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6 顏色的合成(1 / 3)

老狼:這是印刷品的呈色機理問題,前麵我提到過印刷品絕大部分是通過加網疊印來再現原稿階調與色彩的,但有一部分是不需要加網的實地印刷,此種印刷往往是印製專色。在實際生產中這兩種方式常結合進行,圖像的主體部分由四色加網疊印,對專色彩取滿版實地套印的方法,即通常所說的4加1、4加2或4加3等工藝。

馬大哈:不管是印製專色還是加網疊印其呈色的機理是什麼?可分為幾種方式?

6.6.1 印刷品的呈色機理與類型

老狼:印刷品的呈色機理是色料減色法與色光加色法。其呈色的類型可分為三種:即網點並列呈色、網點疊合呈色與油墨調和呈色。這三種呈色方式的原理和特點詳見2.3.2色料減色法和2.3.3色料減色法類型,在此不再重述。需要引起重視的是調和呈色方式主要是針對專色印製;網點並列呈色在圖像的高調區域為主體方式,在圖像的暗調部位網點疊合呈色為主體方式,而中間調則既有重疊,又有並列,兩者兼備。此外要注意區別的是:同樣大小的網點並列與重疊時雖然得到的顏色的色相相同,但其飽和度和明度不一樣,左邊為並列呈色,按色料減色規律,混色效果=R+G+2B=(R+G+B)+B,按色光加色混合規律R+G+B=白光,即混色效果=白光+B,因此並列混合後顏色的明度增大,但飽和度降低。而右邊重疊混色時,按照色料減色法,紅光先被青墨吸收掉,綠光被品紅墨吸收掉,光能減少,明度降低,最後反射到人眼的隻有藍光,所以飽和度增大。

馬大哈:印刷品呈色有何特點?

6.6.2 印刷品複製的顏色特點

老狼:所有印刷品的顏色實質上是一種同色異譜色的複製,也就是說印刷品的顏色與原稿並不完全相同。

馬大哈:什麼叫同色異譜色?有何應用?

老狼:同色異譜色:指顏色外貌看起來相同,但光譜組成並不相同的顏色。當把印刷品與原稿放在相同的照明環境下,人眼觀察時所看到的顏色感覺是一樣的,但是當用分光光度計去精確測量時,它們反射的光譜能量分布並不完全相同,具有這種特性的顏色,我們就稱其為同色異譜色。彩色印刷中專色油墨的調配、底色去除、灰成分替代工藝等都是同色異譜色的運用。還有彩色攝影、彩色電視、繪畫、印染等也是同色異譜色的應用。

馬大哈:實際的印刷產品,都能達到同色異譜色的再現嗎?

老狼:在實際的印刷生產中,精確的同色異譜色是很難做到的,都會存在一定的色差,一般隻能做到近似的同色異譜色,即生產中是允許有一定色差存在的,但隻要達到國家標準所規定的色差範圍,或客戶要求達到的範圍,產品都是合格的。

馬大哈:通過前麵內容的學習,我懂得了不管色彩多麼豐富的原稿,隻要通過分色製成YMCK四張印版,上機印刷後都能還原。但在實際的生產中,我經常看到印刷車間的生產人員調配各種不同顏色的油墨,這是為什麼呢?

6.6.3 專色油墨的調配

6.6.3.1 專色油墨調配的目的

老狼:油墨的調配有兩個目的,其一是為了改善油墨的印刷適性,也就是通過加入適量的輔助劑,使油墨便於印刷傳遞;其二是為了得到所需的專色。雖然從理論上講三原色油墨YMC按任意比例可以合成所有的顏色,但在實際生產中,由於油墨並不是那麼理想,有些特殊的顏色按四色疊印並不能滿足要求。如很多商品包裝、廣告招貼、樣品紙紋、書刊封麵等裝幀、裝潢設計的印刷品使用實地平塗的顏色,往往比用網點交織的色彩來得實在精神,能給人以更平伏、醒目的視覺感受。如果用幾個原色疊印,由於油墨的透明度、墨層厚度、幹燥性能等因素會造成疊印困難或顏色失真。此外享有聲譽的產品常以顏色作為辨別真偽的標誌,也需要用原色墨調配專色墨以達到要求,如柯達公司生產的膠卷包裝盒就有特製的專色黃,世界許多著名品牌都有其專色標誌,以作為其保護的特征,專色油墨的調配已成為廠家的秘密和專利。還有一些印量不大的產品,如果用四色套印,往往需要分色得到膠片、製成印版後去上機疊印,效率低,成本高,如果采用調配專色後進行印刷,既便於印刷作業,又省時,降低成本。因此,專色墨的調配是彩色印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

馬大哈:專色油墨按什麼原理進行調配?

6.6.3.2 專色油墨調配的原理

老狼:調配原理:是以色料減色混合理論為基礎,按色料調和的方式進行調配,得到是同色異譜色。

馬大哈:具體的配色方法有哪些?怎樣進行操作?

