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天子帝師(1 / 2)

大胤,康寧九年。京都,絕月樓。

隻見一位八字胡須的說書先生身著粗布長袍,立在當中高台之上,手拿驚堂木,正在口若懸河地講著“穆含光三擒關山豹”的故事:“卻說那穆元帥什麼都沒做,隻是這麼簡簡單單一眼望過去,那小子立時腿軟,癱倒在地。你當是何緣故?要知道我們大胤朝的穆元帥可是天上的軍神轉世下凡,專程來鎮守一方、護佑百姓的。他身長九尺,頂天立地,耳長垂肩,雙目能自視其耳,手長過膝,生得一身神力,十八般武藝可謂是樣樣精通,左手流雲弓,右手震山斧,隨便那麼一跺腳,土地公都要抖三抖。最神奇的是,他生得一雙如炬慧眼,天黑了都不怕,這可是玉皇大帝賞賜下來的寶貝,隻消那麼一掃——那些個醃臢小人可不一下子就被找出來了!”

大胤風俗,百姓閑時最愛三樣事物:看戲、聽書、打醮。這絕月樓便是京城裏聽書的最好去處,不但說書先生多,而且時不時就會出一些新段子。來這兒聽書的也都是真心愛這口的。既有平頭百姓,也有豪門望族。一旦進了絕月樓的大門,一律都是普通的聽眾,不分貴賤的坐在大堂上,一邊喝茶一邊聽書,十足的愜意,也算是“京都一景”。

今日登台的是絕月樓最負盛名的齊先生,所以樓中格外熱鬧,不但座無虛席,還有好些人站在那裏,就為了能聽齊先生說一出“穆元帥”。齊先生也不負眾望,一邊講,一邊伸手比劃著。聲音一忽兒高,一忽兒低,牽著聽眾們也跟著一忽兒緊張萬分,一忽兒又齊聲大笑。待聽到最後,裏三層外三層的聽眾齊齊讚了一聲“好!”要知道在大胤朝,穆含光的名字簡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的英雄事跡就連婦孺都耳熟能詳。是他一手創建了皇朝最為穩固的西北防線,將大胤朝的疆域向西擴充了數百公裏,威震住四方鄰國不敢來犯已達十年之久。就連當今皇帝陛下見了他的麵,也要尊稱他一聲“老師”。隻不過,天子帝師穆含光一向鎮守邊疆,從不在京城露麵,人們隻能根據種種傳說推測他的長相,而且越傳越神,到最後竟變成了如齊先生所述的樣貌。

“真是個怪物。”一個灰布衣衫灰布帽,整個人都灰撲撲的老者坐在角落裏,一邊吃著桌上的花生米,一邊不屑地點評道。他身材精瘦矮小,長得其貌不揚,留著一把稀稀拉拉的山羊胡,打扮得像是個剛剛進京的鄉下人。

他旁邊桌上剛巧坐著的是兩位錦衣華服的公子哥兒:戶部侍郎家的宋天磊和琅琊王家的王瑜。他兩人從小就以穆含光為偶像,哪能任由個小老頭兒在這裏指手畫腳?宋天磊當即一拍桌子就站了起來,大喝道:“老東西你罵誰呢!”

老者眼皮都沒有抬一下,慢條斯理地為自己斟了一杯黃酒,說:“耳長垂肩,手長過膝,兩隻眼睛像火炬,這還是人麼?若有人真的長成那樣,還不早被打死了,難不成供在那裏嚇人玩兒啊。”

老人家說話促狹,倒也有趣。不少年輕人聽他這麼一說,都“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穆元帥是天神下凡,自然生的與眾不同。哪是你這等窮酸老頭兒可以隨意糟踐的!”宋天磊聽到周圍的譏笑聲,麵上不由得一紅。他身為宋侍郎家三代單傳嫡嫡親的寶貝兒子,平日在京城耀武揚威慣了,何曾被這樣擠兌過?更何況對方還是個不知道從哪裏跑出來的窮酸老頭子,心中更是一把邪火瞬間燒起來,想都不帶想就揮手將手邊的茶杯扔了過去。那茶杯在空中打了個旋兒,擦著老者的耳朵飛了過去,砸在了牆上,碎成無數塊碎片。

茶杯沒有打中老人,茶水卻撒了老人一身。他施施然用手擦了擦衣衫,苦笑道:“果然是天子腳下,年輕人都這般氣盛。真讓老夫大開眼界。”

“就得讓你這糟老頭子長點記性才是!免得不知道天高地厚,衝撞了貴人。”宋天磊略帶得色地回答道。他伸出一根白玉般的指頭,在老人麵前畫了個圈,然後衝下點了點:“快過來老老實實磕三個響頭,給穆元帥賠禮道歉!否則可別怪本大公子不客氣!”

老人看了看他,慢慢道:“你這年輕人真是胡鬧,一點都不懂得敬老尊賢,又這般沒有教養,豈不是白瞎了穆元帥這麼多年的好名聲。”

宋天磊梗著脖子愣在那裏半晌,這才氣急敗壞地衝著身邊的隨從大喊道:“你們都愣著幹嘛!還不快給本少爺好好教訓教訓這死老頭子!”

他平日裏本就招搖,出門從來都是前呼後擁的。今天也不例外。馬上便有二三十名家丁站出來衝著那名老者一步步走過去。

王瑜坐在旁邊,微微皺了皺眉頭,小聲說道:“畢竟是個老人家,意思意思得了,可別真弄出人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