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4 色彩管理係統的工作過程(1 / 3)

老狼:色彩管理的基礎是各生產環節的相關硬件要處於穩定的標準工作狀態,也就是說先要對相關設備進行校正處理;其次是建立各自設備的顏色特性文件(ICC Profile),這是最重要的一環;第三是對設備顏色特性進行編輯;最後才是各設備之間顏色空間的轉換。

7.4.1 電腦顯示器ICC Profile的建立與應用

7.4.1.1 顯示器校正

7.4.1.1.1 調校顯示器的亮度和對比度

裝ProfileMaker Pro5.0.2於電腦係統之中並運行,將SpectroLino/Scan的lino頭與電腦主機連接好,並接上電源,然後選取“MeasureTool”測量工具模塊,點擊Device/Port圖標後,箭頭所示的各項內容進行選取(因為屏幕屬於漫射體,與測量反射稿不同,一定要選正確),選好後程序會自動檢測Spectrolino,如檢測到後會出現“OK”提示,這時關掉此對話框。再次點擊Monitor選項,查看“User Reference”,當其處於不被選中時,各項可選參數項被激活,一般PC機CRT顯示器的Gamma值選2.2,LCD液晶顯示器選2.0,蘋果機(MAC)值選1.8。White Point色溫選用6500K(美國習慣選用5000K,而歐洲標準用6500K),Brightness選100%。按此數據選定後,點按右下角處的右向箭頭,則彈出新的提示。

老狼:對話框,此時將Lino頭放在標準白上(係統提供的用於校白用),選“確定”進行白平校正。校正完後,對屏幕的對比度進行校正。將Lino吸在所示位置,先將顯示器對比度調到最大,按start,軟件會自動調整,直到出現綠色三角形並與灰色三角形對齊時,再按右下角的右向箭頭,進行亮度校正。此時Lino頭所在處變成黑色了,將顯示器的亮度調到最小值,按Start後,再逐漸增加亮度值,軟件自動校正到兩個三角形對齊時,再按右下角右向箭頭,進入顯示器白平校正步驟。

馬大哈:這就是說要保證顯示器的顏色再現準確,首先要使其對比度和亮度達到標準。

老狼:是的,隻有在對比度和亮度達標的情況下,才能進行顏色平校正。

7.4.1.1.2 顯示器白平校正

顯示器白平校正是指通過調整使顯示器的電子激光槍發射出的紅、綠、藍三束光的能量相等,以使紅、綠、藍光等量混合得到標準白光。在校正時應結合電腦屏幕自身校正顏色的功能“Color”對三原色紅、綠、藍進行平校正,如戴爾電腦屏幕的color功能隻有9300K和6500K兩個數據可供選擇,應選取6500K(其他品牌的電腦應據其屏幕調校功能作出相應調整,一般色溫要調定為6500K),並點start,則monitor calibration校正功能會在Lino頭處交替出現紅、綠、藍、白色塊,Lino頭分次吸收四色光後,程序自動對顏色進行平校正,校正過程中會出現對應數據和對應的紅、綠、藍三個小三角形,當紅、綠、藍三角形居中對齊時顯示器的白平最理想,同時要讓亮度值達到100(理想範圍是80~120),如果超過這個範圍就可能導致顯色效果不佳。白平校正認可後,接著對顯示器的階調性進行調校。

7.4.1.1.3 調校顯示器的階調再現性

老狼:點按右下角的右向箭頭,彈出對話框,點按start後會自動地對視頻卡的階調進行校正。要注意此過程中Lino頭一定要定位在屏幕的色塊處,不能移動。在校正的過程中,Lino頭所在處會彈出紅、綠、藍、黑、深灰、中灰、淺灰、淡灰、白等色,校正完後會彈出框,如果你選“是”,則又重複進行一次校正,如果選“否”,則返回到,此時表明顯示器的硬件校正成功了。

馬大哈:階調校正的作用是什麼?接下來做什麼?

