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厭鎮惡術 終章(完本致歉信)(2 / 2)

麵對著滾滾而逝的江河,或許我也會發出孔子的那句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多少次,在恍若穿雲的夢境中,魂遊千年,神交古人。

在血肉橫飛的戰國,目睹諸侯間的爭霸廝殺、百姓的顛沛流離,心神俱傷。飄忽間,仿佛來到了汨羅江畔,看到了楚大夫屈原枯槁的身影,他的眼中飽含熱淚,口中低吟著《離騷懷沙》中的“明告君子,餘將以為類兮”,縱身一躍,將自己的身體,與萬頃碧濤融為一體,同時也將愛國憂民的情結延續後世。

在東晉偏安一隅的朝堂之外,一處恬靜安然的“世外桃源”,隱居著一位“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高潔之士,他有著嚴子陵的隱士情懷,同時也有著曹子建的的“八鬥”之才,這位“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謙謙君子,盡享著“采菊”於“南山”之下的樂趣,在當時汙濁混雜的世道中,獨享著這份寧靜與安詳,雖然也有幾多無奈,但這位“五柳先生”,已然將“陶淵明”這個令後世無數文人騷客心馳神往的名字永遠地鐫刻在了中國古代文學史的卷冊之上。

在盛唐的歌舞升平之 下,虛掩著一種行將破敗的跡象,君王顯貴們的醉生夢死,使這個曾經輝煌無限的帝國漸漸露出了疲憊之態。然而此時,從天下的名山大川之中,走出一位懷有“兼濟”之誌的桀驁之人,他有著“天子呼來不上朝,自稱臣是酒中仙”的瀟灑,也有著“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氣節,在“賜金放還”之後,依然吟誦著自己曾經的傳世名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在飽經憂患之後,隻是淡淡地寫下了“行樂須及春”的無奈之言,李白,這位被後人傳頌千古的“謫仙人”,以他寂寞卻依然灑脫的姿態,為唐詩的繁榮,增添了不可缺少的神來之筆。

貶謫黃州的鬱悶,並沒有讓他消沉,“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這樣的人生態度,奠定了蘇軾人生的高度,在政治失意的人生低穀,仍然可以追慕前賢,寫出“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豪言,實在是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雖然有“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悲戚之情,但他的那份大氣與坦然已足夠讓他傲世一切苦難而屹立不倒。

一位曾為官宦世家的子弟,一位曾享受鍾鳴鼎食的富家公子,卻因為突襲的政治變故,而家道中落,淪為社會悲苦大眾的一員。然而,正是在這種極其艱苦的環境之下,這位嚐盡人間冷暖的落魄之人,卻耗盡一生的心血,完成了一部影響中國甚至遠傳國外的巨著—《紅樓夢》。他,就是曹雪芹,一個“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的作者,一個影響數代文人的文學大家。而如今,一曲《紅樓》幽遠,萬顆紅心欣然。

中國流傳數千年的經典文化,已瀕臨斷代之險,仰問蒼天,兩行熱淚順臉頰肆意地流淌,諸子百家之精要,數代思想家之主旨,還有數以萬計的文史典籍,難道都要隨時間流逝而化作一縷輕煙?

張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玉簫愚魯駑鈍,隻能四選其一而為之,麵對著由指尖倏然劃過的時間,麵對涓涓細流的似水年華,我隻希望發一宏願:縱然年華染青絲,誓為往聖繼絕學!

最後,以一首原創現代詩來表達我對這部《鬼魅人心》的不舍!

落雨中,衣袂輕靈飛舞,

心念,穹宇下恣肆汪洋。

掩卷遐思,溯遠長河,

千古風流,憑吊臨江。

漠北狂沙,單於飲血空闈帳,

酣夢裏,閱盡未央萬花顏。

長安壯士戎歌嘯,

星稀寂寥,荒原拭劍夜未眠。

如煙江南,恍惚似曾見,

幻境中,一蓑、一釣、一漁翁。

一環帝王塚,萬點胭脂淚,

鉛華洗盡,秦淮餘香雨濛濛。

川西蜀道,騷客行難意躊躇,

萬卷詩書煮酒醉。

撫琴豪言,縱使今朝不稱意,

浪蕩江湖終不歸。

夢回江東,常憶英雄氣,

多情優柔空對飲。

冷幃紅顏,訣別涼夜裏,

陰魂終散,冽風悲中吟。

心倦落寞,江山總無情,

逍遙風塵淒涼意。

回首多少征人淚,

哀歎幾人覓?

牢騷滿腹,言盡於此!

各位讀者,《鬼魅人心》必與各位江湖再見!

咱們山高水長、後會有期!

583088906 我的QQ,歡迎讀者們開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