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界心理學33(1 / 1)

第五章 第一節學習心理障礙概述 主要參考書

[1]魏鳳文、申先甲:《20世紀物理學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金洪源:《學習行為障礙的診斷與輔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馮忠良:《結構——定向教學的理論與實踐(上)》,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版。

[4]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學》,陳會昌等譯,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年版。

[5]車文博:《西方心理學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弗洛伊德,車文博主編:《弗洛伊德文集(1-8)》,長春出版社2004年版。

[7]弗洛伊德:《夢的解析》,陳名之等譯,國際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8]榮格著:《未發現的自我》,張敦福、趙蕾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

[9]榮格著:《分析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成窮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年版。

[10]鍾友彬:《認識領悟療法》,貴州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1]J皮亞傑:《發生認識論原理》,王憲鈿等譯,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

[12]J皮亞傑,B英海爾德著:《兒童心理學》,吳福元譯,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

[13]JR安德森:《現代認知心理學》,楊清譯,人民郵電出版社1980年版。

[14]馬斯洛:《動機與人格》,許金聲等譯,華夏出版社1987年版。

[15]馬斯洛著: 《自我實現的人》,許金聲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7年版。

[16]羅傑斯等:《當事人中心治療:實踐、運用和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7]朱建軍:《我是誰——心理谘詢與意象對話技術》,中國城市出版社2009年版。

[18]王溢嘉:《變態心理揭秘》,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版。

[19]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20]邵瑞珍、皮連生:《教育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1]瑪麗亞·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中國發展出版社2002年版。

[22]瑪麗亞·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兒童教育手冊》,中國發展出版社2006年版。

[23]孫瑞雪編著:《捕捉兒童敏感期》,中國婦女出版社2010年版。

[24]胡謝驊:《把快樂還給自己》,海潮出版社2001年版。

[25]許又新:《神經症》,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年版。

[26]郭念鋒主編:《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谘詢師基礎知識》,民族出版社2005版。

[27]郭念鋒主編:《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谘詢師(三級)》,民族出版社2005版。

[28]郭念鋒主編:《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谘詢師(二級)》,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29]CCMD-3:《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版。

[30]蒲震元:《中國藝術意境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31]範豐會:《大學生物理認知結構的定量研究》,碩士學位論文,首都師範大學,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