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園墨事:20年,我們一起走過--序言集16(1 / 2)

我是社員我開心

馮莉

喜歡上文字表達,應該是孩提時代的事情。

那時的我並不那麼活潑,所以,我總喜歡用文字默默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或喜或憂,或美或醜,洋洋灑灑,順筆隨心。當自己的文字每每受到師長的褒獎、稱讚,我的內心中便會流淌著一股輕快歡悅的溪流,對文字表達的愛戀,也日益加深。

閑暇時,找一處幽靜的角落,我手執一卷,默默捧讀,任思緒隨著作家們飛揚,或潸然落淚,或悄然微笑,或心花怒放,或愁腸百結,感覺自己的心思越來越滿滿的,越來越想用自己的文字來表達眼前的心裏的豐富多彩,變化萬千,希望自己的文字可以記錄,可以療傷,可以除垢,可以歌詠,可以讚歎,可以把短暫的生存變成長久的思戀。

1989年的夏天,一本《風流才女》,一個清純進步的女子,一段淒婉純美的情感,令我思量萬千——即使不能如評梅一般璀璨,也總該有自己的一星亮點吧?

和著對評梅的仰慕,對自我的審視,一首《啟程》發自心底,飄向《梅窠》詩社。沒多久,它就變成了報刊的一角,飛回了我的手間,並附杜湘君老師的一封親筆信函。畢竟是處女之作,興奮之情溢滿胸間。然而,麵臨著人生轉折點,為了生存,我不敢花費太多的精力在高考以外的事情上麵。

與此同時,他的問候也突如其來,使我猝不及防,心意煩亂,原本並不太放開的心扉,像受了驚嚇的蝸牛立刻收頭縮頸隱身於殼內一般,即刻縮收關閉,希望可以靜心麵壁,以圖自強自立。然而,少男少女的心思如春天的紅杏,探牆而出,擾亂了平靜的心田,增添了青春的爛漫。最終,我失手於高考錄取線。

懊惱之餘,我斷然決定拋開所有的紛擾——文字表達的喜好及懵懂的青春的情感,毅然選擇了重新備考。

在縣一中的文補班裏,我結識了開雲姐,從她的介紹中,我知道了《紅鬃馬》,知道了評梅女子文學社,知道了蘭姐——文學社的籌辦者,她的表姐。開雲姐勸我參與進去,繼續自己的文字情緣。我分明感覺到,即使麵臨著生存問題的嚴峻挑戰,自己對文字表達的喜愛之心從未泯滅。但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堅定信念,促使我再一次放棄了向文學社團的靠近,選擇了躋身於擠獨木橋的萬馬千軍。

之後大概有整整十個年頭,為著學業、工作、生活奔忙,等到兒子都會喊媽媽的時候,我猛然覺得自己活得忙碌而機械,沒有自己可以任意呼吸的空間。憋屈、窒息、鬱悶,甚至狠狠地生了一場大病。病愈後,我拿起筆,用文字呐喊出自己《甘願做好娃娃頭》的心聲,記錄下《一粒藥片》的情誼,協助丈夫完成了《我的妻子》的感言。

拿起筆來的我,感覺到一天比一天自信,一天比一天有勁兒——工作時朝氣蓬勃,表達時心情愉悅,仿佛身邊的所有美好的人物、事物都在我眼前閃亮,給我激勵,給我指點。《我的鄰居》,《姐姐遠嫁了》、《淑端》、《我要一片綠》、《保護天然栝樹林》、《師魂祭》、《嫩玉茭》、《帶差班的“秘笈”》、《一枝一葉總關情》、《石門口的三件寶》、《生活確實好多了》、《講述一個普通的中國農家》、《心係信合創大業滿腔赤誠獻農信》等文字如清泉一般從我的筆尖汩汩流瀉,雖然都不是什麼高雅絕倫的大作,但我以我的文字來表達我對生活的熱愛,更加激發我對生活的信心,因此,我心快樂。

每一次看到自己的文字被刊印出來,我總是會想起評梅——這個多年來深藏於我心底的偶像,我總會在心裏跟她說:“評梅,向著你的方向,踏著你的腳印,我在努力!”後來,想到了使用筆名的時候,我即以“梅心”自稱,以激勵自己不懈前行。

2008年,我的生活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開始了網絡生活。最先吸引我的是八叔的天涯博客“點滴開始”。在他的鏈接裏,我看到了蘭姐的“愛的世界”,以及“花生小岸”、“引誘蝴蝶”、“翠花酸菜”等別具一格的博客,並且沉醉其中,幾乎日日必到,天天拜讀。徜徉在他們的文字中,我仿佛聆聽著良師的教導,感受著益友的召喚。尤其是“愛的世界”,為我打開了一扇窗戶,使我領略到了別樣的景致。加上早年就一直深藏在心底裏的對評梅女子文學社的向往與崇敬,我的心怦然而動:“現在,生存問題已經解決,我可以盡情揮灑我的文字了。”

於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實現一直以來的一個願望——加入評梅女子文學社,向更多的姐妹們學習,在她們的鞭策下,更加努力地前行,實現自己生命的意義。

首先,我和蘭姐互通了郵件,在我的博客中,記錄了那次通信之後的感受:“今天我又收到了蘭姐的一封郵件,可以說我們已建立起了朋友般的聯係。蘭姐說的對,是網絡使我們相處這麼近。多年沒圓的夢今天終於變成了現實,我怎麼能不高興呢?加入女子文學社重要的是可以在蘭姐等有識之士的引導下更加進步,能得心應手地運用自己的心和手謳歌生活,讚美生命,記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