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6章 溝通障礙時別急於求成,耐心等待女孩主動(1 / 1)

女孩心思敏感、細膩,在溝通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障礙。麵對這種情況,很多家長都顯得很急躁,但是這樣卻會使溝通更難以進行。所以親愛的父母,當你與女兒的溝通出現障礙的時候千萬別急於求成,不妨耐心等待她主動。

聽聽女孩的心聲

爸爸媽媽:

我真發現越來越沒法和你們溝通了,為什麼?因為每次我們溝通出現障礙的時候,比如觀點“勢不兩立”時,你們就會表現得非常急躁。即使我說“先暫停一下,我們都再冷靜冷靜”,你們也不依不饒,非要談出個“結果”來。這樣讓我真的很難再繼續跟你們聊下去。試想想,你們心情急躁,我心情鬱悶,在彼此這樣一種狀態下,如果我們繼續溝通下去,效果可能會很好嗎?所以我希望爸爸媽媽以後注意一下,別什麼事都急於求成,好嗎?

女兒:思欣

父母要注意的和女兒溝通的細節

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家長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也是如此,如果表現得過於急於求成,過於主動,反而會讓孩子感覺有壓力。尤其當父母比較“較真”的時候,即“溝通不出結果不罷手”,更是會讓孩子產生厭倦和反感,不利於雙方之間的有效溝通。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讓兩個觀點不一的人就某問題進行溝通,其中一個比較主動,在整個過程中表現得也比較急切,即使另外一方請求“stop”,他也不肯“放手”,仍要堅持繼續溝通下去。結果發現,當主動的這個人滔滔不絕地說自己的想法和理解的時候,另外一個人卻表現得非常被動,甚至都不會集中注意力去聽這個人到底在說什麼。很顯然,這樣的溝通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急切的那個人根本得不到對方的回應,溝通的結果也可想而知。

與女孩溝通,需要父母與女孩相互“配合”

溝通是要雙方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效果的,假如一方主動,另外一方被動的話,整個溝通則會變得很糟糕。尤其是其中一方顯得比較急切的時候,更是容易讓溝通陷入僵局,因為當人的心情急切的時候,邏輯思維和語言組織都會出現混亂,導致說出來的話也不理性,自然也就無法順暢地與另外一方進行有效的溝通。

克製急躁的心,耐心等待女兒主動和自己溝通

和男孩相比,女孩更需要溫情的溝通方式,過於急切的方式會讓她們難以接受。所以父母應該避免自己的急性子,尤其是在跟女兒溝通的時候,更不能表現得急於求成,不妨靜下心來耐心等待,給彼此冷靜思考的時間,讓女兒主動一些,相信這種方式會讓親子之間的溝通更有效。

給父母的建議

有些家長是抱著“溝通要及時”的想法才表現得過於急切的,認為隻有及時溝通才能解決與女兒之間的“矛盾”。這種想法雖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也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當溝通已經出現障礙,即孩子表現得很被動了,父母再堅持隻會增加障礙,並不能消除障礙。這一點,父母要注意。

父母要學會“察言觀色”地和女兒溝通

溝通是因為有問題、有分歧才會進行的,並且在溝通過程中,也會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產生障礙,比如雙方互不讓步,堅持己見。這時候溝通幾乎就已經陷入到僵局中了,假如父母再堅持下去,隻會讓溝通難上加難。這時候,父母就要顧及女兒的感受,看看她的反應。

假如女兒表現得很被動,很疲倦,那麼家長就應該立即停止,給她也給自己冷靜思考的時間。當雙方情緒都穩定下來的時候,再去溝通,障礙可能就會消除了,溝通效果也會好很多。所以父母應該學會“察言觀色”,根據女兒的反應來決定溝通的“進度”。

把問題先放一放,讓女孩想清楚了再來找父母談

當父母與女兒之間的溝通出現障礙的時候,父母應該保持冷靜,然後告訴女兒:“這個問題再談下去估計沒結果,這樣吧,我們先放一放,你再想想,我也再冷靜一下,你想清楚了再來找我談,我會等著你的,好嗎?”假如父母這麼跟女兒說,等於是在告訴女兒這可能是消除溝通障礙的好辦法。女兒也會樂意接受家長的“提議”,並且也會因為父母體諒自己而對他們產生信任和好感,從而在冷靜過後也會主動去找父母溝通。

總之,父母要明白,和女兒溝通除了真誠之外也是需要技巧的,比如可以來個“欲擒故縱”,不急著得到溝通的結果,而是把溝通的主動權交給女兒,讓她“追著”自己,這樣的溝通方式要比自己追著孩子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