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方情報來看,趙弘隻是勝負重傷生死不知。阿史那最為擔心的就是趙弘受傷未死,萬一趙弘養好傷之後卷土重來,不但是敦煌三郡難以固守,就算是自己也隻能將王庭北遷。
張文遠乃是趙弘心腹,鷹揚軍之中的第二號人物,一旦趙弘遭遇不測,肯定是張文遠接任鷹揚軍節度使的可能性最大。以兩人之間的關係來看,不管是於公於私張文遠接任節度使之後肯定還會卷土重來給趙弘報仇。
想要破解這個局麵,隻能是想辦法直接擒殺趙弘,然後讓石守信和郭長安等人順利逃走。如此一來鷹揚軍內部必然會互相猜忌和爭權奪利,就連剛剛歸順不久的杜元恒也會有可能生出二心,進而一場混戰消弱本身的勢力。
從阿史那內心深處來說,此次來援西涼軍不過是一時的權宜之計而已。隻要趙弘不死,鷹揚軍總有卷土重來的機會。想要保證自己部落本身的利益,唯一的辦法就是擊殺趙弘讓鷹揚軍徹底大亂才行。
仆固同樣是明白這個道理,隻是姑臧城一戰本部大軍損失慘重,現在還能調動的兵力隻剩下這四萬騎兵。若是萬一進攻鷹揚軍失敗,到時候這個後果實在是太嚴重了。
看到仆固似乎仍在沉思,阿史那拍了拍他的肩膀開口道:“你也不用過於擔心,我們麾下的兒郎們都是騎兵。而祿福城東部則是大片的曠野,就算是我們進攻鷹揚軍失利,總能想辦法率軍直接退走,肯定不會造成什麼重大損失。”
論起馬匹的優劣,除了西域諸國之中有些特種戰馬能夠壓過草原胡人的戰馬一頭之外,其餘的馬匹還真沒放在阿史那眼中。
此次進攻鷹揚軍,一來是趙弘負傷鷹揚軍肯定會軍心大亂。二來則是阿史那對於自己麾下的騎兵有足夠信心,在曠野之上進行大戰,就算是無法攻破鷹揚軍的大陣,至少自己撥轉馬頭撤離戰場還是能夠辦到的。
聽罷阿史那的一番勸說,仆固終於點頭道:“既然如此,不知大汗準備如何布置?”
“眼下鷹揚軍主力已經撤回大營之中,他們大營堅固我軍無法強攻,不過在大營之中稍作休整之後,他們肯定會繼續向東後塵。從祿福城道武威郡之間這麼長距離,就是我們騎兵隊出擊的最佳時機!”
路一停頓之後,阿史那繼續道:“傳本汗軍令,讓兒郎們全部打起精神來,我們先悄悄跟在鷹揚軍後麵,一旦他們撤離大營之後,立即尋找機會準備大戰!”
鷹揚軍在祿福城外的大營,阿史那派遣斥候親自探查過,整個大營打造的極為堅固,而且其中還有數萬大軍駐守。強攻大營根本沒有多大的機會能夠攻破,所以隻能等到鷹揚軍撤離大營之後再想辦法。
祿福城以東二十裏之外,鷹揚軍大營之中。
為了保證不走漏消息,此時整個大營之中除了少部分高級將領知道趙弘本人無事之外,剩下的那些普通軍士都以為趙弘已經身負重傷。
從西縣城起兵以來,趙弘一直都是整個鷹揚軍的主心骨之所在,此時身負重傷的消息傳遍整個大營,有些軍士立即變得有些不安起來。
此時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諸軍用過晚飯之後,除了那些守夜的軍士之外,其餘大軍已經漸漸入睡。
在大營最邊上,有兩名普通軍士正在負責守夜任務。
其中一名軍士憂心忡忡道:“大帥重傷生死未知,我們今日本來有機會一舉破城,結果現在卻隻能撤回來。若是萬一大帥遭遇什麼不測,到時候我們可怎麼辦才好?”
涼州和司隸等地本來是戰亂不堪,這兩年隨著鷹揚軍的逐步崛起,這些地方菜慢慢安定下來。對於涼州和司隸方麵的百姓來說,趙弘的風評一向不差。
聽到這名軍士開口,旁邊的軍士怒聲道:“你瞎說什麼?大帥隻是負傷而已,戰場之上刀劍無眼誰能保證自己一直沒事?我們軍中醫師眾多,隻要大帥養好傷之後自然能夠率領我們卷土重來。”
“我不是詛咒大帥,我是說萬一,萬一大帥遭遇什麼不測,到時候我們卻該如何是好?”
“哼!大夫人已經有了子嗣,若是萬一大帥遭遇什麼不測,等到將來公子長成之後自然會繼承大帥的遺誌。就算是公子沒有大帥的魄力,不是還有張將軍跟郭軍師他們?隻要我們鷹揚軍大旗尚在,將來肯定有機會重新殺回來!”