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
閑看中國人的信仰,發覺天師教很有意思。它是道教的分支,出現於漢代,在三國、魏晉時期得到發展。
天師教也稱為“五鬥米教”,信徒交上五鬥米就算入教。教會相當於心理醫院,五鬥米是掛號費。入教後,你思想有了信仰,精神得到愉悅,心靈感到溫暖。天師教雖然宣傳人鬼共舞、修煉成仙等迷信,但在客觀上分散了百姓的痛苦,彌合了社會的傷口。
東晉末年,皇室偏安江南,皇權勢弱,士族和地方勢力強大。東晉王朝後期,實際上隻能控製“三吳”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江浙一帶。“乍窮不改舊家風”,控製的地盤小了,但統治階級們鶯歌燕舞不可少,生猛海鮮照樣吃,錦帛玉緞穿不完,嬌妻美妾一大群。這些負擔都要分攤到“三吳”地界,老百姓的日子真是沒法過了。
低級士族孫恩、盧循看到天下將亂,就利用天師教起兵造反,妄圖登上權力之巔。
天師教被一些野心家利用後,變得荒唐與怪誕。教徒們思想被控製,瘋狂演繹了一幕幕或血腥、或慘歎、或離奇的悲劇。當信仰的狂熱退去,聰明的人會發現,真正讓人瘋狂的不是宗教,而是權力。
讓我們一起走進那個時代,揭開孫恩、盧循等人的麵具,窺探劉裕、謝琰、劉牢之、李流等人的內心,傾聽肖明珠、張翠花、林巧、紅蓮等女人的淒麗故事。
我們開始吧,從一個血案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