老狼:階調校正的作用是使顯示器能夠均勻清晰地表現出各種明暗細微的顏色。上述校正工作結束後,緊接著生成顯示器的顏色特性文件即ICC Profile。

7.4.1.2 建立顯示器的ICC Profile

7.4.1.2.1 測量顯示器的光譜值

從開始菜單中選項取ProfileMaker,則彈出框,在選Monitor後,並在Reference Data下拉菜單中選CRT monitor reference.txt(因為所用電腦的屏幕是CRT結構),在Measurement Data下拉菜單中選取Spectrolino後,則會彈出提示對話框,選“確定”後對Lino頭進行白點校正(前麵已述),當白點校正完成後,緊接著又彈出對話框,由於已完成了顯示器的硬件校正工作,在此框選“否”後彈出,對顯示器的ICC數據進行測量。測量方法是將Lino吸在白色塊處,點擊“Start”將對chart表(即係統提供的用於校正顯示器顏色特性的由多種色塊構成的顏色表)進行測量,在測量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顏色塊,當對所有色塊測量完成後會彈出,選中的“是”,將測量的數據生成顯示器顏色特性的文本文件存放在某一位置(一定要記住存放位置)。

7.4.1.2.2 生成顯示器的ICC Profile

老狼:你會看到前麵生成的ICC文本數據文件即“monitor1.txt”文件自動地調入到“Measurement Data”裏去了,其他選項應按箭頭所指數據確定,然後點按“Start”,就生成了屏幕的monitor.ICC文件,如果是PC機存放在C:\windows\system32\spool\drivers\color文件夾內,蘋果機則存放在Macintosh操作係統的System Folder\ColorSync文件夾內,以便調用。

馬大哈:在這一過程中,先後生成了同一個名字“monitor1”兩種不同格式的文件即txt ICC的文件,這是為什麼?

老狼:這是因為monitor1.txt隻是對顯示器所表現出來的顏色能力進行測量後的一種原始數據,這組數據與標準色標在標準顯示器下所顯示的數據有多大差距不得而知,因此隻有將此數據與係統提供的標準數據進行比較運算後才能得到顯示器再現顏色的特性文件,monitor.ICC就是比較運算後的結果,它才真正地代表了顯示器顯示顏色的特性。

馬大哈:顯示器的ICC Profile生成之後,如何應用呢?

7.4.1.2.3 調用顯示器的ICC Profile

老狼:當顯示器的ICC Profile生成完畢後,立即彈出提示對話框,選“是”,則顯示器按剛才生成的monitor.ICC特性顯示屏幕顏色。如果按“否”則屏幕按原來的設定顯色。

在實際運用中,電腦係統中存有很多種顯示器的顏色特性文件,用戶可根據需要選用。對PC機而言,顯示器顏色特性文件的存放地址是C:\windows\system32\spool\drivers\color。調用的具體操作如下:

打開電腦的控製麵板,雙擊“顯示”,點擊“設置”,彈出,接著點擊“色彩管理”時又彈出,在選擇某一顏色特性文件,點按確定後顯示器就按此特性顯示顏色了。

馬大哈:如果是蘋果電腦又怎樣調用?

老狼:蘋果電腦要按如下路徑選擇:“控製麵板\顯示器”,則彈出:Apple Studio Display對話框,點擊框“顏色”選項,又彈出下拉選項,在下拉選項中點擊“輸入”後,在:“係統文件夾\Color Sync描述文件”內選取已建好並存放在其中的ICC Profile文件,取名存儲後,按“重新校準”,此時,顯示器就在所選的ICC Profile特性下顯色了。

馬大哈:如果印前製作室有多台電腦,每台電腦的硬件性能不可能完全相同,要保證每台電腦顯色效果一致,應怎麼辦?

