江郡,搶掠人口,毀壞莊稼,屠戮士民,揚州刺史嚴象就對他深惡痛絕,早有心將之除去,可是一直沒碰上。而李術畢竟屬於江東勢力,若是嚴象進攻廬江郡,也會使曹孫關係惡化,嚴象不想為曹操再樹大敵,因此也不敢進入廬江。今年秋收,李術再次侵犯九江,正好嚴象也帶兵出巡,兩者相遇,自然是一場大戰。李術驍勇,部下又多是久經戰陣,嚴象抵擋不住,兵敗被殺。

聽了闞澤的彙報,孫權恨恨的道:“這個李術,要壞我大事。”心中咒罵著,忽然想起一事,“對了,你前次報告說自我殺了盛憲後,有很多士子逃往廣陵、九江和廬江,那李術是如何處理這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