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企業,信譽第一是非常重要的,產品如果失掉了信譽,就失去了生命力!一諾千金,是台灣企業家王永慶性格中最閃亮的地方。至今仍被台塑的股東們所津津樂道、廣為傳頌的“溢價退款案”,就是最好的例證。
1973年,台塑公司為了擴建廠房,辦理現金增資,承諾增資股將以每股244元的價格拋出,因此,股東們踴躍投資。但是,股市行情瞬息萬變。由於石油危機的爆發,台灣的石油大多靠進口,因而股價大跌。到1974年,股價已跌落到每股238元,股市上議論紛紛,一片騷動。股東們認為台塑占了便宜,在股東大會上,希望台塑能補足承銷價和市價之間的差額。其實,王永慶如果不答應,股東們去打官司,也未必能夠打贏,因為投資本來就是有風險的事,盈虧都看運氣。但王永慶作出承諾,如果6月30日的收盤價超不過244元,台塑將以這一天的收盤價為標準,補足差價。結果,6月30日的收盤價是每股202元,王永慶信守承諾,每股退給股東42元,台塑一共損失了4000萬元,開創了股市上前所未有的先例。有人說他傻,白白把錢往外扔,但王永慶說:“做生意,不能光盯著錢,應該把眼光放遠點,台塑損失了4000萬,但換來的是千金難買的信譽。”
王永慶信守承諾的美名,不僅在台灣廣為傳頌,在國外也赫赫有名。一位外國銀行的高級主管說:“王永慶的英文簽名,就是信譽的保證,可以提供無限製的長期貸款。”
今天商界的顯赫人士,同時也以“誠”、“信”聞名天下,這其中的奧妙是不言自明的。
誠信讓更多的人放心與你合作,也帶來了更多的機會。
□不可失信於人
商人的信用是通過日積月累,長時間的良好誠信記錄而攢下的。一旦失信於人,多年的努力就會毀於一旦。
如果一個人憑著自己良好的品行,能讓人在心裏認可你、信任你,那麼你就有了一筆成功的資本。
一個年輕人如果希望聞名世界、流芳百世,他首先要獲得人家的信任。一個人如果學會了如何獲得他人信任的方法,真要比獲得千萬財富更足以自豪。
但是,真正懂得獲得別人信任的方法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大多數的人都無意中在自己前進的康莊大道上設置了一些障礙,比如有的態度不好,有的缺乏機智,有的不善於待人接物等等。這些缺點常常使一些有意和他深交的人感到失望。
有些商人開始經商時,常常有著這樣的想法,即認為一個人的信用是建立在金錢基礎上的。一個有錢的人、有雄厚資本的人,就有信用,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與百萬財富比起來,高尚的品格、精明的才幹、吃苦耐勞的精神要高貴得多。
任何人都應該努力培植自己良好的名譽,使人們都願意與你深交,都願意竭力來幫助你。一個明智的商人一定要把自己訓練得十分出色,不僅要有經商的本領,為人也要做到十分的誠實和坦率,在決策方麵還要培養堅定而迅速的決斷力。
有很多銀行家非常有眼光,他們對那些資本雄厚,但品行不好、不值得人信任的人,決不會放貸一分錢;而對那些資本不多,但肯吃苦、能耐勞、小心謹慎、時時注意商機的人,他們則願意慷慨相助。
銀行信貸部的職員們在每貸出一筆款子之前,一定會對申請人的信用狀況研究一番:對方生意是否穩當?能否成功?隻有等到覺得對方實在很可靠,沒有問題時,他們才肯貸出款子去。
任何人都應該懂得:人格是人一生最重要的資本。要知道,糟蹋自己的信用無異於在拿自己的人格做典當。
羅賽爾·賽奇說:“堅守信用是成功的最大關鍵。”一個人要想贏得人家的信任,一定要下極大的決心,花費大量的時間,不斷努力才能做到。
如何獲得別人的信任呢?以下幾點可供借鑒:
必須注意自我修養,善於自我克製,做事必須懇切認真,建立起良好的名譽;應該隨時設法糾正自己的缺點;行動要忠實可靠,做到言出必有信,與人交易時必須誠實無欺——這是獲得他人信任的最重要條件。
一個想要獲得他人信任的商人,必須老老實實做出業績來讓人看,證明他的確是判斷敏銳、才學過人、富於實幹能力的人。一個才能平平的人把多年的積蓄都拿來投資到事業上,固然是很好的事情,但如果他在某一方麵有所專長,他給人留下的印象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因為在這樣一個企業和職業都專業化的時代,一個無所專長、又樣樣都懂一點的人物,與那些在某一領域有所專長的人相比,總是競爭力不夠。所以,如果一個人身上有一筆最可靠的資本——在某一領域有所專長,那麼無論他走到哪裏,都將受到格外的重視。
一個商人要想成功,更需要一種最可貴的資本——良好的習慣。有良好的習慣的商人遠比那些沾染了各種惡習的人容易成功。世界上有不少人本來已快跨入成功的門檻,但是因為有一些不良的習慣,使得人家始終不敢對他抱以信任,他的事業因此而受阻於中途,無法再向前發展。
一個人的習慣會影響到他的品格,從而影響其日後的發展。有些青年人原來品格優良,但後來因為沾染了一種惡習,結果再也沒有出頭之日。很多年輕人一開始很不注意自己的習慣,覺得那隻是暫時的小事,但是,久而久之,他可能會因為一些惡習而為人所排擠。到時候他可能會懊悔起來,開始反思:真沒想到那樣隨便玩玩也會養成改不了的陋習。但是,到那時再懊悔又有什麼用呢?
