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打開你的眼界:總經理需要了解多種營銷模式(3)(1 / 2)

我國的不少高技術企業是科研機構或大專院校創辦的,基本隊伍就是由原來的科技人員組成,他們從科研戰線流向企業,奔向市場經濟的海洋,故在我國將他們稱為“下海”。其中一部分勇敢地挑起了營銷的擔子,他們的優勢是有較深厚的科技理論基礎,懂技術,熟悉產品的結構和性能,有較高的文化素質;弱點是缺乏市場營銷知識,社會關係少,聯係渠道窄,而且不懂市場經濟的運作規律。如果他們能夠在企業的新環境中,通過實踐和理論的學習,逐步了解市場,開拓市場渠道,發揮技術優勢,掌握營銷的基本技能,那麼,就很可能成為高技術企業中的營銷骨幹。聯想集團的部分科技人員的實踐說明,來自科技人員的營銷隊伍在高技術產品的市場中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引導消費者

高技術產品,技術含量高,又具有較強的超前性,消費者對其效用、性能和特點不甚了解,不能很快將產品同自身的生活方式和需求相關聯。因此,產品在商品化、市場化過程中,一方是新產品的發明者、生產者和供應者,他們掌握最新的科技動態,敏銳認知人類的潛在需求和未來需求,開發出高技術產品,並堅信產品的獨特價值及廣闊的市場前景,另一方是市場的需求方和購買者,他們對高技術、相關的科學知識、原理及新產品的效用、性能及特點等普遍無知或知之甚少,難以對高技術產品產生需求。在這種情況下,高技術產品的生產者和營銷者不能寄希望於消費者,依賴消費者去了解高技術產品的效用和特性,而要主動向消費者宣傳、推廣,使他們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認識到高技術產品的效用與他們自身的需求相關聯。事實上,高技術產品商品化、市場化的過程,就是將產品的發明者對產品的認知與偏愛轉化為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與偏愛的過程;高技術產品商品化、市場化成功與否的關鍵就在於能否順利實現產品效用與消費者需求的對接,而要實現這一點,其最基本的要點是主動引導消費者、教育公眾、開發需求。

高技術產品要適應市場需求

研究發現,技術能力固然十分重要,但真正的經營動力卻是抓住潛在的、尚未得到滿足的消費者需求,即以市場為導向製定正確的戰略,而高技術產品的市場導向,是通過技術創新來實現的。在高技術企業中,普遍認為對企業成長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技術水平的高低,但是最好的技術不等於最好的產品,最好的產品也不等於最好的市場。對高技術企業來講,最重要的是把技術的力量轉化為市場的力量。當然,高技術產品要贏得市場競爭優勢,必須要具備必要的技術優勢,這一點對新進入市場的小型高技術企業來說非常重要,脫離了技術創新,高技術產品就會在市場競爭中逐步被淘汰。但是如果過分的追求技術的先進性,從而脫離市場需求的發展變化,同樣會被市場拋棄。技術導向是成功的一個要素,但不是唯一的要素,高技術產品要在市場上立足,尚需要資金和管理以及把技術上的先進同市場營銷二者結合起來。

開展學術交流

不少國際和國內的大型學術會議上,往往是會上學術交流,會下推銷產品。白天是研究人員,晚上轉為營銷人員。在這樣的形勢下,為企業充當顧問或是兼職的科技人員及企業中的開發人員自然是十分活躍,在他們的“串聯”下,原來的學術交流渠道就會“身兼二任”,即使學術會議閉幕後,這一渠道也同樣發揮作用。

目前以學術交流為主要任務的學會和以組織企業走向市場為己任的行業協會有了互相聯合、共同辦會、共同搞活動的趨勢,可以相信,在這一趨勢帶動下,利用學術關係來建立適合高技術產品需要的營銷渠道,是高技術企業努力的一個方麵。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技術領域,專家和權威的作用不僅在研究開發中,而且在產品的營銷渠道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不少企業在推銷高技術產品的重大決策中,往往將科技專家和權威作為重要的一環。所以如果產品是經學術專家推薦,或是利用著名研究機構的影響來建造營銷渠道,那麼其優勢是不言自明的。

總之,高技術產品要占領市場,獲取競爭優勢,就離不開市場營銷這一環節,因為檢驗高技術產品成功與否的最終標準是市場,市場營銷已成為高技術產品普遍使用的概念。企業高技術產品的發展,除了要在技術上努力跟上世界的領先潮流以外,還必須與市場營銷相結合,在市場營銷的理念、策略上跟上世界的腳步,在實踐中走出高技術產品的營銷之路。

手段100 新型營銷——營銷新模式的大彙總

掌控營銷關鍵點

不同的選擇決定不同的命運,想法決定活法。現如今,企業間的競爭逐漸轉為營銷模式的競爭,照搬別人的營銷模式為下策,借鑒先進營銷模式為中策,自主創新營銷模式為上策。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成功的模式千萬條,企業要想取得巨大成功,就在於準確選擇一條新型營銷思路。

在中國,由於市場經濟的逐漸成熟,企業數量的增加,很多行業競爭加劇。傳統的營銷模式在某種程度上製約了企業的發展,部分企業為了獲得新的增長點,開始實踐新型的營銷模式,以圖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在這一時期,國內很多企業通過采用新型營銷模式取得了卓越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