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有一種友愛叫真誠(1 / 3)

做錯了就要誠心地道歉

道歉可以消除誤會,化解矛盾,改善你的人際關係。你不要忽視道歉的作用,在與其他同學的交往中,要勇於承擔過錯,學會道歉。

初春的一個周日,小花和媽媽去書店購買課外讀物。她們在書店看了兩個小時,母女倆腿都站累了。買好書後,小花和媽媽來到廣場上準備休息一會兒。媽媽說要去買一份報紙看看,小花便放下書包拿出了新買的《愛麗絲夢遊仙境》,興致勃勃地看了起來。

正當小花看得入神的時候,突然一隻足球飛了過來,把小花手裏的書撞到了地上。她撿起書一看,書皮已經髒了,有兩頁已經被撞破了。看到自己心愛的書被弄成這個樣子,小花很生氣。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過來撿他的足球。

小花拿起書,生氣地說:“哎,你看看,你把足球踢到我的書上了!還把我新買的書撞破了兩頁呢!”

小男孩想表示歉意,一看小花生氣的樣子,又自知理虧,也就沒說什麼。

小花看小男孩不搭不理的,大聲喊道:“你怎麼不說話啊!你啞巴了啊!”

小男孩感覺受到了嗬斥,眼淚一下子流了出來。他媽媽走過來,看到兒子受了委屈,就詢問了情況,隨後對小花說:“很抱歉!我的孩子把你的書撞到地上了。他不是故意的,請你原諒!”

這時,小花的媽媽買報紙回來了,她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後,便嚴肅地對女兒說:“小花,你不應該用那樣的口氣批評小弟弟。你也有不對的地方,也應該向小弟弟道歉。”

雖然,小花感覺自己無辜,有些不情願,但還是當麵道歉了。

小男孩的媽媽誇讚小花說:“你真是一個懂事有禮貌的好孩子!”

小花聽了這句話有點不好意思,但心裏感到一陣溫暖,心情也暢快多了。

道歉是人生的處世藝術。人生有太多的地方,要誠心地說聲“對不起”。有時一聲“對不起”就可以消除對方的誤會,使雙方和好如初。經過這次道歉的經曆,小花體會到了,道歉可以化解人們之間的爭執,也能使自己保持快樂。

木偶與泥偶

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沒有矛盾,你與朋友相處有時難免也會發生糾葛,注意不要對此斤斤計較,即使對方不慎冒犯了你,你也不必記恨對方,或者產生憤怒的情緒,更不應該采取激烈的措施報複對方,使矛盾激化,這樣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痛苦。

喬伊娜和朱麗亞是一對好朋友。一天,她們在花園裏踢毽子,由於朱麗亞踢得少,喬伊娜譏諷了朱麗亞,說她笨。朱麗亞以為喬伊娜對朋友太傲慢,也生氣了。原先兩個人是好朋友,因為一點小事,就互不搭理對方了。

那天晚上,媽媽把喬伊娜叫到了身邊,給她講了一個格林童話,故事的情節是這樣的:

河邊上住著一個泥偶和一個木偶。在一個幹旱的季節裏,泥偶和木偶曾經有一段朝夕相處的日子。時間一長,木偶漸漸看不起泥偶,因此總想找機會譏笑它。

有一天,木偶帶著嘲笑的口吻對泥偶說:“你原來是岸邊的泥土啊,人們把泥土揉弄在一起捏成了你。別看你現在有模有樣的,神氣十足,等到了七八月,大雨來臨了,你就會被水泡成一堆稀泥啊。”

泥偶並沒有在意。它嚴肅地對木偶說:“謝謝你的關心。不過,事情並沒有你所說的那樣可怕。既然我是用岸邊的泥土捏成的泥人,即使被水衝得麵目全非,變成了一堆稀泥,也僅僅是還原了我本來的麵目,讓我回複到岸邊罷了。而你倒是要仔細地想一想,你本來是一塊桃木,後來被雕成了人樣。一旦到了雨季,河水猛漲,波浪滾滾的河水就會把你衝走。那時,你隻能隨波逐流,不知會漂泊到什麼地方。老兄,你還是多為自己的命運操操心吧!”

聽了這個童話故事,喬伊娜羞愧難當,主動向朱麗亞道歉,隨即兩個人又和好如初了。

摘掉假發

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絕不能被打敗。

琳娜上七年級時,從一篇醫學報告中得知她患上了白血病。這是她的家人一直憂慮的事,現在終於變成了事實。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琳娜必須經常到醫院接受定期檢查。她打過無數次針,測試過千百次,然後就是化療,也許這樣就有被救活的希望,可是她的頭發因此全掉了。對一個正在上七年級的女孩而言,掉頭發是一場噩夢,頭發也許不會再長了,她的家人為此而擔憂起來。

升入八年級前的暑期,琳娜開始戴假發,她感覺戴假發不太舒服,弄的頭皮發癢,可是她還是戴著。以前,很多同學都喜歡她,總有一大堆孩子圍繞在她身旁。但是,自從她脫發以後,事情似乎改變了。

