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故事千年說
“嘛哩嘛咪哄到西晉”輕輕的一句咒語立刻將三個人帶到了西晉。但是這次的尋寶有點兒艱難,因為古籍上對這尊青瓷羊描述地非常少。他們三個人還得找出青瓷羊最後埋在了哪裏,所以為了保證不在西晉時代餓肚子,李尋夢還背了滿滿一大袋吃的東西。
“根據民間故事傳說,青瓷羊和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有一點兒關係哦。”這次的尋寶之旅,最興奮的可能要算福老師,他已經將這句話說了很多遍啦。
華大師隻是對青瓷羊的燒製過程很感興趣。他說青瓷羊昂首引頸,雙目十分安詳,看上去栩栩如生,尤其是嘴巴部分微微張開,羊的下巴胡須輕輕飄揚,能做出這麼生動的形象,那位大師十分了不起啊。
李尋夢現在跟著華大師學做婺州窯,對這個製作工藝也算有一點入門的了解,能讓華大師這麼念叨的工藝,肯定是不同凡響的。所以她現在既對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很好奇,又對青瓷羊的雕刻過程燒製過程很好奇。
三個人還在說著話呢,一位年輕的姑娘哭哭啼啼地闖進了他們的眼簾。三個人立刻安靜下來,專心地看著眼前這一切。李尋夢還把包裏的零食拿了出來,福老師笑話她:“小夢啊,這可不是電影院哦。”
“噓……”李尋夢調皮地說,“電影已經開始啦。”
這位姑娘眼角掛著淚水,愁苦地趴在床上。看得出來,她一定受了不少的苦,哭了好多次,不然兩隻眼睛不會腫地跟桃子一樣大,臉頰深深地凹陷進去。姑娘雖然關上了房門,可是不一會兒又有一位大娘把門打開了。
大娘走到床邊上輕輕地拍打姑娘的後背,用長輩的口吻說:“英台啊,這件事娘也做不了主。你爹說得對,那個馬文才也算是文武雙全,你也不必非梁山伯不嫁啊!”
原來這位姑娘就是大名鼎鼎的祝英台呀,她聽了娘親的話,呼得坐了起來,倔強地說:“爹就是嫌棄梁山伯無權無勢,可是娘啊娘,嫁人的是我不是爹啊。”
祝大娘長長地歎了一口氣,無奈地說:“英台,如果早知道你女扮男裝出去讀書會越發地不講理,娘是不會讓你去讀書的。讀聖賢書不是能讓你更加明白事理嗎,為什麼你讀了書之後更加不孝呢?”
這番話讓祝英台更加生氣了,她把身子背了過去:“讀聖賢書不是用來為非作歹的,爹是想攀上馬家這門勢力罷了。我喜歡梁山伯,喜歡他的剛正不阿、清白廉潔。”
“你!”祝大娘氣得站了起來,冷冷地說,“軟的不吃,那別怪娘不疼你。從現在開始,我就把房門都封死了,看你如何出去與那梁山伯見麵。成親之日,你是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話音剛落,立刻湧進來一批家丁,一陣敲打。不一會兒,祝英台的房間就成了一間籠子,連窗戶都釘得死死的,隻留了一個小口子送飯菜而已。
古代的婚姻製度和現在可不一樣,古代奉行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隻要雙方父母同意,這門親事就可以定下來了。祝英台雖然很痛恨這種不講理的製度,可是也沒有辦法拒絕嫁人。為了表達自己的反抗,她決定絕食。飯菜送來的時候是香噴噴的,收走的時候粒米未動。她是鐵了心要和爹娘抗爭。
祝老爺擔心女兒的身體,親自來勸服她:“英台,事情既然已經決定了,你何必再做無謂的反抗呢?乖,把飯吃了,把身子養好,白白胖胖地嫁給馬文才。”
“我要見梁山伯。”祝英台麵無表情地在房間的這一頭回答,“讓我見梁山伯。”
“休想!”祝老爺在房間的外頭說,“這件事可由不得你。”
“那我餓死算了。”英台跟孩子一樣,對著爹爹像小時候一樣耍起脾氣來。
但是這一次祝老爺可不吃這一套,他生氣地說:“就算死了,我也將你嫁出去。”說完,也不管女兒吃飯還是不吃飯,氣呼呼地甩著袖子走了。
祝老爺離開之後,祝英台又哭了一會兒,但是她還是堅強地拒絕了飯菜。這個時候同情他們的婢女終於忍不住偷偷地跑到了梁山伯家,想要偷偷地幫助他們一把。可是梁山伯此刻已經病倒在床,急得咳血了。
看著相愛的兩個人因為世俗的壓力不能在一起,婢女決定做他們的“喜鵲”,讓他們像牛郎和織女一樣,起碼能見上一麵。可是梁山伯已經病入膏肓,莫說去見祝英台,便是走出這房門也是不可能了。婢女回去之後偷偷地把這一切告訴了祝英台。
祝英台更加著急:“怎麼會這樣?前幾天還好好的,為什麼說病就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