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辭官回鄉(1 / 1)

故事要先從一個老人開始講起。

此人叫趙格心,生於1870年,貴州大定縣人,曾是前清貢生,年輕時喜讀章太炎的書,思想激進。1908年與張百麟,冠英,簡忠義等人組織了自治學社。1910年並入同盟會,組織了幾百人,囤積武器,在武昌起義的第二天,便奔赴貴陽參加了辛亥革命。

趙在新成立的政府中擔任了行政院副院長,可是還未等施展治國抱負。軍閥混戰便開始了,趙格心及他的同誌們,多是對民主共和心懷理想的“秀才”,哪裏是軍閥們的對手。好友簡忠義和冠英被害,其他的同誌也大多逃散。

1912年,趙格心逃到長沙,在那裏等待妻兒團聚,不料等來的卻是親人在貴陽被害的消息。之後他孤身流亡,先到了北京,寄希望於北洋政府,後來到上海,廣州,武漢,在***各路強人帳下謀事。

1925年,貴州新軍閥周西城崛起,經過周的多次邀請,趙回到貴陽。期間,為改善貴州民生殫精竭慮。但是,那個年月軍閥爭強才是焦點所在。在貴陽從政期間,趙格心越發感到焦慮,無力,沉重。很多事情與良心相悖,本想為百姓多做些事,可是往往成為軍閥魚肉百姓的幫凶。

1929年,是個不平常的年份。在歐美,經濟大蕭條開始了。在中國,******時代全麵開始了,蔣桂戰爭讓李宗仁白崇禧逃到越南,黨內爭奪中也打敗了汪精衛。在蘇區,****紅軍挺過了最艱難的階段,將贛南和閩西根據地連成一片。在貴州,執政多年的周西城被打死了,年僅36歲,這讓本來就貧瘠不堪的貴州雪上加霜。而在大定,離家近20年的同盟會元老趙格心辭官回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