一個有誌成大事的商人,為了自己的前途,無論如何都要抵製不良的誘惑,在任何誘惑麵前都要堅定決心、不為所惑。他必須永遠善於自我克製:不飲酒、不參與賭博、不弄虛作假、不因為毫無意義的項目而舉債、不上賽馬場。他的娛樂項目應該是正當而有意義的。否則,隻要稍動邪念,他就可能一下毀掉自己的信用、品格和成功。如果去仔細分析一個人失敗的原因,就可知道多半是因為那人有著種種不良的習慣。
查爾斯·克拉克先生這樣認為:“很多人能獲得成功靠的就是獲得他人的信任。但到今天,仍然有許多商人對於獲得他人的信任一事漫不經心、不以為然,不肯在這方麵花些心血和精力。這種人肯定不會長久地發達,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要失敗。我可以十分有把握地拿一句話去奉勸想在商業上有所作為的青年人:你應該隨時隨地地去加強你的信用。一個人要想加強自己的信用,並非心裏想著就能實現,他一定要有堅強的決心,以努力奮鬥去實現。隻有實際的行動才能實現他的誌願,也隻有實際的行動才能使他有所成就。也就是說,要獲得人們的信任,除了一個人人格方麵的基礎外,還需要實際的行動。任何一個青年人在剛跨入社會做事時,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立即得到別人的信任。他必須發揮出所有力量來,在財力上建立堅固的基礎,在事業上獲得發展、有所成就。然後,他那優良的品行、美好的人格才會被人發現,才會使人對他產生完全的信任,他也必定能走上成功之路。社會交往中,人們最注意的不是那個成功者的生意是否興隆、進財是否多;他們最注意的往往就是那個人是否還在不斷進步,他的品格是否端正,他的習慣是否良好,以及他創業成功的曆史、他的奮鬥過程。”
很多商人都沒有注意到:越是細小的事情,越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獲得他人的信任,除了要有正直誠實的品格外,還要有敏捷、正確的做事習慣。即使是一個資本雄厚的人,如果做事優柔寡斷、頭腦不清,缺乏敏捷的手腕和果斷的決策能力,那麼他的信用仍然維持不住。
一個人一旦失信於人一次,別人下次就再也不願意和他交往或發生貿易往來了。別人寧願去找信用可靠的人,也不願再找他,因為他的不守信用可能會生出許多麻煩來。
在平時的人際交往過程中,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給人的第一印象。如果一個人能做到與人初次見麵就達到一見如故的程度,那可真是妙之又妙。
最有希望成功的人不是那些才華橫溢的人,而是那些最能以親切和藹的態度給人以好感的人。
通常,教師認為最有前途的學生往往就是那些最能博得他歡心的孩子;老板認為最稱心滿意的店員,也就是那些最能投合自己心理的人。
人類仿佛有一種共同的心理,那就是如果有人能使我們感到喜悅,即使做的事情與我們的心願稍有相背,我們也傾向於接受他。
我們生活中的許多例子都可以證明,博得別人的歡心、獲得別人的信任,是為人處世必不可少的。要想博得別人的歡心、獲得別人的信任,首先一條就是要有一種令人愉悅的態度,臉上要時時帶著笑容,行動要輕鬆活潑。無論你內心是否對別人有好意,如果人們從你的臉上看不到一點快樂,那麼誰也不會對你產生好感。
與人交流,最好要少說自己的身世、自己的遭遇和好惡,你應該學會做一個傾聽者,常常流露出對別人談話的興趣,能仔細聽對方說話。這樣做對你自己絲毫無損,而你所表現出的對別人的同情卻是他們心中最心愛、最重要的禮物。