6.6.3.3 專色油墨配色方法及配色程序

6.6.3.3.1 配色方法

老狼:目前,專色油墨的調配常采用以下三種方法:

(1)根據十種基本濃色圖配色:基本濃色是指飽和的三原色墨以最簡單的組合方式等量混合而成的具有代表性的深色油墨,是專色墨調配中最常見的顏色。

各三角形頂點的顏色都是相鄰三角形兩頂點顏色等量調和所得。二原色墨等量混合時,得到間色;三原色墨等量混合時,得黑色,如不等量,則三原色墨中哪一個的量最大,其調和後的顏色就朝向其對應的三角形頂點的顏色方向變化。如三原色黃、品紅、青混合時,若黃墨的量最大,則混合後的顏色色相就向古銅色方向變化,如果品紅色量最大,調出的顏色肯定向棗紅色方向發展,如果青墨量最大,則向橄欖色方向變化了。因此,十色圖能夠指引調墨人員快速確定方向,當記住基本規律後,通過一定的實際經驗的積累,很快就能夠調配出所需的各種專色墨。

(2)根據印刷色譜或潘通色標配色:

a.印刷色譜配色:使用印刷色譜配色比使用基本濃色十色圖配色更加科學、簡單、實用。利用印刷色譜配色時,應使用本廠近期印製的色譜,對照客戶提供的原稿色樣,在色譜中找到相同的色塊,並查出該色塊黃、品紅、青、黑的網點百分比構成,然後再計算出實際原色墨的用量比。如果使用其他工廠的色譜,或者使用本廠很久以前印製的色譜時,配色誤差就較大,因為自身工作的油墨和紙張與別人廠家的不會完全相同,時間長了油墨會褪色。

馬大哈:怎樣計算呢?

老狼:由於印刷色譜是印刷在白色紙張上的,所以每種原色墨的網點麵積率除外,剩下的就是白紙的麵積了。在調墨時,應將白紙的麵積算作為白色墨的網點麵積。這點十分重要,是使用印刷色譜調墨的關鍵。下麵舉兩個例子給予說明:

調顏色A:查印刷色譜得A的網點構成為“C30%”。

計算如下:青∶白=30%∶(100%-30%)=30%∶70%=3∶7。即取3份的青墨,7份的白墨調配,就能得到所需的淡青色。

調顏色B:查印刷色譜得B的網點構成為“M40%、C60%”。

計算如下:品紅∶青∶白=40%∶60%∶[(100%-40%)+(100%-60%)]=40%∶60%∶100%=2∶3∶5。即取2份的品紅、3份的青和5份的白色油墨調配,就能得到所需的色墨。

b.潘通(Pantone)配色:現在國際上普遍采用美國PANTONE(潘通)公司的Pantone配色係統(Pantone Matching System),簡稱PMS進行配色。此種配色係統提供了按15種標準基本色以不同成分和比例配色的1000多種專色色標,並裝訂成冊,每一色標都明確標定了其選用的基本色的編號及其用量比例,使用起來十分方便,印刷廠隻需對照客戶提供的樣色,在PMS中找到相同的色塊就可知道應選用何種原色及其比例進行配色了,但一定要選用潘通公司的油墨才能得到準確的結果。

(3)根據色度值配色:此種配色係統由電腦、配色軟件、分光光度計、分析天平、勻墨儀、展墨儀組成。用該係統將公司經常使用的紙張、油墨的參數收入數據庫中,應用配色軟件對客戶提供的專色進行電腦自動配色,利用分光光度計測量其CIEL*a*b*值、密度值、△E,從而可以實現專色配墨的數據化管理。此法可快速配出高質量的專色墨。如美國愛色麗的Formu/ation Master配色軟件,通過與分光光度計等測色儀器聯網使用,能方便快捷地配出所需專色,深受用戶青睞。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分光光度計有美國X-Rite和瑞士Gretag兩種品牌。

馬大哈:配色時按什麼程序進行?

6.6.3.3.2 配色程序

老狼:無論采用那種配色方法,其配色程序基本相同,具體如下:

(1)分析色樣與選擇油墨:首先仔細觀察原稿並對照印刷網紋色譜或潘通(pantone)色標進行分析,確定各原色墨及衝淡劑的種類與比例。

(2)確定調配數量:根據印刷品的著墨麵積,油墨的著色力、黏度、紙張吸收性、墨層厚度及印刷數量等因素,計算出調配專色墨的數量。一般選用同一廠家同一批號的油墨,並用刮樣法對所選油墨的顏色進行檢驗,在此基礎上確定所用原色墨。刮樣法:是取少量油墨試樣塗於白色膠版紙上,然後用刮墨刀將油墨刮成一定的薄膜,再用標準油墨作同樣處理後,進行對比觀察。

(3)加墨與調配:按照計算出的專色墨數量及各色墨與衝淡劑的比例關係加放油墨。注意:深色墨加放順序是由大到小,即先加比例大的主色,後加比例小的輔色;淡色油墨的加放順序則由淺到深,即先加淺顏色墨,後加深色墨。邊加邊攪拌調和,直至混合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