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的理論與實證研究13(1 / 3)

第五章

促進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的政策建議

51推進行政管理體製改革,建立公共服務型政府管理體製

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成為我國第十個經濟新特區,它是一種全政府式的管理體製(以上海浦東新區為代表),但是義烏新特區是金華市政府體係中的一個層級,要受到金華市政府的製約。

南開大學郝壽義(2008)指出:全政府式的管理體製模式,在製度創新方麵不存在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的衝突,因而更加有利於製度創新。但是,這種模式在管理體製方麵也有改進的需要,作為政府一個層級,試點區往往主導著製度創新的內容和方向,而可能缺乏多主體的參與,包括企業、非營利組織和居民。由於政府主導著製度創新,當新的製度與現行法律法規有所衝突時,就會給其帶來很大的風險,多主體的參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分散這種風險,對製度創新能夠起到促進作用。郝壽義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研究科學出版社,2008

義烏作為縣一級政府,盡管擁有副市級的管理權限,實際上,在不擁有對內部的人事權的情況下,缺乏實施義烏試點區所必需的人事任免權等核心職能,存在著較為嚴重的“權責不對等”、“有責無權”等深層次的問題。

2013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認為,“行政體製改革是推動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必然要求。要根據中共十八大精神,按照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製目標,深化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堅持積極穩妥、循序漸進、成熟先行,把職能轉變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繼續簡政放權、推進機構改革、完善製度機製、提高行政效能,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有力保障。”中共中央政治局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率,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以更好推動中國的市場化改革。國務院迎第13次機構調整、建公共服務型政府經濟參考報,wwwcusdnorgcn,2013-3-28

因此,義烏國際貿易改革試點的行政管理體製的改革,應按照區域統籌、高效發展需求,打破傳統行政區劃與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的曆史慣例,直麵行政職能配置與管理效率不協調的現實難題,大力推進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特別是人事任免權的改革,賦予義烏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建立公共服務型政府管理體製,以更好推動義烏國際貿易綜合配套改革。

原中共義烏市委書記黃誌平(2011)也指出,“改革試點將為深化行政管理體製改革、加快服務型政府建設樹立樣板。當前,深化行政管理體製改革,進一步消除體製性障礙,建設服務型政府,使上層建築不斷適應經濟基礎變化的要求,已經成為改革的重點和難點。開展改革試點,按照建設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潔政府的要求,支持義烏探索適應國際商貿城市發展特點的行政管理體製改革,有利於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完善機構設置、健全服務功能、提高政府效能,建立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服務型政府。”黃誌平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若幹問題的思考浙江日報,2011-5-6

52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優化產業結構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必須以改善需求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為重點,著力解決製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最大結構性問題。義烏在改革試點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優化產業結構是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出路,是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是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主要著力點。

麵對義烏市場提升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和新任務,義烏應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為重點,充分發揮義烏市場在全球分工體係中的獨特作用,大膽探索、先行先試,推動推動國際貿易改革試點的新突破,著力把義烏建設成為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示範區、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基地、世界領先的國際小商品貿易中心和宜商宜遊宜居的國際商貿名城。

義烏在改革試點建設中應創造條件,積極申報,爭取浙江義烏經濟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逐步加強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引導企業加大新能源、新技術產業方麵的投資,優化出口商品結構,發展知識密集、技術密集,高效益、低消耗、少汙染、附加值高的具有競爭優勢的高新技術產業。

加快義烏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設立國家級小商品研發中心、中小企業共性技術服務平台,利用信息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研發設計、生產過程、生產裝備、經營理念信息化水平,提高傳統產業創新發展能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義烏必須把發展服務業作為戰略重點,不斷提高第三產業的比重和水平。要大力發展麵向民生的服務業,培育現代物流、金融服務、信息服務和商務服務,促進製造業和服務業、現代農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積極培育發展電子商務、網絡文化、數字家庭等新興消費熱點,構建充滿活力、特色明顯、優勢互補的服務業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