任何事業要成功都需要持之以恒,要獲得別人的信任也是如此。良好的態度要以一貫之,千萬不要今天扮了一天笑臉,明天難以自製而故態複萌,顯出粗俗急躁的本性。一個誌向高遠、決心堅定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會有始有終,而不會半途而廢,否則,絕難獲得人們的信任。□不守信用的商人與財富無緣一個人立身處世,信用很重要,這是人的名譽之本。對於商人來說,信用的有無,更是決定生意成敗的生死線。但信用絕非一朝一夕之功便可樹立。
人們常說的“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講的就是人的信用。一個沒有信用的人,是為人所不齒的。現在的生意場上,公司、企業做廣告、做宣傳,樹立公司、企業在公眾中的形象,就是想提高公司、企業的信用度。信用度高了,人們才會相信你、和你有來往,才能做成生意。不過,公司、企業的信用度得靠產品信得過的質量,優良的服務態度來實現,而非幾句響亮的廣告詞,幾次優惠大酬賓便可做到。人的信用也是如此。
吹牛皮的人,可以用自己的嘴巴將火車吹著跑。人的信用,不是靠三寸不爛之舌便可“吹”得起來的,得看實實在在的行動。說得天花亂墜,而做起來又是另一套,隻會讓人更厭惡、更看不起,何談為人的信用呢?
王先生是台灣一家雜誌社的編輯,曾用一種很好的社交形象樹立起了他的信譽,結果由一個普通的編輯一躍成為一家刊物的主編。最初,王先生在開始他的計劃時,先向一家銀行借了一筆他並不急需的錢,他之所以借這筆錢,目的是為了樹立他的信譽。這筆錢借到後,他放在抽屜裏並沒有用它,當還款日期一到,便將它還給了銀行。這樣如此幾次以後,他得到了這家銀行的信任,慢慢地,借給他的錢款數目大了起來。最後一次他借的金額是一筆大額貸款,用它去發展自己的業務。
王先生萌生自己辦雜誌的念頭,他估計了一下,起碼需要2萬美元,而他手頭上總共才不過8千美元。於是,他到那家銀行,找每次借給他錢的那個職員,當王先生將計劃原原本本地告訴他以後,他願意借給王先生1.2萬美元。不過,他要與銀行的經理洽談一下。最後,這位經理同意如數借出1.2萬美元,還說:“我雖然對王先生不太熟悉,不過我注意到多少年以來王先生一直向我們借款,並且每次都能按時還清。”王先生就是這樣通過光明正大地使用心計獲得別人的信賴的。
要獲得眾人的信任,鑄就自己的信譽,不論你采取何種方法,篤誠、守信及勤勞都是最根本的要訣。王先生說,他現在已是台北幾家銀行中最受歡迎的人了。
承諾的力量是強大的。遵守並兌現你的承諾會使你在困難的時候得到他人的幫助,會使你在孤獨的時候得到友情和溫暖,因為你信守諾言,你的誠實可靠的形象推銷了你自己,你便會在生意上、婚姻上、家庭上獲得成功。
這並不是空話,有許多事實可以證明這一點,國內外知名度很高的企業無不把信譽推到第一位,受人尊敬的人無不是守信用的楷模。
相反地,有些人隨隨便便地向別人開“空頭支票”,臨到頭來又不兌現,相信他們無論在哪一方麵都是不會成功的。
馬來西亞文人朵拉,寫了一文章,題目叫《答應不是做到》,在總結人們的應酬交際活動時,提出了人們在交往中的一種不誠實、不信守諾言的現象。例如很多時候,我們要求別人辦事,他們的反應是:“好的,好的。”年輕的時候,我聽到朋友這樣回答,就非常放心,並且感動得很,因為有些朋友實在是才結交不久的。然而過不了多久,便發現自己的心放得太早了。當人們點著頭說“好的,好的”時,他隻是口頭上說好,至於真的去實行,十個裏如果有一個,就是你的幸運了。
