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阿昌族有影響的人物(1)(1 / 3)

第一節古代有影響的阿昌族人物

一、神話傳說中的人物

遮帕麻:阿昌族神話史詩中的男性人類始祖,他創造了天以及天空中的日月星辰,因此,遮帕麻又叫“天公”。

遮米麻:阿昌族神話史詩中的女性人類始祖,她創造了大地以及大地上的山川河流,因此,遮米麻又叫“地母”。人類是遮帕麻和遮米麻結合以後繁衍出來的,人間的一切都是他們共同創造的。

臘訇:阿昌族神話史詩中最大的惡魔,專門與遮帕麻作對,殘害百姓,荼毒生靈。

桑姑尼:阿昌族神話史詩中的鹽婆神,是遮帕麻的第二個妻子。

栗佐:阿昌族早期的酋長,他英勇善戰,吞並了幾個部族,建立了自己的政權,雄踞一方。

孟仰:栗佐的義子、女婿,繼承了栗佐的酋長之位。他是一個力大無比、才藝超群的英雄。

早概:阿昌族傳說中的大英雄,約在南詔時期在雲龍一帶建立了強大政權,他製定了很多治理社會的製度,例如,獲得鐵印的人才能繼承酋長之位,酋長之位由長子繼承;對婚外戀者處以巨額罰款,甚至殺頭;驅逐盤剝和奴役百姓的侵略者等。在他的治理下,這一地區社會安定,人民富足,人丁興旺。

奴六:孟仰的第六或第七代孫女,英雄人物早概的母親。她長得如花似玉,且聰明過人。她善於堆砌石塔,所砌石塔任憑風吹雨打永不倒塌。傳說大理的三塔就是她建造的。

早疆:早概的第十五或十六代孫子,酋長繼承人,大理國時期接受段氏大理王的統治。

早褒:早概的第三十幾代孫子,雲龍地區的最後一位酋長。他寬宏厚道,講義氣,但有勇無謀。其酋長位被陰險狡詐的客民李貫章篡奪,雲龍地區陷入了連年的混戰,大量阿昌族人民紛紛逃離故土,向西遷徙。

二、曆史人物

早納:是開辟漕澗壩的拓疆者,洪武十六年(1383年)率部歸附明朝,被授予漕澗土千總,世襲475年統治,至清朝鹹豐年間,在以杜文秀為首的滇西回民起義浪潮衝擊下才最終瓦解。

早章:部落首領,拒賊有功,永樂五年(1407年),明朝廷賜茶山長官司長官。

早奔:部落首領,平叛有功,永樂六年(1408年),明朝廷賜裏麻長官司長官。

林養中:阿昌族首領,雍正《雲龍州誌》載:“林養中,阿昌夷也。生而魁梧猛贄,有臂力,能力敵數十人。段進忠叛亂時,曾防護浪滄渡,保障蘇溪鋪。偵察出戰,甚效力,及進忠既擒。”在平亂、保衛舊州安全方麵,為朝廷立過功。後因客商侵利嚴重,主張扞衛阿昌族利益,要求恢複阿昌族土地權和統治權。這一主張與明王朝改土歸流的政策嚴重衝突。林養中被逼西渡怒江,在茶山、裏麻集結力量,欲進攻雲龍,恢複故土。因剌武、李直告密,明天啟四年(1624年)被誘捕殘殺,起義被平息。

早萬相: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因計獻逆酋段進忠有功,被封為土守備。明朝廷恩賜冠帶,賜姓左,阿昌族土司從早姓改左姓,始於此人。亦名左萬相。

左文偉:漕澗土司左萬相三子,在明光、茨竹守邊關時被野人荼毒,永曆八年即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文偉率領弓弩手百餘戶,攜母劉氏遷往騰衝,首任守備土司。騰衝明光、茨竹阿昌族土司政權始於此人。

左大雄:道光十年(1830年)承襲,字魁武,號藝林,《早陶墓碑墓誌銘》撰寫者,文武雙全,守護邊關城池,搜拿要犯,屢立戰功,受到林則徐稱讚。

左孝臣: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英國侵略軍以勘界為名,入侵片馬,清朝廷軟弱,麵臨國破家亡,左孝臣孤立無援,率部英勇抗敵,身中8彈,部眾全部陣亡。民國年間,李根源倡導為其立碑題詩。

第二節現當代有影響的阿昌族人物

一、黨政機關幹部、全國人大代表、高級軍官

項老佐(1902~1995年):男,隴川縣戶撒阿昌族鄉朗光村臘姐大寨人。阿昌族老一代革命家,新中國成立後首批阿昌族幹部之一,解放初期為阿昌族地區的建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他雖然無文化,但懂漢、傣、景頗、阿昌、緬等多種語言,能聯係各民族群眾,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顧全大局,從不向組織提出過分要求,即使在病危期間,還不斷地教育子女“要理解政府困難”。項老佐一生光明磊落,忠於黨和人民,多次被評為縣區先進模範人物。

趙安順(1917~1938年):男,梁河縣九保阿昌族鄉橫路村芒掌老寨人,抗日烈士。1931年,國民黨雲南地方政府在大廠籌備建立設治局,並成立民眾自衛大隊,負責設治局的安全。設治局大肆招兵買馬,推行保甲製度,實行“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兵役製度。1934年,趙安順應征入伍。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即被調派前線。1938年春季參加台兒莊戰役,陣亡。抗戰勝利後,國民黨雲南省軍事部向趙安順之父趙啟貴寄來陣亡通知書,其上寫有“雲南省南甸宣撫司大廠設治局,趙安順抗日陣亡,抗日有功,其家屬糧草雜派減免”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