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2008年裏,“山寨”絕對是國內最火暴、最流行的詞語。在這一年,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心裏,都飄蕩著濃厚的山寨氣息。山寨因其實質性的產品推出和行為出現,在全社會引起軒然大波,迅速引起了民間和官方兩種力量的密切關注,人們對此評頭論足,態度各異。
雖然“山寨”一詞是新近才興起的,但“山寨現象”自古便已有之,其之所以沒有消亡,就在於它是弱勢群體對抗強權最直接有效的“反抗手段”。因為有了“山寨”精神,才使整個社會在最有活力的草根力量的刺激下保持發展。
如今,“山寨”作為一種弱者的生存模式,絕不是簡單的仿造和剽竊,而是一種學習和創新,是一種在自身條件較弱時采取的強勢生存法則。正是遵循這種強勢生存法則,才使國內一些民營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的夾縫中存活下來,並最終做大做強,如聯想、華為、奇瑞、比亞迪等知名企業。
依靠著山寨精神發展壯大的企業,從骨子裏流露出與傳統企業發展之路完全不同的特性:它們的核心實質是學習創新,它們的成功之道是隨機而動,它們的獨門武器是低價營銷,它們的發展動力是利潤至上,它們的市場策略是知己知彼,它們的競爭法寶是避虛就實,它們的生存秘訣是鏈係共享,它們的終極目標是做大做強……這一切,正是當前多數中小企業所缺失的致命弱點。作為整體實力無法與競爭對手相抗衡的中小企業,應在上述方麵努力向這些具備山寨精神的企業看齊,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在本書中,具備以下特征的企業都被劃入具備山寨精神企業之列:以模仿或仿製其他企業產品起家的企業;以生產經營低技術含量和低利潤而發展壯大的企業;在生產經營的某環節中不拘一格,別出心裁且取得成效的企業;在行業內以某種獨特的形式引發革命性巨變的企業。劃分的主要依據是“山寨精神”的“非正統性”,由於這種“非正統性”,驅使這些企業努力改變經營策略,打破原有局勢,最終脫穎而出。
其實,具備山寨精神的企業並非真如傳統觀點給它們的評價:由於國內對知識產權的漠視導致這些企業見縫插針,鑽了空子。同樣,在國外,也存在很多“山寨”企業。
英國著名的“維珍公司”是家典型的具備山寨精神的企業,該公司的“維珍航空”、“維珍可樂”都是從“大企業屁股後麵搶食的小狗”階段開始發展起來的。隻是,在發展過程中,它們采用了非同尋常的戰略戰術,最終成為英國最大的私營企業而已。其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曾說過一句名言:“與那些財大氣粗且惰性十足的品牌相競爭,很容易讓顧客感到我們的物有所值。”說的就是低價營銷策略。
不管企業的規模大小,也不管企業的性質如何,企業隻要具備了不屈不撓的山寨精神,必然能迎來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
惟願,山寨精神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