這類交際者“承諾時,態度看起來非常誠懇,過後,說過的話就如同風中的黃葉,刹時便無影無蹤”。
自以為純純的我,究其實,是蠢蠢的我。在這個大家都忙忙碌碌的年代,居然妄想朋友聽見你的要求,就拋下自己手上的事務不去處理而特別為不在他眼前的你去奔波。
時常用自己的心去度朋友之腹,結果得到的是自己的誤解。也用不著去埋怨被誰欺騙,欺騙自己的其實正是自己。
“答應並不表示做到”。人們可以答應你任何事,但是沒有一次替你做,我們在社會上生存,全都被謊言磨成了老滑頭。有些原本純樸敦厚的人,幾年間,變得世故圓滑。如果回到過去,可以說,從前的自己也不會認得現在的“我”。這種現象,是欺騙的畸形產物。
說到底,承諾是一種信譽、一種責任。人們全然忽視了它的重要意義。答應幫助別人做的一點小事,是沒有必要簽訂合同的。承諾的結果是應諾、履踐諾言。真正的應諾有時像美麗的童話,讓人感動得心靈震顫。
在與人相處中,恪守諾言既然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那麼,如何才能做到恪守諾言呢?
許諾是十分鄭重的行為,對不應辦或辦不到的事,不能隨便許諾,一旦許諾,則須認真兌現。一個人如果失信於人,就降低了自己的價值。如果在履行諾言的過程中,情況有變,以致無法兌現,要向請托者如實說明情況並致歉意,這與言而無信是兩碼事。
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要說真話,辦實事,做老實人,實事求是,講究實效,勤奮上進,任勞任怨;在人際關係上,要光明磊落,坦誠相見,言行一致,表裏如一,謙虛待人,知錯必改。
《荀子·大略》中說:“口言善,身行惡,國妖也。”“國妖”者自有其處世哲學,或投機鑽營,或虛偽奸詐,或陰謀搗鬼,或賣國求榮,雖然得意一時,然而天理昭彰,終究會遭到人們的鄙視、唾棄而遺臭萬年。
《莊子·齊物論》載,有個養猴子的人對猴子說:“我早上給你們三個栗子,晚上給四個。”猴子聽了一個個呲牙咧嘴,嗷嗷亂叫。養猴人動動腦筋,馬上欺騙猴子們說:“好了,別生氣了。我早上給你們四個栗子,晚上給三個。”猴子就高興起來了。
這些猴子的高興大概隻是暫時受蒙蔽所致。天長日久,聰明的猴子自然會悟到養猴人的狡詐和卑鄙,從此不再相信他,而且仇恨他。那時候,養猴人可就要自認倒黴了。
朝三暮四式的狡詐,最終必然失信於人。失信於人,不僅顯示其人格卑賤、品行不端,而且是一種隻顧眼前、不顧將來,隻顧短暫、不顧長遠的愚蠢行為,終將一事無成。
失信於人,大丈夫不為,智者不為。
恪守信用,是一種可敬可佩的美德,是個人良好形象的外現。人們以講究信用來表達對別人的尊敬,以良好的形象表達對別人的讚美。
五、長久生意賺得多
今天滿意而歸的顧客,明天一定會帶著另一個顧客光臨。
——和田良平
□不要想一口就吃成胖子
一個可愛的小孩看著放在桌子上的瓶子裏五顏六色的糖果,口水都要流下來了。旁邊一位慈祥的老人笑著說:“你要是喜歡,可以隨便吃,不要客氣!”
小孩子伸出小手,抓了滿滿的一大把,但是瓶口太細,被糖果鼓脹著的小手被瓶口卡住了。他仍然不甘心地轉動著手臂,但是他的手實在是太大了,因為他舍不得放棄手中的糖果。小孩子痛得哇哇叫,大哭起來,老人語重心長地說:“孩子,隻要你少拿一點,你的手就能出來了,你可以多拿幾次,一次少拿一點不就行了嗎?”
