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祭清明鄉鄰懷舊托鬼神老栓悲情 六、希望
老實善良的華老栓哪裏知道,人的命運是隨世間的規則和風氣變化的,有什麼樣的規則,就有什麼樣的風氣,風氣對誰有利,誰就走運得益。規矩不讓老實人吃虧,倡導安分誠實的德行,鑽營投機、招搖撞騙之人得不著便宜,大家自然都願意做本分厚道的老實人,這天下便是老實人的天下,有良心的世界;規矩不良,疏漏太多,甚而放縱自私自利,鼓勵算計爭奪,把人往唯利是圖的歪路上逼,世間必然生出許多爾虞我詐,蠅營狗苟之事。在長媽媽孫子所說的“狼吃羊”的叢林規則和風氣之下,隻以良心揣度別人,不善算計和提防的老實人,就少不了被別人算計,乃至毀滅,適者生存乃是動物種群的普遍法則。
人原本就是固有私欲的動物,私念源於本性,總希望自己擁有的好處多於別人多,金錢權勢念念不忘,酒色財氣趨之若鶩,此乃人之心性。隻因人的群體比獸類多了些理智和情義,多了些法度和畏懼,多了些倫理道德的尺度,才使得人之社會與動物種群有了本質的區別。囿於社會規則與公共道德的約束和個人品行的自律,人之自私的本能隻能潛伏於心胸的暗處,而不能隨意的發揮,人與人之間必須顧及生存的公平與和諧,而不能像獸類那樣自由放縱和率性地弱肉強食,你死我活地爭鬥,這才使人的社會得到了安寧和有序地延續,維係人類之平安和睦的,就是這些注重公平的規則,就是教化和影響人們行為的倫理與大道。
規則是決定社會形態和群體之命運的柱石,人之行為及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乃至社會之安危,總是隨著世道規則的變化而變化的。法度昌明,褒貶得法,是非界限清晰,張揚抑止有度,世人必然要信守綱常,尊崇大道,克製自我,揚善棄惡,天下便會海晏河清,正氣浩蕩。倘若,這導引或約束大眾的規則失之偏頗,疏漏太多,甚至是非顛倒,美醜無分,將人之社會視同動物世界,一切任由弱肉強食,自生自滅,人們便會為了生存與自肥而不顧一切地去謀算與爭奪,群體之間的強弱之分亦必然隨著這種狼性的搏殺而愈發明顯,其時,這社會也就難免要變得糟糕與可怕。正可謂:道之不正,人必不仁。
而未莊的裂變,其最大的特色恰好就在於把人類的社會同森林裏的動物世界混為了一談,把教化與引導世人的大道弄的太過偏執,明晃晃的將一個錢字高架於社會的道義和準則之上,赤裸裸地將人生之價值等同於金錢和功利,過度地引誘人們到名利場上去拚搏與爭奪。這種瘋狂的顛覆和劇烈的變異,使得人性如同那青石牌樓上的未字一樣被撕裂,人身上自私的弱點一下子被無度地誘發出來,並得到肆無忌憚的放大和發揮,人們對金錢和權勢表現出極端的崇拜與狂熱,一切與金錢無關的社會意念和世道規則,都被視作無稽的妄言而拋在了九天之外。在此等物化到極致的風氣之下,錢財與權勢成了驅使眾生的魔咒,除了錢財,除了自己的生存,人們不再思考和爭論是非善惡,不再顧忌禮義廉恥,不再講求公平與合理,不再崇尚相互之間的謙讓與關愛;人人隻熱衷和專注於自己的成功與占有,而毫不在乎這種成功和占有對別人有什麼妨礙與傷害,人們被教化成森林裏的禽獸,不停地為了自己的領地、食物而算計、追逐、廝殺,瘋狂的利益爭奪在人與人之間此消彼長,不斷地博弈,而“狼吃羊”的遊戲也會在人群中不斷地演繹和延續……
總而言之,在充滿野性、自私與放縱的叢林法則下,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動物,都要經曆和承受搏殺與爭奪,而搏殺和爭奪的結局隻能使強者更肥,弱者更孱,有的得以繁衍和昌盛,有的則倒下甚至屍骨全無。歸根結蒂,隻要缺失公平的嗬護和道德滋潤,不管什麼潮流,什麼遊戲,隻要你沒本事跟上,沒本事適應,你就注定要被懲罰或淘汰,此乃必然之理。阿Q的癲狂、王胡的成功,孔乙己的得勢、秀才的鑽營,太爺的腐敗、吳媽的不義,何小仙的招搖,小尼姑的墮落、魏金花的騙術乃至長媽孫子的勢利與叛逆等等,都是這規則與風氣的結果,而他家的不幸也是這結果的結果。
華老栓不懂這道理,隻以為最近這兩年自己倒黴是走了敗運,氣數不好,於是便把時來運轉的希望寄托在祖宗神靈身上,想通過孝心和誠意來感動鬼神,化解自己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