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34.廢帝自立(下)(2 / 2)

大亨元年(403年)十一月,桓玄加自己的冠冕至皇帝規格的十二旒,又加車馬儀仗及樂器,以楚王妃為王後,楚國世子為太子。十一月十八日,由卞範之寫好禪讓詔書並命臨川王司馬寶逼晉安帝抄寫。二十一日,由兼太保、司徒王謐奉璽綬,將晉安帝的帝位禪讓給桓玄,隨後遷晉安帝至永安宮,又遷太廟的晉朝諸帝神主至琅邪國。及後百官到姑孰勸進,桓玄又假意辭讓,官員又堅持勸請,桓玄於是築壇告天,於十二月三日正式登位為帝,並改元“永始”,改封晉安帝為平固王,不久遷於尋陽。

桓玄篡位以後,驕奢荒侈,遊獵無道,通宵玩樂。即使是桓偉下葬的日子,桓玄在日間哭喪但夜晚就已去遊玩了,有時甚至一日之間多次出遊。又因桓玄性格急躁,呼召時都要快速,當值官員都在省前係馬備用,這樣的朝廷已經不再是朝廷的樣子了。另桓玄又興修宮殿、建造可容納三十人的大乘輿。百姓更因而疲憊困苦,民心思變。北府舊將劉裕、何無忌與劉毅等人於是乘時舉義兵討伐桓玄。

永始元年(404年)二月二十七日,劉裕等人正式舉兵,計劃在京口(今江蘇鎮江)、廣陵(今江蘇揚州市)、曆陽和建康四地一同舉兵。其中劉裕派了周安穆向建康的劉毅兄劉邁報告,通知他作內應,然而劉邁惶恐,後更以為圖謀被揭向桓玄報告,桓玄初封劉邁為重安侯,但後又以劉邁沒有及時收捕周安穆,於是殺害劉邁和其他劉裕於建康的內應。原於曆陽舉兵的諸葛長民亦被刁逵所捕,但劉裕等終也成功奪取了京口和廣陵,鎮守兩地的桓修和桓弘皆被殺。

劉裕率義軍進軍至竹裏,桓玄加桓謙為征討都督。桓謙請求桓玄派兵攻劉裕,但桓玄畏於劉裕兵銳,打算屯兵覆舟山等待劉裕,認為對方自京口到建康後見到大軍必然驚愕,且桓玄軍堅守不出,對方求戰不得,會自動散走。不過桓謙堅持,桓玄就派了頓丘太守吳甫之及右衛將軍皇甫敷迎擊。不過二人皆在與劉裕作戰中戰死,桓玄大懼,就召見一眾會道術的人作法試圖對抗劉裕。後桓玄又命桓謙、何澹之屯東陵,卞範之屯覆舟山西,共以二萬兵抵抗劉裕。不過劉裕進至覆舟山東時故設疑兵,令敵方以為劉裕兵力眾多,桓玄得報後更派庾賾之率兵增援諸軍。然而,因為劉裕的兵眾大多是北府軍出身,故桓謙軍隊都畏懼劉裕,未有戰意,而劉裕則領兵死戰,並乘風施以火攻,終擊潰桓謙等。

請看下一講:一語成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