如果把糖果換成金錢、權勢、美色,想必商人們也會像小孩子一樣難以抗拒甜蜜的誘惑吧。人往往會因為貪婪和欲望的膨脹而變得愚蠢。
很多生意人就是這樣,“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瞪著貪婪的眼睛,糾纏在利益上,到頭來卻什麼都得不到,因為他總想著一次就能大撈一把。出於這個目的,他會把投資做得很大,把攤子鋪得很寬,還會在時機尚未成熟的時候擴大規模,而這一切無非就是想把網撒開捕撈大魚,希望一夜就能賺足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這種近乎急功近利的心態和想“一口就吃胖”的貪婪往往讓人失去更多,而不是得到更多。
做生意一次不要貪多,要懂得知足。比如,你是一個跑業務、做推銷、搞發行的生意人,也許你的產品和服務確實很好,而且你也有出色的說服技巧,客戶已經有合作的傾向了,但是出於自身實際情況的考慮,他需要的數量有限,一次性能帶給你的利潤也有限。如果你還是不滿足,繼續遊說,希望能做成更大的買賣,一旦你在言談中流露出的貪婪引起了對方的反感,他就有可能打消和你合作的念頭,更糟糕的是,你從此將永遠地失去了這個客戶。
做生意就是這樣,存有貪婪之心,或者急功近利,或者好高騖遠的人都不能取得預想的目標。首先,有這種想法就說明這個生意人缺乏長遠的打算;其次,這種人對自己的實力認識不清;再次,合作夥伴會因為他的貪婪而取消合作計劃,沒有人會喜歡和一個隻想獨吞利益的人做生意。一旦你忘記了“有錢大家一起賺”的信條,你的生意就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最可能的結果就像故事中的小孩一樣——攫取利益的手受到種種限製。
如果你因為貪婪而失敗,你不必埋怨別人對你的坑蒙拐騙,因為那就證明你具備了吸引騙子和謊言的親和力。要避免這樣的尷尬,首先就要放棄“一口就要吃胖”的想法,因為正當的利益追求並不是“肥身而不養心”。金錢和財富可以讓你生活得更好,夠用就行,而身心健康卻是人最本質的東西,為什麼要為了那些身外之物而犧牲自身的安寧和人格的高貴呢?
何況,賺取長久利潤的總和遠大於一時的貪心所得,真正追求財富的商人自然選擇獲取財富較多的那條路。所以,商人要切記不要想一口吃成胖子。
□在大利潤前保持理智
對於商人來說,擁有大額的訂單並憑此謀取高額的利潤是無與倫比的好事。因此,他們往往擴大自身規模來適應訂單的要求,大利潤也隨之而來。但這種大額利潤真的有助於商人的生意嗎?盛田昭夫告訴了商人們大利潤前的另一種選擇。
1956年2月,日本索尼公司的副總裁盛田昭夫又踏上美利堅的土地。這是他第100次橫跨太平洋,尋找產品的銷路。
紐約的初春,寒風刺骨,細雨夾著朵朵雪花,大街上的行人十分稀少。
身材矮小的盛田昭夫帶著小型的晶體管收音機,頂著凜冽的寒風,穿街走巷,登門拜訪那些可能與索尼公司合作的零售商。
然而,當那些零售商們見到這小小的收音機時,既感到十分有趣,又感到迷惘不解。他們說:“你們為什麼要生產這種小玩意兒?我們美國人的住房特點是房子大、房間多,他們需要的是造型美、音響好,可以做房間擺設的大收音機。這小玩意兒恐怕不會有多少人想要的。”
盛田並不因此氣餒,他堅信這種耗費了無數心血而研究製成的小型晶體管收音機,一定會讓美國人接受。
事情總是這樣,多餘的解釋往往不如試用中發現的道理。小巧玲瓏,攜帶方便,選台自由,不打擾人,正是小型晶體管收音機的優點。很快地這種“小寶貝”就為美國人所接受。
小型晶體管收音機的銷路迅速地打開了。
有一家叫寶路華的公司表示樂意經銷,一下子就訂了10萬台,但附有一個條件,就是把索尼更換為寶路華牌子。盛田昭夫拒絕了這樁大生意,他認為決不能因有大錢可賺而埋沒索尼的牌子。
寶路華的經理對此大惑不解:“沒有聽過你們的名字,而我們公司是50年的著名牌號,為什麼不借用我們的優勢?”
盛田昭夫理直氣壯地告訴他:“50年前,你們的名字一定和今天的我們一樣名不見經傳。我向你保證,50年後我的公司一定會像你們公司今天一樣著名!”
