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戴學來試論加快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J]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6(4)
〔21〕郝壽義論綜合配套改革的特征、路徑與目標[J]開放導報,2007(12)
〔22〕李家祥為加快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提供理論支撐[J]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6(4)
〔23〕李家祥,張同龍,韋福祥天津濱海新區功能地位的意義[J]開放導報2007(4)
〔24〕李家祥我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理論的發展與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M]中國“第三極”戰略——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研究(第一輯)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5〕黃鬆玲,郭小廣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經濟運行機製架構[J]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7(1)
〔26〕王淑莉淺析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政府管理職能定位[J]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6(5)
〔27〕國家發改委體改所《經濟改革實踐追蹤課題組》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進展情況調研報告[J]中國經貿導刊,2007(19)
〔28〕廖元和重慶市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的背景與戰略思路[J]開放導報,2007(8)
〔29〕張克俊何飛關於建設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思考[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07(4)
〔30〕劉世慶成渝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幾點思考[J]社科論壇,2007(3)
〔31〕劉昌用重慶市“一圈兩翼”戰略與統籌城鄉的一致性[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8(5)
〔32〕龍玉平成都實驗: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之方法、經驗與難題[J]珠江經濟,2007(11)
〔33〕劉從政“成都試驗區”建設與發展的思考[J]理論與改革,2007(6)
〔34〕來亞紅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芻議[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08(2)
〔35〕龍正才以科學發展觀指導武漢城市圈綜合配套改革[J]中國改革,2007(12)
〔36〕義烏市人民政府網站,wwwywgovcn
〔37〕義烏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小組辦公室網站,ggbyiwu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