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爸爸!
今晚月色很好,在院子裏練字的王羲之卻隻練了兩三個字便把毛筆丟在了一邊,坐在石凳上唉聲歎氣。
王夫人剛巧經過後院,看到丈夫愁眉苦臉的,於是關切地問:“怎麼了,出了什麼事嗎?”
王羲之指著手中的筆問:“夫人,你可知道這支筆怎麼得來的?”
這支筆的來曆王夫人當然知道,不僅王夫人知道,會稽的百姓都知道。這事兒還得從王羲之觀鵝的故事說起。
王羲之被任命為江州刺史、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之後,江南的美麗風景深深地迷住了他,於是有事沒事他便喜歡漫步在水鄉澤國。王羲之寫地一手好字,這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大家還知道王羲之有另一個愛好——愛看鵝,水鄉澤國鵝也十分多,這也讓王羲之在會稽的時候生活十分豐富,每日除了練筆之外就是到處看鵝。
有一天,他驚奇地發現在一大群鵝中有一隻顯得特別與眾不同,它的羽毛像雪一樣白,頂冠又像朱砂一樣紅,尤其是叫聲十分悅耳動聽。王羲之很想將它買下來,於是托人去詢問這隻鵝的主人肯不肯賣。
回來彙報的下人說,鵝的主人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婆婆,老婆婆沒有什麼親人,唯獨這隻鵝陪著她生活。她雖然家裏窮,可是這隻鵝已經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怎麼都舍不得賣呢。聽到這裏,王羲之的心也軟了,也打消了買鵝的打算。隻是這隻鵝實在太漂亮了,始終在他腦海裏揮之不去。
最後王羲之想了一個好主意,他決定登門拜訪老婆婆,就在老婆婆的家裏欣賞這隻鵝。雖然不買,可是到老婆婆家去欣賞這隻鵝總能彌補自己的一些遺憾吧。
王羲之要來擺放老婆婆的這個消息立刻傳遍了會稽,當然也傳到了老婆婆的耳朵裏。老婆婆十分高興,可是家裏什麼都沒有,她正在犯愁拿什麼來招待貴賓呢,忽然院子裏響起了“哦——啊——”的叫聲。噢,有了,為了招待客人,老人就把心愛的白鵝殺了,做了一道美味的菜肴,等待王羲之的到來。
不一會兒,王羲之邁著匆匆的步伐走進這簡陋的茅屋。當他了解到熱情慷慨的主人把僅有的一隻心愛之物拿來待客時,眼睛濕潤了:他為這隻鵝的死感到可惜,更為主人的盛情所感動……於是,他要人找來墨筆,在隨手帶來的六角竹扇上揮毫寫字,送給老婆婆說:“老人家,我沒什麼感謝您的,請把這個扇子拿到市上,賣上一百錢,用來貼補生計吧。”老婆婆推辭不要,王羲之深情地說:“這是我孝敬你老人家的一點心意啊!”
這個故事一傳十十傳百,王羲之提筆的這把扇子也賣了很高的價錢,這個故事也隨著這把扇子傳到了揚州,揚州筆莊的製筆大師懷著崇敬的心情專門為王羲之製作了一支鼠須筆,這隻鼠須筆筆鋒勁強有鋒芒,王羲之十分喜歡,甚至在《筆經》也專門提過它。
可是今晚為什麼王羲之拿著這支鼠須筆愁眉不展呢?
王羲之長歎了一句說:“這麼好的筆,我舍不得用洗墨池來洗呀。夫人,別人常說世人都為寶物所累,如今我總算明白了。這支上好的毛筆成了我的心頭好,放在普通的洗硯池裏洗我覺得委屈它了,專門打造洗硯池來洗筆吧我卻沒有什麼主意,你說該如何是好?”
“這有什麼難的?”王夫人笑話他,“大江南北有才之人如此之多,你不如張貼告示,將這個難題告訴給大家,讓大家一起想辦法?到時候如果真有好的法子,也不失為一樁美談嘛。”
聽了夫人的建議,第二天王羲之立刻張貼告示,自然,這張告示立刻一傳十十傳百地傳開啦。王羲之的名聲很大,所有人都想替他解決這個難題,於是每天都有人來出主意。
有的人說,用黃金打造一座洗墨池。王羲之聽了立刻將這個人趕了出去,還氣憤地說:“俗,俗不可耐。”
有的人獻上了用漢白玉雕刻的筆洗,王羲之輕輕一試,長歎一聲說:“雖然是精品,但也太奢侈了。難道要我為了一支鼠須筆,背負驕奢淫逸的罪名嗎?”於是退回了這個珍貴的禮物。
有的人獻上了青瓷筆洗,王羲之覺得太普通,於是也禮貌地退了回去。
……
終於第三天,就在王羲之準備放棄的時候,有一位年輕人風塵仆仆地敲開了他家的大門,恭恭敬敬地獻上了一隻青釉褐色點彩洗。隻見這隻彩洗底厚、唇薄,造型厚重樸實,簡約大方,釉色青綠可愛,胎骨堅硬細致。鼠須筆的嬌小玲瓏配上它的莊重樸實卻是相得益彰。
王羲之當即收下了這份珍貴的禮物,並且認真地問道:“可有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