不久,盛田昭夫又遇上了一位經銷商,這個擁有151個聯號商店的買主說,他非常喜歡這個晶體管收音機,他讓盛田給他一份數量從5千、1萬、3萬、5萬到10萬台收音機的報價單。
這是一樁多麼誘人的買賣啊!盛田昭夫不由地心花怒放,他告訴對方,請允許給一天的時間考慮。
回到旅館後,盛田昭夫剛才的興奮逐漸被謹慎的思考取代了,他開始感到事情並非這麼簡單。
一般說來,訂單數額越大當然就越有錢可賺,所以價格就要依次下降。可是眼前索尼公司的月生產能力隻有1000台,10萬台訂單的任務靠現有的老設備來完成,難於上青天!這樣就非得新建廠房,擴充設備,雇用和培訓更多的工人不可,這意味著要進行大量的投資,也是一筆危險的賭注。因為萬一來年得不到同樣數額的訂貨,這引進的設備就會閑置,還要解雇大量的人員,將會使公司陷入困境,甚至可能破產。夜深了,盛田昭夫仍在繼續苦思良策,他反複設想著接受這筆訂貨可能產生的後果,測算著價格和訂貨量之間的關係。他要在天亮之前想出一個既不失去這樁生意,又不使公司冒險的兩全其美的妙計。
他在紙上不停地計算著,比劃著,忽然他隨手畫出一條“U”字形曲線。望著這條曲線,他的腦海裏如閃電般出現了靈感——
如果以5千台的訂貨量作為起點,那麼1萬台將在曲線最低點,此時價格隨著曲線的下滑而降低,過最低點,也就是超過1萬台,價格將順著曲線的上升而回升。5萬台的單價超過5千台的單價,10萬台那就不用說了,差價顯然就更大了。
按照這個規律,他飛快地擬出一份報價單。
第二天,盛田昭夫早早地來到那家經銷公司,將報價單交給了經銷商,並笑著說:“我們公司的做法與眾不同,我們的價格先是隨訂數而降低,然後它又隨訂數而上漲。就是說,給你們的優惠折扣,1萬台內訂數越高,折扣越大,超過1萬台,折扣將隨著數量的增加而越來越少。”
經銷商看著手中的報價單,聽著他怪異的言論,眨巴著眼。他感到莫名其妙,他覺得似乎被這位日本人所玩弄,他竭力控製住自己的感情說:“盛田先生,我做了快30年的經銷商,從沒有見過像你這樣的人,我買的數量越大,價格越高。這太不合理了。”盛田昭夫耐心地向客商解釋他製定這份報價單的理由,客商聽著、聽著,終於明白了。
他會心地笑了笑,很快地和盛田昭夫簽署了一份1萬台小型晶體管收音機的訂購合同。這個數字對雙方來說,無疑都是最合適的。
就這樣,盛田昭夫用一條妙計就使索尼公司擺脫了一場危險的賭博。
時至今日,盛田昭夫的願望得以實現,索尼成為婦孺皆知的品牌。盛田昭夫的堅持不懈、審時度勢都在這個故事中得到很好的體現。如果盛田昭夫當時頭腦一熱,答應了寶路華經理的貼牌要求,那麼今天恐怕就沒有索尼了,如果他在大訂單前不保持理智,那麼索尼也會在不堪重荷之下倒閉了。所以,我們不得不尊重盛田昭夫的睿智。
□差距在信譽中產生
中國商人和西方商人一樣,都要賺錢。然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良好的信譽是至關重要的。今天很多的中國商人還做著一夜暴富的美夢,根本沒有建立良好信譽的耐心和教養,隻知道快刀宰人,六親不認。
報載,中國某城市一家大型商場,因營業員疏忽,將一件1727元的大衣誤標成727元。大衣售出後,營業員發現自己的失誤,他想方設法,居然找到了購買大衣的顧客,並要追回大衣或補回貨款,但遭到顧客拒絕。
據說,該營業員已經向律師提出谘詢,並且得到律師的支持。看來,這次失誤,很可能會演變成一場小小的官司了。打官司嘛,難免就要撕破臉皮,不論輸贏,那位顧客的親友們以及他的同事們對那家商場就要心存疑慮了。
無獨有偶,類似的事情在美國也發生過。
一位在美國深造的中國女士去樂器店挑選鋼琴,最終選中了一架她認為物美價廉的。她將營業員叫到身邊,將自己的選擇告訴了他。營業員一看鋼琴上的售價標簽愣住了,他向這位中國女士道歉,請她稍等,他要去向經理請示一下。一會兒,經理從店堂後快步走出來,老遠便向這位女士伸出手,笑著說,祝賀您!您花最少的錢買了一架最好的鋼琴!