7.4.1.3 多台電腦顯示顏色的一致性

老狼:你提的問題是生產中的現實問題,可按下述步驟解決:

(1)每台顯示器先按上述步驟“一、顯示器校正”完成對顯示器的亮度與對比度、白平及階調校正工作,注意:“在完成白平校正後記下每台顯示器的亮度值”,紅色箭頭所示數據信息。

(2)接著繼續進行顏色測量得到各自顏色特性的文本文件,並取名存儲。

(3)比較每台顯示器的亮度值,然後以亮度值最小的那台電腦的顯示器為基礎,生成各自的ICC Profile。具體操作如下:調用MeasureTool,則出現對話框,箭頭所指的數據確定好後,再點擊Load Reference,調入亮度最小的顯示器顏色特性的文本文件,然後再重新進行白平校正、階調調整、顏色測量,生成顏色特性的文本文件,最後再生成各自顯示器的ICC Profile特性文件。也可采用另一種方法:即在進行白平校正時,將最小亮度值直接輸入到“Desired Luminance”處,再進行白平校正、階調校正、顏色測量及生成顏色特性的文本文件和ICC Profile。

馬大哈:在對顯示器的硬件進行校正時,可否用電腦自帶的校正程序進行?

老狼:對於裝有校正顯示器程序的電腦也可充分利用其功能對顯示器進行校正,如蘋果機的Macintosh操作係統內一般都裝有Gamma或Adobe Gamma校正程序。若利用Gamma校正,則可打開:控製麵板\Gamma選項,設定Gamma值為1.8,並對階調再現性進行調整,同時分別選中白場、黑場和中間調進行顏色平校正,以視覺觀察高、中、低調層次分明、清晰,灰梯尺的暗調、中間調和高光調無偏色為準來確定調節量。如果是Adobe Gamma,則應打開:控製麵板\Adobe Gamma選項,然後按提示逐步對“對比度、亮度、熒光劑、Gamma值、色溫等”進行校正(詳見7.5.1Photoshop的色彩管理)。校正完後再按前麵所述“二、建立顯示器ICC Profile”的步驟生成顯示器的ICC Profile。

馬大哈:在做顯示器的校正和生成ICC Profile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

老狼:剛開電腦時,應至少等半小時讓顯示器預熱與穩定,實際生產中應重點將掃描分色和圖像處理用的顯示器校正好,而用於修髒、組版的顯示器經一般校正即可,一般CRT的話,通常每星期校準一次,至少一個月校準一次;而LCD一般也是以每星期校準一次,但因LCD使用染劑(dye)來顯示色彩,比CRT的壽命更長,可以更久才校準一次。由於目前顯示器還不能做到完全模擬油墨打樣、印刷效果,但可作為預打樣顏色的參照,同時進一步依靠分色軟件所顯示的CMYK數據來做精細調整,兩者結合會更準確。如果具備軟打樣的照明條件的話,則可直接在屏幕上進行軟打樣。

馬大哈:彩色數碼打樣機怎樣建立ICC Profile?

7.4.2 彩色打印係統ICC Profile的建立與數碼打樣

老狼:彩色打印係統ICC Profile的建立與數碼打樣係統是緊密結合的,因為做彩色打印係統ICC Profile的目的就是為了使打印出來的樣張與屏幕預樣和印刷樣張的顏色一致。因此,除了要具備生成ICC Profile的軟件如ProfileMaker外,還要配有支持顏色管理功能的數碼打樣係統如BlackMagic、BestColor等軟件。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7.4.2.1 打樣係統的設置

以BlackMagic數碼打樣係統為例介紹。

7.4.2.1.1 確定實地密度值

實地密度值的確定是打樣係統設置的基礎,將直接影響用戶打樣的質量和效果。

(1)在曲線編輯麵板中建立線性化曲線,並置入頁麵設置中的色彩管理中。曲線初始設置。Y、M、C、K各色版的高、中、低調輸入和輸出對應網點數為:

Cyan 100(80%) 88(50%) 20(9%)

Magenta 100(80%) 88(49%) 20(9%)

Yellow 100(80%) 90(49%) 22(10%)

Black 100(80%) 88(47%) 19(8%)

(2)在控製麵板的頁麵設置中,根據用戶的印刷條件來設置最大頂點密度Customise的數值,並打印測試條。如某用戶的數據設為:

C:87 70 50

M:85 68 48

Y:75 60 45

K:90 80 68

LC:65 55 45

LM:65 55 45

(3)打印Test Printe菜單下的測試條,測量該測試條的實地密度。

(4)根據測試的結果,對測試參數進一步調整,直至打印結果的實地密度值滿足用戶生產要求。通常的實地密度值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