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一路沿著禦花園逛下去,接近黃昏的時候,文景年帶著唐韻曦來到了一處寧靜悠沉的宮殿,她讓左右退下,然後在唐韻曦略帶疑惑的注視下,微笑著揮手推開了沉重的宮門。
唐韻曦隻覺撲麵而來一陣濃鬱的書卷味,看著滿殿高高聳立的玉質書架,一排排保存精致的厚重書籍,鱗次櫛比,氣勢宏大,不禁歎為觀止。文景年牽著唐韻曦的手,慢慢走在這座海納天下藏書的的宮殿裏,一點一點跟她講述著每一座書架收集的類別,她的敘述詳盡細致,娓娓道來,熟悉地仿佛這些書是她的朋友一般。
唐家是書香門第,家裏的藏書不少,唐韻曦也是從小就喜愛讀書,與文景年交談之下,竟發現好多書彼此都讀過,而且兩人喜歡的書籍十分相近,這令文景年與唐韻曦的話題一下多了好多,從經史典籍聊到民間軼事,發現她們對不少書的讀後感都很相似,不覺越聊越投機。
兩人從黃昏聊到夜幕,最後聊累了,便一起靠坐在書架上,並肩翻看喜歡的書籍。
“韻曦,你看這段。”文景年翻到喜愛的句子,讀之尋味,不由想要跟身邊的人分享。
唐韻曦正頷首閱書,聽到聲音便側過頭來,耳後一掬發絲隨著她的動作晃動,沿著清雅的削肩傾灑下來,她垂下的睫毛一起一伏,靠近的氣息靜謐安詳,透著淡淡的馨香,令人不自覺地沉迷。
文景年本是要將書遞過去給唐韻曦看,卻在她靠近的時候,遲疑了手中的動作,隻一動不動地凝望著眼前的人。
這兩天裏,文景年白日裏下朝後便去皇後寢宮,帶唐韻曦遊覽一個個不同的宮殿,到了晚上送唐韻曦回寢宮之後,便回到乾清宮通宵審閱從太史院調來的資料,她必須盡快地熟悉各個朝臣的背景,才能掌控他們的動向,在必要的時候,將那些附庸丞相拉黨結派的大臣一網打盡。
時光匆匆,轉眼就到了唐家人進宮參加禮宴的晚上。
這晚皇宮望月閣之上,燈燭閃耀,高高的禦階之上,皇帝與皇後並肩而坐,唐家赴宴的人穿著錦服,恭敬地坐在下方的幾張八仙禦桌上,宮女太監端著山珍海味,瓊漿玉液來回穿梭,圓月當空,臨江遠眺,湖光水色,甚是美不勝收。
文景年身著尊貴的明黃禦袍,頭戴金龍琉璃冠,耀眼的燈光襯得她愈發麵若冠玉,俊美決然,高台之上,她的一個手勢,一個動作,都仿佛帶著君臨天下的意氣風發,看得桌下的一眾女眷個個麵紅如霞,如癡如醉。
宴席上,唐宗賢時不時地都要佯作咳嗽幾聲,以提醒那些親戚管好自己的女兒,同時不由地後悔自己不該客氣地邀請這些半輩子見不著幾麵的表侄親戚進宮來,自己來也就算了,居然還紛紛帶著家中的閨女過來赴宴,這種顯然想要借機博得聖寵的心思,讓唐宗賢不斷皺眉,雖說皇帝後宮三千在所難免,但是再如何說,皇帝與曦兒才剛剛大婚不過三天,這般做法,不是在打自己的臉麼。唐宗賢想著,不由地往高台上望去,卻見得唐韻曦也正往他這邊看過來,目光複雜,欲言又止,唐宗賢麵上無變,心裏卻不由一沉。
席間唐宗賢稱自己有些醉酒不適,便向皇帝提出暫時離席,皇帝對他溫和關切,讓太監引著他去涼亭坐坐,唐宗賢在涼亭裏坐了會兒,就聽見旁邊的宮人跪下喊道,參見皇後娘娘,他回過頭,果見自己的女兒帶著幾個宮人匆匆過來。
“你們都下去吧。”
“是。”
所有宮人都退下後,唐韻曦緩步走上前道:“爹,池瑤她現下如何了,您可把她救出來了?”
唐宗賢一聽女兒說出那個名字,麵色便開始不太好,“曦兒,爹說過這件事你不要再管。”
“可是爹,您答應過我,待我入宮後,會想辦法盡快救出池瑤的,而且皇上已經升您做了六部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