原來也是出於疏忽,售價標簽上少標了一個“0”,但店主與顧客的交易就這樣輕鬆地完成了。
從一個小小的場麵管中窺豹,也可以看出一些西方商人的氣度。
在雅典,兩個中國人走進一家專門經營旅遊紀念品的商店。商店營業麵積不小,但商品的陳列非常粗放,店裏沒有一隻玻璃貨櫃,銅雕銀器、彩瓶掛盤、仿古大理石雕像被隨意地擺在一張張木台子上。
那裏的商店經常都是冷冷清清的,不像中國的商店,總是摩肩接踵,擁擠不堪。可就是這麼巧,兩位婦女在就要走出店門時,其中的一個大概仍然留戀某件商品吧,轉身要再看一眼——就在她轉身之際,她腰間的挎包將門口木台子上的一個五彩瓷瓶刮到了地上,當然摔個粉碎。
若在中國商店裏出現這個場麵,毫無疑問,店主要堅持索賠,顧客據理力爭,指責店主商品擺的不是地方。
但這次不是。
正當那位婦女有些不知所措的時候,店主已經走到她麵前,說:“對不起,沒有嚇著您吧。”
婦女連聲道歉,問他:“要我賠嗎?”
店主說:“您告訴了我,應該把東西擺在恰當的地方。請吧,歡迎您再來!”
最後的結局是這樣的:那位婦女買走了一個古希臘的銅像。她的朋友大概也覺得這位店主可以信賴,買走了兩個彩色掛盤。□堅持商業道德現代經營活動中經常涉及到商業道德問題,這是商人能否做長久生意的關鍵。如果能堅持原則,那麼一定會有所回報,如果犯下大錯,則後悔莫及。
在一座小城裏,提起“福記西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20多年來,“福記”始終是那塊老招牌。朱老板也總是那個笑容,挺著啤酒肚,站在店門口盯著每個過客的西裝,上下打量。
看到剪裁高明的,朱老板一定主動讚美:“這位先生,你的西服在哪兒做的?真高明!”
遇到水平一般的剪裁,朱老板也很厚道,即使對方請他品評,他也隻是笑笑:“還不錯!還不錯!”
不知是否就因為朱老板會做人,所以生意興隆,20年不衰。
有人眼紅,在旁邊也開了幾家縫紉店,都搶不過朱老板。其實,“福記西服”的價錢並不便宜,式樣也不算新潮。可以說,朱老板人固然和藹,做生意卻有點怪。
譬如有人自己拿布料上門,請朱老板剪裁,料子太差的,朱老板一定拒收;顧客要求特別的花樣,朱老板也難得接受。算算,這推出去的生意還真不少。妙的是,每個“福記西服”的員工,都跟朱老板有同樣的堅持,甚至出去開了分店,仍然秉持朱老板的原則。據說他們都是在看到朱老板的一件法寶之後,就成了忠實的信徒。
那“法寶”是一件西服上裝。
“這是我早年在上海開業時做的。”朱老板總是指著那套衣服說,“有一天,來了位顧客,拿著料子,要我為他剪裁,我一看布料,說:‘這料子太差了,隻怕不值得吧?’顧客回答:‘你隻管賺工錢就成了,管什麼料子?’我心想也對,就接了。”朱老板解開那件衣服的扣子,歎口氣:“接著,那顧客又要我把扣子和扣眼縫成不一樣高。我笑說:‘那不是太滑稽了嗎?’顧客還是那句話:‘你照做,隻管賺工錢就成了!’我再想,隻要他給錢,有什麼問題呢?就答應了。”
朱老板眼睛一瞪,目射寒光:“沒多久,對門開了一家西服店,把我的生意全搶了。隻要有客人去,那店老板就會拿出一套衣服給他看,讓對方摸摸布料,看看扣子,再翻翻領子裏釘的商標,那是我的商標啊!”
