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應征入伍(1 / 2)

2000年的清明節前夕,我和父親乘坐飛機回到大陸,這是我第一次踏上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但我的父親不一樣,大陸是生他養他的地方,四九年離開大陸那一刻開始,在這六十年的時間裏我的父親無時不刻不在想念這片故土。

其實好多年前,父親就想回大陸探親,那個時候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成行,這次受到兩岸交流團體的協商邀請,三十多位還健在的老人一起回鄉探親祭祖。

探親祭祖是父親的一個願望,但更重要的是到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去祭奠他的一位親兄弟陳柏然。

父親兩兄弟故鄉在重慶,當時重慶屬於四川,兩兄弟在國民政府的號召下一九三七年先後入伍,父親的大哥陳柏然加入了當時乃至以後赫赫有名的川軍團劉湘的隊伍,剛進入部隊不久即九月隨部隊一起出川抗日,而後****節節敗退,戰死的川軍士兵數不勝數而後我父親也踏上征程,從此成就了父親兩兄弟一段傳奇。

四月的北京,天氣依然很冷,我和父親在向導的帶領下很快來到八寶山革命公墓,父親雖然年過八旬,但到墓地的時候卻不要我攙扶,當來到陳柏然墓前的時候,早已模糊的雙眼卻也忍不住兩淚縱橫。

父親撫摸著墓碑上陳柏然的名字,雙腿竟然緩緩跪了下來,過了小半會兒父親輕輕說道:“哥,我回來看你了!”

我從來不知道父親兩兄弟的故事,隻是在父親的隻言片語中曉得他們當年的點點滴滴,父親調整好心緒,我將他緩緩扶起,“父親。”

父親沒有說話,一直回到酒店都沉默不語,我跟父親不在一屋,夜深的時候父親卻過來敲開我的房門。

“哎,有些事情我應該讓你知道,隻是那段曆史真的太過殘酷、太過血腥,也許過不了多久我也會跟隨大哥而去,而我卻不想做保守曆史的人。”

~~~~~~~~~~~~~~~~~~~~~~~~~~~~~~~~~~~~~~

陳柏然此時還在縣裏麵的學堂讀書,因為最近局勢動蕩,好些個學生都被家長接回了家,正在這時,外麵跑來以為年輕的小子。

“大哥,你還在這裏讀什麼聖賢書?日寇都打進上海了!”說這話的正是陳柏然的弟弟陳柏青。

“你說的大哥都知道,可是我們是學生,學生當以讀書為重。”

“大哥,你真是榆木腦袋,現在讀書有什麼用?等日寇打進來?難道我們拿筆杆子把他們敢出去嗎?”陳柏清有些急了。

兩兄弟中大哥陳柏然性子沉穩,弟弟脾氣要火爆一點,正是這樣兩兄弟從老家到縣城讀書,一直是陳柏然照顧弟弟。但弟弟這家夥天生都不是讀書的料,每每總是惹禍,還得陳柏然最後好話說盡幫他擺平。

確實現在日寇犯我中華,到底該何去何從?作為一個學生到底應該怎麼辦?陳柏然是有誌青年,這年頭凡是在學堂讀書的青年或多或少都會有愛國的情節。陳柏然握住鋼筆沉思許久忽然問道:“弟弟,那你說我們該怎麼辦?”

“嘿嘿,大哥,我就知道你這樣問,要不咱們參軍去吧?”

“參軍?”

“嗯,剛才我在街上看見劉湘的人在招兵呢,要不咱們去試試?”陳柏青說道。

陳柏然搖搖頭,“可是家中就我們兩個兒子,如果都去參軍了,以後怎麼辦?誰來照顧父母?”

“大哥,泱泱中華被日寇侵犯,作為中華兒女當以驅除日寇為己任,我想父親應該是理解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