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徐惟誠
中國有億農民。
八億農民的狀況,是決定中國前途和命運的重要因素。
致力於提高億農民的素質,是我們典一項重
其中就包括向廣大農民提供數量足夠的、適合農馬齊睪的優秀讀物。
可惜,現在供應農村的出版物,還遠遠不能滿足需要?
並不是農民不想讀書。
如今的農村,已經有了大抵高小、初中畢業的學生,還有_些高中文牝程度的新農民。
農民睪鴦富,就離不開科學技術知識。怎樣選育良種,怎樣施肥,怎樣興修水利,怎樣防治病蟲害,怎樣使用薄膜,怎樣剪枝,怎樣養豬、養雞,以至各種經濟作物的栽培、各種經濟動物的飼養,、等等知識都是農民所需的。
數十萬個鄉鎮企業在農村啜起,近萬農民進入了鄉鎮企業。這給廣大農村帶來了新的希望,也提出了有關生產、經營、管理等一係列新的知識需求。
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廣大農民的社會交往迅速擴展,同時也就迫切需要了解許多有關的知識。諸&法律、/法規、稅收、信貸、郵政、交通、電信彙兌/票據、合同、廣告等等,都已經成為許多農民很有興趣的事情。
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入一些家祠電器陪續進入農莨的域娘祌著隹的條件也正在變化之中,衣著的用料和款式,家具的式樣,衛生的條件,化妝貓的運用,雒同前幾年發生了很大的教,人們自然也就需要了解與此有關的許多新的知識。
農民的物質生活改善了,文化生活也要求改善。琴祺書畫、吹拉彈唱、耍龍燈、舞獅子、拳術、體育、業餘創作、新聞報道,在各地農村中都大有人才,更有廣泛的愛好者。如何向他們提供指導,也是一件不可忽視的大事。
生活中的許多新變化,使原來的人際關係袼局不斷受到衝擊,一些腐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乘隙而入,一些舊的封建迷信習俗死灰複燃。如何在新的情況下,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傳統,建立新型的社會主義的良好的倫理道德規範,包栝如何尊敬老人,如何教育子女,如何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這些學問既是社會安定和進步的需要,也是廣大農民自己切身利益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廣大農民作為社會主義中國的主人,還需要了解偉大祖國的曆史和現狀,了解世界大勢,了解黨的方針政策,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知識。
由於以上種種原因,我們決定集中編選一杳《中國農村文庫》。這套文庫的內容,力求通俗、簡明、實用,希望它能受到廣大農村讀者的歡迎,對於農村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促進的作用。
但是,由於我們對於做好這樣一項偉大的工程缺乏經驗,殷切地希望得到廣大讀者和各方麵同誌的熱情幫助,大家都來出主意,才能使這套大型圖書越出越好。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