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美好人生的根本之道9(2 / 3)

總之,如果不崇尚法製道德,那麼我們就存在違法風險,喪失他人和社會的支持,背離

人生價值的實現。反之,如果崇尚法製道德,那麼我們就將遠離違法風險,易獲他人和社會的支持,有利

人生價值的實現。在現實中,往往具有各種各樣的因素,使我們做不到崇尚法製道德。但我們如果把崇尚法製道德視為人生美好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主動勵行的基礎上,

我們就能做到主動尚德地向上。

隻要我們認識到崇尚法製道德對於人生美好的重要意義,認識到崇尚法製道德是人生美好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通過激潛,我們就能激發出良好的情緒狀態和強大的精神動力,進而采取崇尚法製道德的實際行動。

久而久之,這種行動就能內化為一種心理機製,一種道德情操,使我們在麵對阻礙情景時,即使不經過激潛,也不會產生不利的消極認知和不利情緒,從而自覺地采取崇尚法製道德的行動。

“做事先做人”。一句話,崇尚法製道德並視其為人生美好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地向上,才能真正地向上,

才能主動創實地向上。崇法尚德的基本問題雖然法律條文可以很多很長,雖然道德規範可以很深奧很沉重,雖然法律和道德具有社

會曆史性,但崇法尚德的基本問題卻是非常簡單,那就是——如何處理自身需要與他人需要、公眾需要的關係;如何處理自身利益與他人利益、公共利益的關係;如何處理令自己生活得更加美好、令他人生活得更美好的關係;利益相關圖示崇法尚德的基本內涵也非常簡單,那就是——在令自己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同時,要兼顧令他人生活得更加美好,最起碼,不要無故影

響他人生活的美好。換句話講,就是——追求自身利益必須在不侵犯他人與公眾的合法合理利益,並且盡責誠信的前提下進行,

並在此基礎上,根據情況奉獻自己的愛心。崇法和尚德的關係崇法與尚德兩者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具體來看,崇法與尚德的主要內涵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補充。法律是“方”的,道德是“圓”的。法律是一種硬性規範,由國家強製力保障執行;道德是一種軟性規範,主要靠人們的社

會輿論、傳統習慣和內心信念來維係。因此,形象地講,法律是“方”的,道德是“圓”的。在大多數情況下,法律可以視為道德的“底線”。法律的要求,在大多數情況下比道德要低;同時由於法律製定往往落後於現實生活,某

些情況往往無法可依,隻能靠道德來調節,因此法律的範圍比道德也要狹窄一些。道德與法律的關係,形象地講,就是道德這個“圓”包括法律這個“方”,外圓內方。因此,從廣義上講,尚德包括崇法,崇法是尚德的基礎。崇法尚德我們要崇法尚德,就是追求自身利益必須在不侵犯他人與公眾的合法合理利益,並且盡

責誠信的前提下進行,並在此基礎上,根據情況奉獻自己的愛心。崇法尚德對於人生實在太重要。關於其中的更多道理,我們將在本書高級篇——心智通達的真諦——釋放人性的光輝中,繼續探討。

最簡單的辦法,我們可以由低到高地追求“尚德三品”中的道德品級。任何人的道德水準如何,都能夠以如何處理自身利益與他人利益、公共利益的關係為準

繩,來進行衡量。依據這個準繩來衡量,人們的行為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類型:個人利益方麵他人和公共利益方麵類型不為個人謀求利益隻為他人和公眾謀求利益一心為公、無私奉獻為個人謀求利益也為他人和公眾謀求利益幫助他人、熱心公益為個人謀求利益不傷害他人和公眾合法合理利益守法誠信、發展自我為個人謀求利益謀求利益與傷害利益並存有功有過、有待分辨為個人謀求利益傷害他人和公眾合法合理利益唯利是圖、不擇手段不為個人謀求利益傷害他人和公眾合法合理利益不思進取、兩敗俱傷以上六種類型中,哪些算得上崇法尚德?類型是否算得上崇法尚德一心為公、無私奉獻是幫助他人、熱心公益是守法誠信、發展自我是有功有過、有待分辨有待分辨唯利是圖、不擇手段不是不思進取、兩敗俱傷不是算得上崇法尚德的隻有三種類型,即守法誠信、發展自我,幫助他人、熱心公益,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