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皮膚磨削及磨皮去皺術(2 / 2)

麻醉全部顏麵的均可應用皮下浸潤局部麻醉,加液廣泛皮下注入,也可邊磨邊注,以期完全無痛。因凡是瘢痕組織如注入麻藥有困難,或層次不合就效果較差。此等病人往往又需重複手術,甚至多次磨削,麻藥也可隨時相應予以補充注射,使在手術全程中達到完全無痛,病人因而消失恐懼心理配合良好。

手術操作磨削術中用電動高速旋轉磨頭易於橫向滑脫,術者手持把杆,應將手腕緊靠下方受術者頭部,或以前臂貼近手術床墊、枕頭作為依靠,平穩地以磨頭接觸患處。如執筆狀,以磨頭平麵輕輕地抵觸皮麵,以逆行方向推動磨削,如對瘢痕凸麵高處,需輕度用推壓力量使加重削除表麵。

顏麵部的磨削,首先注意安全,尤如操作接近眼瞼、內外部時,最好用眼科手術用內保護金屬墊板作眼球的保護。因瞼裂與口唇為遊離緣,磨頭滾動迅速,為防止意外的傷害,可換用小鋼刺頭力較小,或將轉速調為安全。麵皮較鬆弛,於磨削時須使皮麵適當繃緊,可用術者左手多指後作,按壓外圍部的一處,術者右手緊握磨頭把杆(執筆式),使磨頭接觸皮麵後在逆轉方向中,與繃緊側相反方向的皮麵推削或磨銼。如此即可先使皮麵表層的皮垢削除,其後削餘角化過盛部分。

一般在磨去表皮,露出真皮,在放慢速度下磨去真皮的表層,以露出真皮的條狀膠原纖維為止。如患處已為結構化的瘢痕,在磨平凸麵後為止,再將凹麵表層造成新創麵,如此可使增生成或平齊。

磨削過程中,可用幹燥紗布抵壓滲血的創麵,以控製滲血部。不宜在磨頭近處擦拭創麵,以免紗布接觸易被磨頭卷入,總之,操作應敏捷,目標應清楚(預先將磨削目標外用龍膽紫等色素著色固定)範圍較小的手術者一人操作即可如有配合助手,可使磨削麵分片操作,在進行中分片用紗布壓抵後即可止血,使術者可在明視下手術進行更為順利。

磨削基本完成後,先用生理鹽水清洗創麵,檢視有否漏失目標,仍可及時補充磨削,再次清洗後,如尚有滲血不止,可再用幹紗布壓抵局部,稍等待片刻後,即用油紗布覆蓋一層(油紗不宜油多,必須使油孔透空,並當即灑滴慶大黴素8-16萬;藥液後,上再覆蓋無菌紗布2-3層。如五官開口處無磨削創麵,可將各麵皮平麵,分別鋪平紗布後用膠條固定。否則應將五官開口處各剪成孔口,使受術者在生活上有所影響。

術後創麵變化及處置術後創麵被滲出液(部分仍可能為血性)與油紗及慶大黴素藥液粘合可成漿膜狀緊貼創麵起自然保護作用。滲出稍多時幹涸後成皮革狀覆蓋物後創麵表層細胞再生開始。真皮再生稍晚,與表皮融合相接需在術後5-8天,因此在此期間,應避免使敷料脫開或移動,否則影響完好的自然修複就功虧一簣了。所以.術後必須保護局部,密切觀察靜心等待,漸漸鬆讀後而完全脫開皮麵,此間約在術後10日。深度不同與敷料脫日期稍有影響。總之,在原則上必須等待其自然過程,使治愈後創麵皮外觀平滑且有彈性與光澤,最為理想。

脫除敷料後新生皮麵上,偶見有皮膚附屬器的表皮細胞及其細片所形成的極小囊腫,所請禁疼,可外角熱敷後逐漸自愈。又術後可見少數人新皮表麵色素沉著,此為一過性變化,大多在6個月前後能見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