停了半晌,朱老板舉起手上的西裝:“我不得不關門大吉了。臨走,我到對麵那家店,拜訪了他們老板,正是來我這兒做西裝的那個客人。我說:‘我要走了,再也不回上海混了,惟一的請求是,能不能讓我買回自己做的那套西裝?’他給了,就是我現在手裏這套。末了,他對我說:‘年輕人,錢固然重要,原則卻更重要啊!’”
幾十年來,這套衣服一直掛在“福記”的櫃子裏,每個店員打開櫃門拿東西時,都能看到。
□創造性地保持長久生意
在現代市場競爭中,由於產品迅速地更新換代,要使商人擁有一定的顧客群而不被別的商人搶走是十分困難的。這就要求商人在維係顧客,爭做長遠生意時,在手法上進行不斷的創新。
某些創造性的辦法,看似冒險,實則是另一種更穩固地獲取財富的手段,君子取財之“道”還有許多未被開發利用,看來還需要更多的妙法。
農機大王梅考克在實行分期付款這一辦法時,也帶著幾分勉強。但在當時,農業機械製造業市場的競爭愈來愈劇烈,沒有“出奇製勝”的辦法很難擴展業務。梅考克不但是個發明天才,而且也是個經營天才,他為了擴展公司的業務,不僅自己天天思考新策略,也鼓勵員工動腦筋想辦法。
“我們不但要有優良的產品,”他對員工說,“更要有好的辦法,盡快把它給賣出去。產品放在消費者手裏,總比存在倉庫穩當。”
在他的鼓勵下,員工們一個個搜腸刮肚找主意,但就是想破了腦袋,也沒有令梅考克滿意的:他想像中的新辦法,一定要新奇又吸引人。
有一天,他自工廠回住的地方,在附近的廣場上看到幾個小孩子在玩遊戲,好像玩得很起勁。這天他興致很好,就停在旁邊看了一會兒。
遊戲結束之後,一個較大的孩子從口袋裏摸出一盒糖來,打開盒子,裏麵是包好了的一小包一小包的糖。
“這一包有10塊糖,”那個大孩子打開其中的一包給其他的孩子看了看,“這是我姨媽從巴黎帶回來的,好好吃啊!”
那個大孩子把一塊糖擱在嘴裏,一麵嚼著,一麵裝出很好吃的樣子。
其他的孩子都睜大眼睛看著他,有的連口水都流出來了。
“我自己吃不了這麼多,”那個大孩子裝模作樣地說,“可是,要我白送我又舍不得,這樣吧,我便宜點賣給你們,每小包十美分。”
於是,小孩們連忙掏出自己的錢,最後一個較小的孩子很不好意思地說:“我隻有三分錢,買一塊可以嗎?”
“不能零買的,你為什麼不回家再要七美分呢?”
“可是,我爸爸媽媽上班還沒有回家,誰會給我呢?”
“那沒辦法,你隻好看著別人吃了!”那個大孩子似乎一點也不肯通融。
那個小孩嘟著嘴,不知是生氣,還是想哭,表情十分難看。
梅考克想走過去給那個小孩子十美分,但他剛想行動,其他的小孩已經想了個主意。
“這樣好不好,傑克?”其中一個小孩對那個大孩子說,“讓安德魯欠你七美分,等他明天或後天有了錢再還你。”
“可以,”叫傑克的大孩子說,“但要加點利息。”
“好的,”叫安德魯的孩子搶著說,“我明天還你八美分,隻要你肯先把糖給我。”
這筆小小的交易成功了!
梅考克看到這普通一幕,突然心裏一動,他想:“有很多人不是也想買我的收割機嗎?隻因他們一次付不出錢來而作罷。我何不學學這幫孩子實施一種分期付款的辦法?這樣一定可以增加收割機的銷路。”
梅考克後來就實行了這個“分期付款”的辦法,事實證明,他的這一辦法是正確的。
分期付款現在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但對19世紀的各行各業來說,還沒有一個老板有如此膽量。因為這一辦法說起來簡單,實施起來卻是有很大的不可預知性,如物價波動、材料限製以及壞賬的增高等等,也就是說具有很大的風險性。梅考克從小孩的一筆交易中得出靈感,從而演變出“分期付款”的辦法——雖然在實施這個辦法以前要承受巨大的市場風險,但實踐證明這一方法非常成功。其實世界上很多重大的創新,就是得自這些偶然的靈感。
而不斷的創新,則在客觀上給商人帶來一定數量的顧客群,也給商人帶來了長久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