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稱作學校的地方53(1 / 2)

52

對於一個人來說,一輩子要給兩個銀行打交道,一個是建設銀行,另一個是人生銀行。建設銀行包括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等;人生銀行包括身體銀行、品德銀行、能力銀行等等。這兩個銀行一個是管生活的,一個是管精神的,都不能出毛病,要同時建設好。說通俗一點,建設銀行的錢不夠用了有時能向別人借一點,但是一定記著還;精神銀行的存款是借不出來的,他就是想借給你,你也不能用。現在說說人生銀行的身體資本,它是怎麼來的呢?也要像向建設銀行存款一樣,一點一點地存,要一點一點地積攢,但這個資本不像存款那樣有意思,能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這個錢是存的時候看不見、用的時候不明顯,年輕的時候有沒有都無所謂,但到了退休以後就特別管用。問問年紀稍大一點的人,他們的體會最深。我建議,他們講給你時,你一定要耐心地聽,否則輪到自己時就晚了。我記得我曾經講過一個朋友的事,他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愛喝酒。別人請他喝酒場場必去,如果沒有人請就自己請自己喝,喝的時候還要叫上幾位要好的哥們兒。天天喝、月月吃、年年請。我給他算了一筆賬,以他三十年的工齡,平均每天用在吃喝上麵的錢算20元,一個月按20天計算,每月就是400元,一年4800元,30年144000元。這些錢足夠買一輛不錯的汽車。我給他開玩笑說:“當你看到別人開汽車你不要生氣,因為你的汽車在肚子裏。”有幾次,我和他一塊兒去吃飯時,有位朋友也和他開玩笑:“聽說你的汽車在肚子裏。”

我們都期待自己要有一個好人生,這固然不錯,但是建立好人生並非易事,要建立好人生就要做到:不麻煩別人,該做的事做到最好;敢於擔當,敢於挑重擔,敢於挑戰自己;要做到勤奮、刻苦、主動、堅持,展開人生,要知道獲得幸福的不二法門是盡力做好自己。

不麻煩別人和把該做的事做到最好。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很難。有人把頭疼腦熱的事、公公婆婆的事、大人孩子的事都推給校長、主任,你們看著辦吧,我家裏有事;也有的推說課多身體支持不住,身體有病,甚至說出一連串的病來,從頭到腳沒有好地方了,你看他吧,年紀輕輕的全身上下沒有好地方,精神萎靡不振、疲憊不堪的。那意思是想聽到我的安慰,你們知道我從來不這樣講的,從來不會安慰別人的。我開玩笑說:“歲數不算小了,活多久才夠本呢?”古羅馬一位皇帝(馬可·奧勒留)告誡我們想一想認識的人裏麵,他們一個接著一個,在短短的時間內已經死了多少?一個人在埋葬了別人之後死了,另一個人又埋葬了他,而這個人不久也將被別人埋入土裏。總之,要始終注意,人生是多麼的短促,多麼的卑微,昨天是一點點黏液的東西,明天就將成為木乃伊或灰塵。所以,在這短暫的時光中,讓自己過得合乎自然吧,滿意地結束你的旅行,就像一枚熟透了即將要脫落的橄欖一樣,感激產生它的自然,感激它生於其上的樹木。要像那岸邊的礁石,屹立在那裏,任憑巨浪的不斷拍打,他巋然不動,馴服著它周圍海浪的狂暴。“我是多麼不幸啊,這種事居然降臨到我頭上。”這種念頭不要想。你應該這樣告訴自己:“我是多麼幸運啊,雖然這件事發生了,但是我始終泰然自若,既不被現在壓垮,也不會被將來的恐懼所壓倒。”蘇聯傑出的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活了38歲,但他在20世紀30年代年代就在自己的著作中闡述了教學與發展問題,提出了“教學必須走在發展的前麵,促進學生的發展,這樣的教學才是好的教學”這樣一個著名的命題。該做的事做到最好。我總是認為,一個人要想比別人做得更好,就應該做自己該做的事。你想想,當老師的不研究學生研究當官,研究學生不研究自己身邊的學生而研究別人的學生;心裏麵敬佩的是別人而反感自己身邊的人,心存感激的是一百杆子打不著的人而不是為自己提供衣食的人。如果清醒一點點的人都會明白一個道理,自己的學生才是好的,我們並不能因為他們比不上別人就覺得羞愧。因為我深深地體會到,我的家再破舊畢竟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別處的高樓大廈盡管金碧輝煌卻不是我的容身之處。什麼才是我該做的事?一個老師該做的事就在課堂裏麵,就在學生中間,就在同行之間,我用心愛他們中的每一位,我把他們教好,這才是你的事業,才是真正該做的事。我在做該做的事情時,要靜下心,要沉下去,要鑽進去,甘於寂寞,甘於坐冷板凳。一定不要想別人在看你,別人是不是在說我有辦法、有智慧、有毅力呢?我在別人的眼裏是不是很不一般呢?說透了,今天晚上睡一覺,明天起來你還是原來的你,你還會重複昨天做的事,明天晚上再睡一覺,後天能不能起來還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