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雲之境界(1 / 2)

「昆侖?瑤池」

一片觥籌交錯中,蟠桃盛宴仍在繼續,並不會因為少了一位龍君而中止。

青偃在席間見到好幾位上古大神,如今都是半隱於仙界的神仙了。青偃還未化形之時,青丘山上有成精的花木精靈,不知從何處聽來的故事,爭相談論,他彼時靈識未全,隻聽得一星半點,隱隱約約也能記得幾個名字,後來在青丘的古籍中又見到那些事跡,心裏頗有些觸動。

如白渚上仙,乃是曆了兩次量劫之神,呼吸吐納皆合自然之法,自身仙氣與周圍靈氣幾乎融為一體,聞說白渚上仙原身是不周山的一縷雲氣,應劫而化,於巫妖大劫之中縱橫殺伐,用二族之血來祭煉仙劍,名震三界,後因殺劫過重,自囚於不周山,曆經數十萬年,化了一身戾氣,才成就如今之位。

青偃剛化形之時,青弋嫌他心境過於平和,全不似少年該有的血氣,或是自小在山洞中修煉的緣故,於是便挑了些上古大神傳記交予他。彼時白渚上仙便是他最為崇敬的上仙之一,如今得見其本尊,難免有些觸動。

青弋自然知道這個弟弟心中所想,拉著他一路繞過眾仙,來到白渚上仙麵前。

白渚沒有與眾仙在一處,隻挑了個清淨的角落,倚著山崖上一棵枏樹,似是正在冥思的樣子,指間銜著一隻白瓷酒杯,麵朝昆侖山下茫茫雲海,閉目抿唇,似乎宴席上的歡笑嬉鬧都與他無關。

虛惘紅塵,鏡花水月,靜觀如是,塵起緣滅。

青偃跟著哥哥來到他身旁之時,隻覺得得似乎一方天地都悄然慢了下來,仿佛昆侖仙山下的重重雲靄漸次上浮,將他包圍其中,前路雖是一片迷茫,卻又覺靈台方寸漸趨清明,這種奇妙的感覺令他頓住腳步。

他知道,這是一種“境”。

境者,界也。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修為高至如白渚這般,便可將自身心中所思所感所想所悟外化成一種“境”,潛移默化地影響外在的世界,和所有闖入境中的生靈。

白渚的境,源於他的本源,乃是雲之境,似幻似真,虛虛實實。

這其實,是白渚故意外放的境,他本不希望有人打擾他,因而在境中加入了一些幻術,但若能安然走出雲之境,倒也不失為一個值得結交的仙者。

如青弋這般,身為九尾一族的族長,數十萬年的修為,雖然不及白渚上仙,但九尾一族向來慧根頗佳,他已經初窺“境”的奧義,且白渚的雲之境並未完全外放,他不費什麼力就走出了這個境。

然而,青偃卻困在裏麵。

其實不能說是“困”,半是因境之阻撓,半是因他自己有所感悟。於外人看來,他恍若入定一般,站在原地。

“白渚,你又一個人在這兒看雲。”——三萬年前,同樣的一次蟠桃盛會,同樣的場景,青弋亦是同樣地踏出了雲之境。

白渚交友,隻在交心,雖說青弋的年齡隻夠他一個零頭,卻不妨礙他們成為忘年之交。

“嗯。”白渚睜開了眼,“雲之境裏的是何人?”

“你說偃兒?我五百年前揀的一個弟弟。”

白渚向境中看了一眼,“小小年紀就有這般悟性,此子必成大器。”

青弋笑了,“得你一句誇獎真是不易,我三萬年前從境中走出,也不見你這般誇我。”

白渚也笑,“你那是多大了,他才多大。”又道,“我於三界之中行走這麼多年,也未尋著一個能傳承我修為的,怎就讓你揀了個好弟弟。”

“你可別打偃兒的主意,天生的九尾狐,這樣的根骨,數十萬年才那麼幾隻,大概是借了青丘界碑的靈氣吧。如今小彥不知遊曆到哪裏去了,我怎麼著也得為塗山氏培養一個繼承人吧。”青弋看著青偃,頗為滿意的樣子。

他們交談之時,青偃就這樣定定地站在那裏,像是五感封閉一樣。

“你還不快撤了雲之境,他這五百年的道行,再有悟性也闖不出來的。”

雲之境中,青偃倏然覺得眼前明亮起來,抬眼便見哥哥和白渚上仙齊齊看著自己微笑,忙上前行禮——以白渚在三界中的地位,三跪九叩都不為過。他顯然沒料到哥哥居然和白渚上仙相識,匆忙見禮頗有些不知所措。

“我記得你小時候就愛聽白渚的故事,如今見了他本尊,該高興才是,怎麼反而拘謹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