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麗江已是中國最熱的旅遊目的地之一,每個到麗江的人,都懷有不同的目的,有人去麗江尋找小資的氣息,有人去麗江尋找一覺自然醒的安逸,還有的人,也許憧憬著在麗江中會有一場豔遇。而對於我來說,麗江就是一個懷古的夢。
麗江這座小城基本保持著明清時的原貌,對於麗江人來說,這是祖先留下來的旅遊資源,對於熱愛古文化的人來說,這又是感懷古風的好去處。漫步在石板路上,穿梭於磚木瓦房、依依柳樹與淺澈小溪之間,每一個腳印都會感受到古風古韻的味道。
傳統的外表下,麗江又是完全現代的生活方式,最典型的莫過於四方街上的酒吧一條街,這裏的喧鬧,在一般規模的城市中,都難以尋見。而古風的舞榭樓台沉醉在青稞酒、酥油茶以及西方的啤酒、咖啡和搖滾樂中,傳統與現代在這裏,找到了最完美的結合。
相對於麗江,我對北京就談不上喜歡。北京很大氣,建築也很現代,但對於一座曆史悠久的古都來說,建築太現代了未必是好事。有人會說北京有故宮,隻是,除了那些旅遊景點之外,與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建築又有幾分古風呢?不僅是北京,在當今中國許多有幾千年曆史的城市中,想找到一座百年曆史的建築,都是一件難事,這幾千年的底蘊在外表上,已經被清除得幹幹淨淨。而中國城市的現狀,也正好是中國傳統文化在過去幾十年的寫照。
中國人拋棄一樣東西,向來是毫不客氣,近代的恥辱讓中國人猛然發現落後的根源是傳統文化,於是,不分好壞,統統扔掉,很幹淨很徹底。這幾年,中國人的物質生活提高了,民族自豪感也就開始恢複了,但這種恢複還缺乏底氣,需要尋求精神上的支撐,既然是民族的,精神支撐自然要尋到老祖宗的身上,表現的形式就是一股傳統文化的複興熱潮。
這股熱潮以曆史、國學、收藏、傳統服飾的流行為主要表現。隨著複興熱潮的擴大,當年扔出去很徹底的中國人,卻又出現了拾起來也很徹底的趨勢。
前段時間看報紙得知,廣東東莞有三位幼兒園的孩子,在家長的指導下,為表達對老師的尊敬,向老師行了跪拜之禮。無獨有偶,去年也有人曾導演過學生集體下跪的一幕。跪拜之禮,似乎有了重新複蘇的趨勢。
不能不說這是一種悲哀,因為跪拜禮早已演變成一種卑賤的禮儀。中國人自宋代以來,就開始在跪拜中不斷的卑賤下去,自尊、人格在跪拜中一次次的被摧毀,到了近代,跪著的中國人的形象,更成為西方嘲諷的笑料。辛亥革命後,跪拜之禮被正式廢除,跪著的中國人也終於慢慢地站了起來。然而,好了傷疤忘了痛,跪拜禮給中國人傷痛的結束還未滿百年,個別中國人又開始將跪拜作為國粹,重新拾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