在升入八年級的前兩個禮拜,琳娜的假發被調皮的男生從後頭拉走了好幾次,每次遇到這樣的窘境,她都要停住步子,彎下腰撿起假發,並重新戴好,然後抹去眼淚走回班上。此時她顯得多麼孤單和無助啊,她多麼希望每到此時能有人為她挺身而出。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兩個星期,琳娜告訴父母她再也無法承受了。父母無可奈何地說:“如果你願意,你可以呆在家裏。”的確,對於她的父母來說,麵對一個將要死去的女兒,是不會介意她是不是升到八年級,隻要能給她快樂,讓她有平靜的日子,無論怎樣都可以。

在父母麵前,琳娜說出了自己的心裏話:“沒有頭發不算什麼,我可以應付,但是沒有朋友的感覺是我最受不了的。走在校園裏,同學們會因為我來了,遠遠地把我隔開。在該吃比薩餅的那天,我一到餐廳,其他同學就留下一堆吃了一半的盤子就走開了。他們說他們不餓,可是我知道那是因為我坐在那兒他們才離開的。我也知道沒有人願意在上數學課時坐在我的旁邊,在我的貯物櫃左右的同學都把自己的櫃子移開了,他們寧願把書本跟別人放在一起,隻因為他們的櫃子在一個戴假發、得怪病的女孩旁邊。他們摘我的假發不要緊,可是他們難道不知道我最需要朋友嗎?失去生命無妨。因為我信仰上帝,我知道我會得到永生。失去頭發不算什麼,但失去朋友才是最折磨我的。”

最終,琳娜打算離開學校回家休養,但在這個周末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她的想法。

這是一個七年級的男生的故事:這個男生來自阿肯薩斯,盡管在此《新約聖經》不受歡迎,他還是把它放在襯衫口袋裏帶到了學校。後來,有三個男生逮到他,翻出他的《聖經》說:“你這膽小鬼,宗教和祈禱都是為膽小鬼設的,別再把《聖經》帶到學校來。”他卻虔誠地把《聖經》遞給三個男生中最大的那一個,還說:“看你有沒有膽子,把它帶到學校,繞著校園走一圈!”這三個男生無話可說,他們因此成了朋友。

正是這個故事給了琳娜繼續前進的勇氣。僅僅過了星期一,琳娜又戴上假發上學了。她盡量把自己弄得很漂亮,她告訴父母:“我今天要去學校上學。我必須做一些事,發現一些新事物。”父母都很擔心,他們擔心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但還是開車把她送到了學校。一天過完了,她的父母發現並沒有什麼事發生。

隻是,這幾個禮拜的每一天,琳娜都要在下車前擁抱親吻她的父母。雖然她在學校還是不受歡迎,仍然有一些孩子嘲笑、捉弄她,但她從沒有被嘲笑所阻擋。這一次,琳娜離開車子前,靜靜地轉過身,動情地說:“爸媽,你們猜今天我要做什麼?”她的父母問:“寶貝,怎麼了?”琳娜回答:“今天我要去發現誰是我最好的朋友,誰是我真正的朋友。”她摘掉了假發,把它放在她的座位旁。她說:“他們必須接受我真正的樣子,否則他們就是不接受我。我沒有太多時間了。我今天必須把真正的朋友找出來。”

那天,奇跡發生了。琳娜經過運動場,走進學校,沒有人大聲譏嘲,也沒有人敢捉弄這個充滿勇氣的小女孩。

收起壞脾氣

女孩如果能夠樂觀向上,心態積極,不僅能讓自己活得快樂,還可以給他人帶去陽光。如果老是由著自己的性子,生活就會到處都是陰影,沒有任何快樂可言,這樣不但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別人。

芬妮是一個脾氣急躁的女孩,情緒波動極大,動輒怪罪別人,與周圍人的關係越來越緊張。其他同學難以忍受她的壞脾氣,都不喜歡和她玩。她沒有好朋友,經常覺得自己很孤獨。

芬妮向心理老師麗達求救。老師說:“芬妮,你不必擔憂,隻要經過適當的調整,一切都會好轉的。”並又建議她:“在你發脾氣之前,不妨想一想,究竟是哪一點觸動了你?”

麗達說:“你可以擁有兩種思考,一種是每件事情都在腦海裏劇烈地翻攪,另一種則是順其自然,讓思想自己去決定。”說著,她拿出了兩個透明的玻璃瓶,然後分別裝了一半清水;隨後又拿出了兩個塑料袋,分別是白色和藍色的玻璃球。

麗達告訴芬妮:“當你生氣的時候,就把一顆藍色的玻璃球放到左邊的瓶子裏;當你克製住自己的時候,就把一顆白色的玻璃球放到右邊的瓶子裏。”

此後的一段時間裏,芬妮一直照著麗達老師的建議去做。

有一天,麗達來到芬妮家裏進行家訪,兩個人把兩個瓶中的玻璃球都撈了出來。她們發現,那個放藍色玻璃球的水變成了藍色。原來,這些藍色玻璃球是麗達在白色玻璃球塗上藍色染料做成的,一放到水裏,藍色染料就溶化到水裏了,水就呈現出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