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寧。
新直轄市成立之後,政府迅速組建了博寧市政府領導班子,而今要把博寧從無到有建設成一座超現代化大都市的事業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在市政府的策劃和主導下,原本生活在當地區的民眾開始陸續進行遷移行動,計算下來總共有將近180多萬人口需要離開原來生活的地方,又是一次規模龐大的遷移計劃。
“快點了,老爸,您別什麼都帶上,新家什麼都有了,一應俱全呢,一些不必要的東西就算啦,咱們以後就是城裏人了,以後就等著享福吧,你帶著的東西在城裏根本用不上。”
此時此刻,身處在原本九江市西部境內的一個農村,全村都在動員進行搬遷,好不熱鬧,一輛輛大巴車駛入村子裏。
這裏就不得不提另一件事了,所謂要致富先修路,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是沒得黑,發展到了今天,村村都通水泥路,再平窮的地方都要把水泥路給先修建過去再說,不說質量問題,但路總是存在的。
“基建狂魔”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村上的水泥路雖然不寬,質量也勉強,不過讓大巴車通行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這家村子總共有200多戶,現在博寧正式進入大建設階段,全村搬遷是肯定的了,整片土地都要進行全局性統籌規劃。
此刻,正直日上三竿,一輛輛嶄新的大巴車駛入了李家村,村民們基本上背著大包小包陸續上車,男女老少全部都有。
“侄娃子,你說這土地被征服收回去了,以後沒土地該怎麼辦哪。”車上,一位上了年紀的大爺坐在車窗旁邊望著外邊,看著村裏的土地惆悵不已,對於政府征收土地很是無奈,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不可抗拒的事情。
“叔兒,您就否擔心啦,這個就是保障。”坐在身邊的一位中年男子滿麵紅光的說道,手中拿著的赫然便是一個精致的小冊子,嶄新的博寧戶口,他補充說道:“從今往後,咱們李家村全部都是博寧人了,是城裏人了,市民是不需要種地的,要那地有什麼用。”
“沒土地,喝西北風呢?”老人家怒瞪著說道。
“叔兒,您還不明白這個冊子的能量,政府和那家大公司對我們這些原住民給了很多想都不敢想的優惠。我們現在就是去九江住保障房了,我們全村被分配在九江城暫居內,那裏的住房支出全部都由那家大公司承擔,空調、沙發、電視、什麼都有,都是給我們免費使用和居住的,到時候咱們鄉裏鄉親都同住在一棟大房子裏。而且每家每戶在搬遷出外暫居期間,一戶人家每個月都要給7000塊補貼呢,直到以後搬回來為止都有。”中年男子興奮的說道,聲音在大巴車內響徹,他的確興奮的不行,這種好事能夠落在自個兒身上,想都不敢想。
“我滴乖乖,一戶人一個月7000塊補貼這得要多少錢?那家大公司這麼有錢?”車上的一位大媽驚呼道。這一下子,話匣子就打開了,頓時在大巴車上熱議,反正全部都熟人。
“何止是大公司?簡直富可敵國,我去網上查了一下。”中年男子顯然是一個成功連接世界的人,盡管生活在農村地區,但對外界信息的了解更廣泛,看到眾人好奇的投來目光也是倍感驕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