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帝王君主懸案——天朝驚魂疑雲,留待千秋評說 (1)(1 / 3)

金頂紅牆隔世絕,太液池邊聽秋風。從古到今,封建帝王都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興於憂患,亡於戰亂,中國曆代王朝命運大抵如此。

綿綿數千年,在陰森的皇宮中,人類曆史經曆了無數次興亡更替,舊王朝覆滅、新王朝崛起,既有喋血宮門的驚歎,也有黃袍加身的榮耀;在中國古代曆史的大舞台上,曾出現過多少個粉墨登場的曆史人物,或者千秋大業為人頌,或者一帝功成萬骨枯。

在朝野深宮中,演繹出一幕幕人類曆史上的悲劇、喜劇和鬧劇,繪製了一幅幅血淋淋的曆史畫卷,其中有帝王統治江山平天下的王者風采,也有皇室紛爭內亂、謀權篡位的血腥和傾軋;在宮廷深院外,封建帝王們的身世背後,嫡庶皇位的陰險鬥爭,皇帝與後妃之間的愛恨情仇,永遠是後人悉數不盡、百聽不厭的故事和談資。

本章彙集了封建王朝中最具影響力的帝王代表,講述了他們的人生軌跡、朝廷政務、後宮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等,層層揭開帝王們身後留下的謎團。

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身世揭秘

秦始皇,名嬴政,公元前259年生於趙國都城邯鄲(今河北邯鄲)。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子楚)病故,年僅13歲的嬴政繼承了秦國的王位,成為了第31代秦王。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王嬴政統一了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鹹陽。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嬴政在東巡途中病逝於沙丘平台(今河北廣宗),葬於驪山(今陝西臨潼)。秦始皇在位37年,其中稱王25年,稱帝12年。

秦始皇的父親名為異人,是秦昭王之孫,他的父親是秦昭王之子太子柱,即後來的秦孝文王。異人有兄弟20餘人,他並非長子,其母夏姬也不受太子柱的寵愛。這種情況使得異人不可能成為太子柱的嫡嗣。於是,異人理所當然地被送到趙國。然而,當異人這個落魄王孫出現在趙國都城邯鄲時,被大商人呂不韋所結識。

呂不韋設法為異人尋找晉身之階。他先是晉見華陽夫人,獻上了遠道帶來的珍貴禮物,又在華陽夫人麵前極力讚揚異人的賢德與智慧。他勸說華陽夫人趁著年輕貌美,且得寵之時早為自己打算,在諸公子中選出一位賢孝之人作為自己的兒子,把他立為正式的繼承人。諸公子中以異人最為賢孝,而且又常常表示“以夫人為天”,若將他扶持為繼承人,今後“母憑子貴”,就可終身在秦國得寵,其家族也可在秦國保持現有的或是更大的勢力。否則,一旦華陽夫人年老色衰,或者太子柱辭世,必定會有新的秦王即位。一番肺腑之言,深深地打動了一直為自身無子嗣所苦惱的華陽夫人。從此,華陽夫人時常向太子柱吹枕邊風,讚揚異人的賢孝仁德。

於是,太子柱約立異人為嫡嗣,接著又給異人送去大批錢財,並聘請呂不韋扶助異人。從此,異人名聲日盛,譽滿諸侯。

回到邯鄲後的呂不韋與異人終日飲酒作樂,廣交天下豪傑,呂不韋還把自己的一個能歌善舞、年輕貌美的寵妾趙姬送給了異人。

據野史記載,趙姬在跟隨異人時已然有了身孕,但9個月後,竟無臨產征兆,直到懷胎後的第13個月才生下一子,這就是後來的秦始皇嬴政。

秦嬴政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憑借著祖先留給他的基業,橫掃六合,統一天下,又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專製主義中央集權製度,將中國推向了一個新的曆史。

大漢天子劉邦:“感龍而生”的入世神話

漢高祖劉邦,生於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沛郡豐邑(今江蘇豐縣)人。在秦末農民戰爭中因為被項羽立為漢王,所以建國國號定為“漢”,定都洛陽,後遷都長安,為了和後來劉秀建都洛陽的“漢”區別,曆史上稱為“西漢”。

劉邦年輕時放蕩不羈,鄙視儒生。稱帝以後,他認為自己是馬上得天下,《詩》《書》沒有用處。陸賈說:“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劉邦於是命陸賈著書論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資借鑒。他命蕭何重新製訂律令,即“漢律九章”。劉邦晚年寵愛戚姬及其子趙王如意,疏遠呂後,幾次想廢黜呂後所生的太子劉盈(惠帝)而立如意。但因大臣反對,隻好作罷。高祖十二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後病重不起。公元前195年4月,劉邦在長安長樂宮崩逝,葬於長陵(今陵西鹹陽以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