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餘雜談1(1 / 1)

自 序

我已過了耳順之年,除了育有一才貌俱佳、十分孝順的愛女之外,一事無成。當然並不是抱怨一沒做官二沒發財,而是指一無學養二無建樹。退休之後,閑來無事,與麻將撲克沒結什麼緣,東奔西跑則既很享受又很受罪,做“宅男”時也想做一點稍有意義的事打發時光。

托天地父母之福,獲得機會來這個世界遊一遭,一路行來,風景有好有壞,心境同樣有好有壞。既觀賞了花紅柳綠山青水秀,也必遇風風雨雨電閃雷鳴。走走看看,思思想想,心中不免有話要說,於是就不緊不慢地錄下了這一小冊《茶餘雜談》。

此生無力“立言”,隻能吐言。言為心聲,哪怕言不盡意、言多必失,一吐可以讓心稍覺輕鬆。自戒言不及義、言不由衷或言之無物、言過其實,若能盡量做到言之成理,而非一派胡言,而非妖言惑眾,便覺心安。雖說“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禁言禁聲已不合時代大潮,但是畢竟不可信口開河而無所顧忌,得承認自己言而有忌。季羨林先生曾表示“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我們有些人做到前半句很難,有些人做到後半句雖不很難,但有時很不爽。

將自己的心中之言筆錄下來,有幾個用處:一是逼迫自己用用腦子,以防大腦過快退化,而且晚年時可以偶爾隨手翻翻,回顧自己當年的所思所想;二是與親戚朋友們交流交流;三是留給自己的子孫一閱(肯定沒什麼財產給子孫,隻能塗寫點片言隻字充個數);四是以文會友,結識結識新朋友。

涉筆之話題多多出於一閃之念,或有感而發,然後坐定下來一鼓作氣,錄下內心的一得之愚、一孔之見。雖對假話空話廢話套話鬼話屁話等一向不懷什麼感情,但是講出錯話傻話不合邏輯之話當然不可避免,隻能等待挨批。喜歡聊一點實在的話題,包括貼近日常生活的話題,不太喜歡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高談闊論。語言方麵,則對生僻的用詞、晦澀的文句以及玄乎的表述不太感興趣,若使老幼皆可明白,便合我意。

如果所言之內容中尚有一些能引起各位共鳴,或者能給予各位一分小趣、一分安慰,我就感到欣慰。當然不會抵製各位點撥指正,若讓我茅塞頓開,或如醍醐灌頂,那就拜謝了!助我活到老學到老也!

馬 宏

2012.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