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揚州之亂(一)(1 / 2)

五月初六晚,陳潛夫與慈煒等人悄然離開歸德,踏上了前往南京的行程,經過三天三夜的馬不歇息人不下馬式的狂奔,才抵達徐州鎮下的蕭城。

蕭城城外。慈煒發現,城門竟然沒有士兵把守,不由有些奇怪,轉頭問道,“陳大人,您看,這蕭城乃徐州重鎮之門戶,何以無兵把守?”,陳潛夫也搖了搖頭,慈煒的隨從王德道,“公子,我們還是先入城找家客棧歇歇腳吧,公子可先暫且休息,我去打探消息,然後再報於公子與陳大人”

陳潛夫點頭稱善,慈煒也認為王德所言在理,於是率領眾人進城。

眾人來到一家客棧門前,客線內,僅僅有數名客人在用餐,而在櫃台,有一個年輕人正在打盹,王德上前,把那名年輕人叫醒。

那名年輕人睜眼一看,才發現有客人,於是趕緊熱情招呼,“幾位客官,可要住店乎?”,王德道,“不錯,馬上替我們準備幾間客房,再準備幾份酒菜送上來,然後再幫我們把馬喂飽,我們明日還要趕路”

“好,幾位客官請先上樓歇息片刻,酒菜稍後便送上”,年輕人應了一聲,正要轉身去忙,慈煒叫住了他,“這位兄台請先等等”,年輕人聞訊轉頭,“聽兄台口音,似乎是個讀書人,不知何以為這跑堂所為?”

年輕人歎了一口氣,“這位兄台所言不錯,在下乃是蕭城一介舉人,原本家中資產頗豐,隻可惜旬月前家中產生了一些變故,家道得以衰落,不得已來此謀生耳。”

眾人雖聽他語氣輕鬆,想必這些變故令他印象深刻,慈煒不由心生一些憐憫,便吩咐王德從隨中錢財中取出五十兩銀子贈送與他,“兄寒窗苦讀,方考中這舉人之身,在下佩服,聽聞南京已經有監國,想來用不了多少時日,新天子便會即位,屆時重開科舉,這等錢財,權當日後之路費,莫嫌少,在此之前,兄可盡心在家潛讀”

年輕人倒也是不卑不亢。接過銀兩,僅僅拱個手以示謝意,便轉頭離去。陳潛夫看了看他的背景,笑道,“此人談吐倒也不凡,隻是禮數還差點意思,公子當真大手筆也。”

慈煒也笑了笑,“陳大人也是說笑了,我觀此輩,倒還是個人才,故不忍其前途沒落,這才伸手以助之”,說罷,眾人上樓。

休息了約有一刻鍾,那個年輕人便親自端了酒菜呈上來,陳潛夫起身邀請他,“這位兄台,若是無事,可與我們同飲,我家公子正好有事欲問於兄”。

那名年輕人也不推辭,大方落坐,眼神中看不出有任何不安的神色,王德瞧此情況,心中甚是憤慨,心想,“不過一介落魄書生,受了吾家公子這許多好處,態度依然這麼拽,也不知公子到底所圖為何?”

慈煒端起酒杯,道,“吾等與兄能在此處萍水相逢,也算甚有緣份,在下先幹為敬”,說罷,盡飲之。年輕人也不推辭,端起酒杯,“謝公子贈銀!”,說罷,也一飲而盡。

酒過三巡後,那個年輕人才介紹了自己,原來,他姓趙,名歡,字英吾,本湖南人氏,其父母妻兒,皆沒於西賊張獻忠之手,他本人因在蕭城辦事而幸免於難,後來他利用在蕭城的經營,得以繼續讀書,崇禎十三年中舉,崇禎十六年參加進士考試,不幸落榜,其家境頗為殷實,數旬前,朝廷委任的追剿總兵高傑在與闖逆李自成的作戰中兵潰,不得已從澤州撤退,暫居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