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兵不動營銷
“按兵不動”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軍隊暫不行動,以待時機。也表示接受任務後不願行動。
這則成語來源於《呂氏春秋·恃君覽》:趙簡子將襲衛,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朋,六月而後反。趙簡子曰:“何其久也?”史默曰:“其佐多賢也。”趙簡子按兵不動。
春秋末,晉國東部的衛國是個弱小的諸假國。被迫與晉國結盟,實際上完全聽命於晉國,不住地給晉國進貢財物。當時任國君的衛靈公不願長久處於屈辱的地位,便與齊景公締結盟約,從而與晉國斷絕了關係。
晉國執正的卿趙鞅不能容忍衛國背叛晉國的行為,立即調集軍隊,打算襲擊衛國的都城帝丘,以迫使衛靈公屈服,在出發前,他先派大夫史默到衛加去暗中了解情況,並命他在一個月內回國。
不料,一個月過去了,史默沒有按時回國,趙鞅不知出了什麼事,心神不定。有人猜測,可能史默己被衛國人拿住殺掉,又建議說,衛國是個小國,沒有多少軍事力量,晉國的大軍一到,衛國的國群會不戰自降,為此請趙鞅下令出兵。
趙鞅不同意這個尋議。他認為,衛靈公既然敢於同盟國斷絕往來,一定會作好充分準備,不能草率行事,堅持史默回來再考慮出兵的問題。
過了半年,史默終於回來了。趙鞅問他為企麼在衛國呆了這麼長時間,史默回答說:
“要想得到利益,卻很可能得到害處,恐怕您還沒有覺察出來吧!現在,衛國己任命受到過陷害的賢臣蘧伯為相國,這就使他在國內贏得了民心。”
接著,史默又講述了衛靈公為了激勵國人反抗晉國的情緒而采用的方法。
衛靈公派大夫五孫賈向國人宣告說,晉國己命令衛國,凡是有姐妹的女夌的人家,都要抽出一個人送到晉國去當人質。消息、傳開後,衛國到處是一片痛哭聲和一片憤恨聲。
為了使國人相信這是事實,靈公又讓王孫賈抽選出一批宗室大夫的女夌,準備送往晉國。結果,出發那天,成千上萬的百姓不讓她們去晉國當人質,並憤慨地表示要和來犯的晉軍打到底,寧死不屈。
史默還提供了一個動向:孔子己來到衛國,他的弟子子貢給靈公出謀劃策,最後史默說:
“衛國現在的賢臣很多,民氣旺盛。國群非常重視賢臣的意見,采納他們的計謀。想用武力使衛國屈服,恐怕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趙勒聽了史默介紹的情況,認為進攻衛國的時機不夠成熟,於是下令軍隊暫不行動,等待時機再說。
休勒特一派克德公司具有自己的訣竅:凡是另的公司新產品問世,他們公司的工程師在顧客那裏檢查本公司裝備就向顧客探詢那種新產品的優缺點,探詢顧客有什麼具體要求,用不了多久,他們的推鎖員就登門來完全符合顧客要求的自己公司的新產品了。結果是,顧客滿意,收益大增。
並不是搶先就一定賺便宜的,有些公司總是遲人半步,並不是他們的技術能力差,而恰恰是按兵不動,晚走一步,給自己留下適當的緩衝,在這遲邁的半步作出了好文章,才能事半功倍,達到後來居上。
八麵玲瓏營銷
“八麵玲瓏”這則成語原指窗戶寬敞明亮,後形容待人處事機巧圓滑,各方麵都敷衍周到,誰也不得罪。玲瓏:雕刻工作很精密細致,引申為圓滑周到。
這則成語來源於唐·盧綸《賦得彭祖樓送楊宗德歸徐州幕》詩:“四戶八窗,玲瓏逼上清。”
盧綸是中唐詩人,大曆年間,盧綸在長安與韓翃、錢起、司空曙、吉中孚、耿諱、夏侯審、崔峒、苗發、李端等人交遊酬唱,號為「大曆十才子」,其中以盧綸才華最為出色。盧綸雖有詩名,科舉之路卻不順利,屢試不第。後來他得到宰相元載、王縉的賞識推薦,終於踏上仕途。他的詩歌創作主要承襲盛唐,五、七律轉為淡雅,古詩則漸趨鋪陳麗藻。安史之亂後,偶有感慨,也多著墨於戰後荒蕪的景物描寫,及悲歎個人際遇的坎坷。德宗之時,發生朱泚之亂,盧綸任河中節度使、諸軍行營兵馬副元帥。塞外的軍旅生活,使得盧綸的詩風轉為粗獷豪放。此時期的作品,如〈塞下曲〉等,風格慷慨,廣為人所傳誦。在〈賦得彭祖樓送楊宗德歸徐州幕〉詩中,盧綸描寫彭祖樓的環境,稱它四麵八方都有寬大的窗戶,所以室內光線十分充足,潔淨明亮得直逼仙境。因為八麵都透光,所以稱作「八麵玲瓏」,後來演變成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人言行手段,十分巧妙,處世圓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